词典 异日 异日的意思

异日

简体异日
繁体異日
拼音yì rì
注音ㄧˋ ㄖ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不同的。【组词】: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2) 分开。【组词】:离异。异居。(3) 另外的,别的。【组词】: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4) 特别的。【组词】: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5) 奇怪。【组词】:惊异。诧异。怪异。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基本含义

指将来的某一天或将来的时候。

异日的意思

异日 [yì rì]

1. 以后的一天或一段时间。

留待异日再议。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 coming days; ]

2. 往日;从前。

异日情谊,记忆犹新。

[ some other day; ]

异日 引证解释

⒈ 往日;从前。

《管子·山权数》:“五年国穀之重,什倍异日。”
《汉书·高帝纪下》:“异日, 秦 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今吾於爵非轻也,吏独安取此!”
颜师古 注:“异日,犹言往日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异日惟是聚集游民,刮咸煑盐,颇干盐禁,时为寇盗。自为瀦濼,姦盐遂少。”

⒉ 犹来日;以后。

《庄子·德充符》:“哀公 异日以告 閔子。”
《史记·张仪列传》:“軫 曰:‘吾为事来,公不见 軫,軫 将行,不得待异日。’”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因为上言:‘某可为将,某可为相,幸异日用之。’”
吴樾 《复妻书》:“请将此书留之异日,以证将来之进退,何如?”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书》:“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搅,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⒊ 不在同一天;隔日。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记》:“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国语词典

异日 [yì rì]

⒈ 他日、将来。

《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吾今特解公之危,异日得志,不可相忘。」
《红楼梦·第三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他日 另日 改日 将来 未来 畴昔

畴昔 他日 另日 改日 将来 未来

⒉ 往日、以前。

《管子·山权数》:「五年国谷之重,什倍异日。」


异日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未来释义:⒈属性词。 就要到来的(指时间):未来二十四小时内将有暴雨。⒉时间词。现在以后的时间;将来的光景:展望未来。
    • 2.
      将来释义:时间词。现在以后的时间(区别于“过去、现在”):这些资料要妥为保存,以供将来参考。
    • 3.
      他日释义:⒈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个时期。⒉过去的某个时候。
    • 4.
      来日释义:时间词。未来的日子;将来:来日方长。以待来日。
    • 5.
      改日释义:改天:改日登门拜访。
    • 6.
      畴昔释义:往日;从前。
    • 7.
      另日释义:他日,别的日子。

异日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当今释义:⒈时间词。 如今;现时;目前:当今世界。当今最新技术。⒉封建时代称在位的皇帝。

异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以释义:⒈不为,不因。 《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⒉不用;不靠。《孟子·离娄上》:“离娄 之明,公输子 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宋 曾巩《上欧蔡书》:“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 贞观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胜,不独立吸引注意。”⒊无论;不管。《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当尽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
    • 2.
      会论释义:⒈会同判决罪犯死刑。《汉书·苏武传》:“武 益愈。单于使使晓 武 会论 虞常,欲因此时降 武。”《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冬月,传属县囚,会论府上,流血数里,河南 号曰‘屠伯’。”颜师古 注:“总集郡府而论杀。”⒉会同论议。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进士归礼部》:“乃阴求 昂 瑕以待之。异日会论,昂 果斥 权 章句之疵以辱之。”
    • 3.
      千里驹释义:⒈犹千里马。少壮的良马。《楚辞·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鳧乎。”闻捷《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那是一匹多么好的马啊!真不愧名叫‘千里驹’。”⒉喻指能力极强的少年人才。《汉书·楚元王传》:“德(刘德)字 路叔,修 黄老 术,有智略。少时数言事,召见 甘泉宫,武帝 谓之‘千里驹’。”《玉娇梨》第十四回:“我看贤姪英英器宇自是千里之驹,异日当光吾宗。”
    • 4.
      厚施释义:谓以丰厚的财物给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 虽无大德,而有施於民……公厚敛焉,陈氏 厚施焉,民归之矣。”《史记·游侠列传》:“及 解 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陈氏 厚施於民,乃异日移国之渐。”
    • 5.
      合镜释义:南朝 陈 徐德言 娶 陈后主 妹 乐昌公主,时 陈 政方乱,德言 知国破时两人不能相保,乃破镜与妻各执其半,以为异日凭证。及 陈 亡,其妻没入 杨素 家,德言 亦流落至京。有苍头卖半镜,德言 出半镜合之,因访得其妻,重为夫妇。事见 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后因谓夫妇离而复合为“合镜”或“破镜重圆”。
    • 6.
      后车释义:⒈副车,侍从所乘的车。《诗·小雅·绵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郑玄 笺:“后车,倅车也。”陆德明 释文:“倅,七对反,副车。”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託乘於后车。”清 顾炎武《重过代州赠李处士因笃在陈君上年署中》诗:“穷愁那得一篇书?幸有心期託后车。”⒉后继之车。《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夫 三代 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后因以为鉴诫之义。唐 张继《读峄山碑》诗:“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宋 司马光《颜太初杂文序》:“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
    • 7.
      国谷释义:指国家储备的粮食。《管子·山权数》:“以守国穀,岁守一分,以行五年,国穀之重,什倍异日。”
    • 8.
      奉报释义:⒈报答。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聂师道》:“某即昔年 扬州 紫极宫 中为盗者,感先生至仁之心,今以奉报。”《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承兄盛德,必当奉报,不敢有忘!”鲁迅《书信集·致黄苹荪》:“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⒉犹奉告。宋 郭彖《睽车志》卷二:“忽復闻鬼语,士人方怒叱之,乃云非敢为厉,有少事奉报耳。”鲁迅《书信集·致姚克》:“插画家正在物色,稍迟仍当奉报也。”
    • 9.
      宣付释义:⒈宋 元 以来谓皇帝的诏令交付外廷官署办理。《宋史·礼志二四》:“通事舍人引 鋹 就献俘位,将校等诣楼前舞蹈讫,次引露布案诣楼前北向,宣付中书门下,如宣制仪。”《明史·奸臣传·阿合马》:“阿合马 所用部官,左丞 许衡 以为多非其人,然已得旨咨请宣付,如不与,恐异日有辞。”⒉明令交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这件事已经由督、抚、学三大宪联衔出奏,请宣付史馆,大约可望准的。”按,清 和 民国 设国史馆,当时规定凡有特殊功绩或足为后世楷模者,由皇帝或政府将其生平事迹交国史馆立传,谓之宣付史馆。
    • 10.
      宾侣释义:宾客朋友。《南史·王僧祐传》:“经赠 俭 诗云:‘汝家在市门,我家在南郭;汝家饶宾侣,我家多鸟雀。’”唐 无名氏《玉泉子》:“客有善相者,歷观诸宾侣,独指 中立 曰:‘此子异日当为将矣。’”宋 王禹偁《射弩》诗:“戎装命宾侣,作此开愁颜。”
    • 11.
      屋粟释义:古代税名。 《周礼·地官·旅师》:“旅师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郑玄 注:“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罚三夫之税粟。”《管子·轻重甲》:“若此则泽鱼之正伯倍异日,则无屋粟邦布之籍。”《宋史·食货志上一》:“初,熙寧 六年,立法劝民栽桑,有不趋令,则倣屋粟、里布为之罚。”
    • 12.
      异日释义:⒈将来;日后:委之异日。留待异日再决。⒉从前;往日:谈笑一如异日。
    • 13.
      弃家荡産释义:犹倾家荡产。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过为迷花恋柳,挥金如土,异日必为弃家荡产之人,不堪承继家业耳!”
    • 14.
      御榻释义:皇帝的坐卧具。《北齐书·赵彦深传》:“自 皇建 以还,礼遇稍重,每引见或升御榻,常呼官号而不名也。”《资治通鉴·唐高宗武德五年》:“杜伏威 入朝,延升御榻。”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戆子》:“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主亦沽直而为之乎?”
    • 15.
      次对官释义:唐 中世以后对待制官、巡对官之称。《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伸 起,上三留之,曰:‘异日不復得独对卿矣。’”元 胡三省 注:“次对官独坐,宰相皆同入对。”清 梁章鉅《称谓录·都御史古称》:“唐 中世以后宰相对 延英,既退,待制官、巡对官皆得引对,谓之次对官,谓其次相之后而得对也。”
    • 16.
      氛埃释义:⒈污浊之气;尘埃。《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南朝 梁 沉约《应王中丞思远咏月》:“月华临静夜,夜静灭氛埃。”唐 杜甫《渼陂行》:“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明 宋濂《抱瓮子传》:“非惟人随流水而逝,异日凌霄之崇搆皆荡为氛埃。”⒉借指尘世或俗念。宋 陆游《严君平卜台》诗:“先生久已蜕氛埃,道上犹传旧卜臺。”宋 陆游《夜思》诗:“簿领沉迷无日了,试凭诗思洗氛埃。”⒊比喻战乱。北周 庾信《商调曲》:“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唐 胡曾《独不见》诗:“玉关 一
    • 17.
      治平释义:⒈治国平天下。 语本《礼记·大学》:“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清 侯方域《南省试策》之三:“太子异日有天下之责者也。但得青宫读书,辨古今兴亡,识人才邪正,足以治平耳矣。”⒉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晏子春秋·谏上七》:“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宋 苏轼《晁错论》:“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变法》:“自 唐 虞 讫 夏、商、周,最称治平。”⒊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 18.
      牛箧释义:牛皮小箱。 清 黄宗羲《传是楼藏书记》:“丧乱之后,藏书之家,多不能守。异日之尘封未触,数百年之沉於瑶台牛篋者,一时俱出。”
    • 19.
      狼牙释义:⒈狼的牙齿。亦指狼牙状的东西。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忽作一声如霹靂,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火大起,有假面披髮,口吐狼牙烟火,如鬼神状者上场。”《水浒传》第一一六回:“解珍 心慌,连忙一刀,砍断挠钩,却从空里坠下来……下面都是狼牙乱石,粉碎了身躯。”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他在先前,还曾经说,青年人不但嗥叫,还要露出狼牙来。”⒉比喻险境。唐 元稹《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异日玄黄队,今宵黑白棋……善败虽称怯,骄盈最易欺。狼牙当必碎,虎口祸难移。”
    • 20.
      神和子释义:传说中 五代 时神仙 屈突无为 的别名。据 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下载,乖崖公 张咏 每游京师,寄 封丘 之逆旅。有一道人,与之邻房,日会饮酒,固问姓名,曰:“我 神和子 也。”并云异日将相见于 成都。后 张公 为 成都 守,物色访之,终无所见。代者将至,复至 天庆观,经一小径,入一小堂院中,四壁多古人画像,扫尘视之,中有一道人,仿佛逆旅所见,题曰“神和子”。公怅然自失,乃知所见正此人。

异日(yir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异日是什么意思 异日读音 怎么读 异日,拼音是yì rì,异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异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