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古 [diào gǔ]
1. 凭吊古迹。
英[visit a ruin… and ponder on the past;]
吊古 引证解释
⒈ 凭吊往古之事。
引唐 李端 《送友人》诗:“闻説 湘 川 路,年年弔古多。”
宋 陈与义 《登岳阳楼》诗:“白头弔古霜风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清 黄遵宪 《到广州》诗:“秋风独上 越王臺,弔古伤今几霸才。”
国语词典
吊古 [diào gǔ]
⒈ 感念往昔的人事。
引唐·李端〈送友人〉诗:「闻说湘川路,年年吊古多。」
宋·朱熹〈短句奉迎荆南幕府〉诗二首之二:「吊古宁忘恨,开尊且破愁。」
吊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州歌头释义:词牌名。本《鼓吹曲》,六州为 唐 之 伊、凉(梁)、甘、石、氐(熙)、渭,每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后用为词牌。双调平仄韵互叶,一百四十三字。音调悲壮,多以写吊古之词。《词谱》卷三八谓以 贺铸 的“少年侠气”一首为定体。
- 2.
分鼎释义:谓三分天下而雄据一方。唐 沉佺期《铜雀台》诗:“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臺。”宋 王千秋《贺新郎·石城吊古》词:“欲问 紫髯 分鼎事,只有荒祠烟树。”《三国演义》第一回:“后人有诗赞 玄德 曰: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参见“三分鼎足”、“鼎立”。
- 3.
刘郎释义:⒈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嫗曰:‘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⒉指 汉武帝 刘彻。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⒊指 汉高祖 刘邦。宋 辛弃疾《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⒋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宋 王千秋《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⒌指 东汉 刘晨。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唐 司空图《游仙》诗之二:“刘郎 相约事难谐
- 4.
吊古伤今释义:吊:凭吊。 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 5.
吊古寻幽释义:吊:凭吊;幽:幽境。凭吊古迹,寻找幽境,感怀旧事。
- 6.
吊古释义:凭吊古迹。
- 7.
啸嗷释义:形容长而尖的声音。蒋光慈《怀拜轮》诗:“在海鸟婉叫的声里,在海风啸嗷的声里,仿佛听见当年诗人吊古国的悲吟。”
- 8.
将信将疑释义: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将:且,又。
- 9.
征马释义:⒈远行的马。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饲征马令硬实法:细剉芻……和穀豆秣之。”石声汉 注:“征马,是能远行的马。”南朝 梁 江淹《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⒉战马。南朝 梁 江淹《征怨》诗:“何日边尘静,庭前征马还。”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鷙鸟休巢,征马踟躕。”《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元年》:“又献征马万五千匹。”胡三省 注:“征马,战马也。”
- 10.
径截释义:⒈直接拦取。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径截輜重,横攻士卒。”⒉犹便捷。明 张居正《议处就教举人疏》:“以后年分俱照例施行,如此,则举人不敢侥倖於径截之途,而国学由此充实。”
- 11.
徭戍释义:谓服劳役与戍守边疆。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吾闻夫 齐 魏 徭戍,荆 韩 召募。”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都得服役……每人每年戍边三日,称为徭戍。”
- 12.
攀今掉古释义: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同“攀今吊古”。
- 13.
荼毒生民释义:同“荼毒生靈”。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秦 起 長城,竟海爲關,荼毒生民,萬里朱殷。”参见“荼毒生靈”。
- 14.
説士释义:游说之士。《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 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説士,东乡坐而责之。”明 王问《驻云飞·吊古》曲:“地割 鸿沟,千古英雄 项 与 刘。説士谈天口,战士屠龙手。”清 感惺《游侠传·侠踪》:“逐客令下,説士无家。”
- 15.
赤壁赋释义:赋篇名。 北宋苏轼作。有前后两篇。写于作者两度游览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赤鼻矶)时。《前赤壁赋》较有名。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