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天体 天体的意思
tiān

天体

简体天体
繁体天體
拼音tiān tǐ
注音ㄊ一ㄢ ㄊ一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tǐ tī,(1) 〔体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基本含义

指天空中的星星、太阳、月亮等天体。

天体的意思

天体 [tiān tǐ]

1. 宇宙中恒星、行星、卫星、彗星、宇宙尘、流星、星云等的统称。

[ celestial body; ]

2. 赤身。

儿子光着屁股的周岁天体照,笑的那么可人。

[ naked; ]

天体 引证解释

⒈ 天的形体;宇宙。

《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尝梦捫天体,荡荡正青滑。”
《后汉书·张衡传》“著《灵宪》、《筭罔论》,言甚详明” 李贤 注引《汉名臣奏》:“蔡邕 曰:‘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杂诗云:天体本大圆,乾健运于中。”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在这样大得无边的天体中,只嵌着几颗数得清楚的明星。”

⒉ 太阳、地球、月亮和其他恒星、行星、卫星以及彗星、流星等宇宙间所有星辰的统称。


国语词典

天体 [tiān tǐ]

⒈ 泛指宇宙中各类星体,包括星系、恒星、行星、卫星、星云、彗星等。


天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垣释义: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体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及其他星座。 三垣,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的合称。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天道·三垣》:“三垣:上垣太微十星,中垣紫微十五星,下垣天市二十二星,三垣,四十七星。”明 张居正《宫殿记》:“﹝三大都﹞鸿图华构,鼎峙於南北,譬之三垣丽天,太乙之所更居也。”清 曹寅《黄河看月示子猷》诗:“阴森浚九地,晃朗排三垣。”
    • 2.
      三天释义:⒈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⒉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⒊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⒋泛指天空。⒌指清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 3.
      下中天释义:⒈拱极天体经过可见天极与地平线之间的那一部分天球子午圈。⒉天体每天两次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其中离天顶较远的一次。
    • 4.
      中子星释义:中子态的恒星,由质量相当大的恒星演变而成的致密天体。自转速度很快,周期性地发射出脉冲辐射。
    • 5.
      九大行星释义: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指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转的主要天体。它们不能发光,以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6.
      乾轴释义:天轴。 古人认为天体之运行如车有轴,故云。
    • 7.
      人造卫星释义:用火箭发射到天空,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行的人造天体。 通常指人造地球卫星。
    • 8.
      人造地球卫星释义:简称人造卫星。用运载火箭发射到高空,沿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天体。可用于测地、气象、通信、科学研究和军事等方面。
    • 9.
      人造天体释义:在宇宙空间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的各种人造物体。
    • 10.
      人造行星释义:用火箭发射到星际空间,摆脱地球的引力,按一定轨道绕太阳运行的人造天体。
    • 11.
      仪天释义:⒈测候天体。⒉与天相比配。⒊宋代所用历法之一。
    • 12.
      伽利略释义:伽利莱·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必须进行观察和实验。主要贡献是发现了落体运动规律、惯性定律和摆的振动规律。自制望远镜以观察天体,研究并发现了木星的卫星和太阳自转等。他积极支持和阐发哥白尼的日心说,因此遭到罗马教廷的迫害。
    • 13.
      光度释义:天文学上指天体的发光能力。 由亮到暗可把恒星分为7级,即超巨星、亮巨星、巨星、亚巨星、矮星、亚矮星、白矮星。
    • 14.
      公转释义:一个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转动叫做公转。如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转动,行星的卫星绕着行星转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6小时9分10秒(恒星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7天7小时43分5秒。
    • 15.
      共动比率释义:天体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的比值。
    • 16.
      击咎释义:古代称土星散变后的天体之一。
    • 17.
      卫星释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卫星本身不发光,因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分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中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数目不等的卫星。
    • 18.
      历象释义:⒈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⒉历法,天文星象。⒊亦作“厤象”。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⒋历法;天文星象。
    • 19.
      周天释义:⒈历法以360˚为周天,即绕大圜(yuán,天体)一周。 ⒉整个天空。
    • 20.
      周髀释义:即盖天。我国古代一种天体学说,谓天象无柄的伞,地象无盖的盘子。阐明其观点的著作有《周髀算经》二卷。因书中使用了勾股术测算天体运行里数,又相传成书于 周公,故称“周髀”。髀,股也。立八尺之表为股,表影为勾。

天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垣释义: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体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及其他星座。 三垣,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的合称。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天道·三垣》:“三垣:上垣太微十星,中垣紫微十五星,下垣天市二十二星,三垣,四十七星。”明 张居正《宫殿记》:“﹝三大都﹞鸿图华构,鼎峙於南北,譬之三垣丽天,太乙之所更居也。”清 曹寅《黄河看月示子猷》诗:“阴森浚九地,晃朗排三垣。”
    • 2.
      三天释义:⒈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⒉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⒊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⒋泛指天空。⒌指清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 3.
      下中天释义:⒈拱极天体经过可见天极与地平线之间的那一部分天球子午圈。⒉天体每天两次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其中离天顶较远的一次。
    • 4.
      中子星释义:中子态的恒星,由质量相当大的恒星演变而成的致密天体。自转速度很快,周期性地发射出脉冲辐射。
    • 5.
      九大行星释义: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指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转的主要天体。它们不能发光,以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6.
      乾轴释义:天轴。 古人认为天体之运行如车有轴,故云。
    • 7.
      人造卫星释义:用火箭发射到天空,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行的人造天体。 通常指人造地球卫星。
    • 8.
      人造地球卫星释义:简称人造卫星。用运载火箭发射到高空,沿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天体。可用于测地、气象、通信、科学研究和军事等方面。
    • 9.
      人造天体释义:在宇宙空间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的各种人造物体。
    • 10.
      人造行星释义:用火箭发射到星际空间,摆脱地球的引力,按一定轨道绕太阳运行的人造天体。
    • 11.
      仪天释义:⒈测候天体。⒉与天相比配。⒊宋代所用历法之一。
    • 12.
      伽利略释义:伽利莱·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必须进行观察和实验。主要贡献是发现了落体运动规律、惯性定律和摆的振动规律。自制望远镜以观察天体,研究并发现了木星的卫星和太阳自转等。他积极支持和阐发哥白尼的日心说,因此遭到罗马教廷的迫害。
    • 13.
      光度释义:天文学上指天体的发光能力。 由亮到暗可把恒星分为7级,即超巨星、亮巨星、巨星、亚巨星、矮星、亚矮星、白矮星。
    • 14.
      公转释义:一个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转动叫做公转。如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转动,行星的卫星绕着行星转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6小时9分10秒(恒星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7天7小时43分5秒。
    • 15.
      共动比率释义:天体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的比值。
    • 16.
      击咎释义:古代称土星散变后的天体之一。
    • 17.
      卫星释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卫星本身不发光,因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分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中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数目不等的卫星。
    • 18.
      历象释义:⒈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⒉历法,天文星象。⒊亦作“厤象”。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⒋历法;天文星象。
    • 19.
      周天释义:⒈历法以360˚为周天,即绕大圜(yuán,天体)一周。 ⒉整个天空。
    • 20.
      周髀释义:即盖天。我国古代一种天体学说,谓天象无柄的伞,地象无盖的盘子。阐明其观点的著作有《周髀算经》二卷。因书中使用了勾股术测算天体运行里数,又相传成书于 周公,故称“周髀”。髀,股也。立八尺之表为股,表影为勾。

天体造句

1.宇宙天体奥妙无穷,有待于我们去研究。

2.如果人生是草地,那我们只是其中的一棵小草;如果人生是河流,那我们只是其中的一滴水;如果人生是宇宙,那我们是其中的一颗天体

3.在无限的宇宙中,有无数的天体

4.因为天体运动的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积累,相比于他们之间距离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所以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5.高年级老师是个瘦子,穿着一件黑上衣,正在给学生讲地球和天体

6.演唱会在露天体育馆正式开始,舞台上群星闪耀,夜空中星罗棋布,两者遥相呼应,演出了一场真正的视听盛宴。

天体(tiant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天体是什么意思 天体读音 怎么读 天体,拼音是tiān tǐ,天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天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