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年丈 年丈的意思
niánzhàng

年丈

简体年丈
繁体
拼音nián zhàng
注音ㄋ一ㄢˊ ㄓ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ián,(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组词】:一年。三年五载。(2) 每年的。【组词】:年会。年鉴。年利。年薪。(3) 一年的开始。【组词】:年节。新年。(4) 有关年节的(用品)。【组词】:年画。年礼。年货。(5) 时期,时代。【组词】: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6) 收成。【组词】:年成。年景。年谨。荒年。(7) 岁数。【组词】: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组词】: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组词】: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zhàng,(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十尺。【组词】:万丈高楼。(2) 测量长度和面积。【例句】:丈量(liàng)。(3)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例句】:丈人(❶古代对老人的尊称;❷岳父。“人”均读轻声)。老丈。

基本含义

年纪大的人

年丈的意思

年丈 [nián zhàng]

1. 犹年伯。

年丈 引证解释

⒈ 犹年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曾 心气殊高,便指同游曰:‘某为宰相时,推 张年丈 作南抚。’”


年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乡饮酒礼释义:亦称“乡饮酒”。周 代乡学三年业成大比,考其德行道艺优异者,荐于诸侯。将行之时,由乡大夫设酒宴以宾礼相待,谓之“乡饮酒礼”。历朝沿用,亦指地方官按时在儒学举行的一种敬老仪式。《仪礼·乡饮酒礼》贾公彦 疏引 汉 郑玄《三礼目录》:“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於其君,以宾礼待之,与之饮酒。於五礼属嘉礼。”唐 韩愈《张君墓志铭》:“﹝ 张署 ﹞使通经吏与诸生之旁大郡,学乡饮酒、丧、婚礼。”清 冯桂芬《杜年丈七十寿序》:“有 三代 之制,歷 汉 迄今莫之或废者,乡饮酒礼其一也。今制孟春望日,孟冬朔日举行於府厅
    • 2.
      侑斝释义:侑觞,劝酒。 斝,酒器。清 冯桂芬《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越数日,君即謁假归 娄东,将为我年伯 蓉庄先生、年伯母 施宜人 举七秩双寿之觴。濒行,属 桂芬 一言,以当侑斝之乐章。”
    • 3.
      叱名释义:请人转达自己姓名的谦词。 明 张居正《答藩伯杨魏村》:“仍希叱名於诸年丈,统容来岁南归一一踵谢。”《荡寇志》第七六回:“希真 欠身道:‘祈转致叱名。’”鲁迅《书信集·致江绍原》:“太太前乞叱名请安。”
    • 4.
      宾画释义:谓协助筹划。 清 冯桂芬《顾南林年丈七十寿序》:“桂芬 忝与宾画,瞿然而兴曰:‘君於是乎可谓知礼矣。’”
    • 5.
      年丈释义:犹年伯。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曾 心气殊高,便指同游曰:‘某为宰相时,推 张年丈 作南抚。’”
    • 6.
      忆鲈释义:犹忆莼鲈。 明 张煌言《答纪石青年丈》诗之二:“已知世态供谈虎,岂为微名重忆鱸。”
    • 7.
      意虑释义:思虑。《列子·杨朱》:“恣耳目之所娱,穷意虑之所为。”《南史·何偃传》:“竣(颜竣)时权倾朝野,偃 不自安,遂发悸病,意虑乖僻。”明 张居正《寿封翁观吾王年丈六十序》:“夫人身百年耳,而精神意虑,每随血气以为盛衰。”
    • 8.
      扬觯释义:⒈举起酒器。 古时饮饯时的一种礼节。《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觶,所以致絜也。”孔颖达 疏:“扬觶谓既献之后,举觶酬宾之时,亦盥洗也。必盥洗者,所以致其絜敬之意也。”《新唐书·韩琬传》:“刺史行乡饮饯之,主人扬觶曰:‘孝於家,忠於国。’”清 冯桂芬《杜年丈七十寿序》:“司正扬觶之言有曰‘为子尽孝’,先生有焉。”⒉《礼记·射义》:“孔子 射於 矍相 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於司马,使 子路 执弓矢出延射,曰:‘賁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餘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 公罔之裘、序点 扬觶而
    • 9.
      指舍释义:《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 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謁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復与侍者,不敢令 万石君 知,以为常。”后以“指舍”用为人子侍亲尽孝的典故。清 冯桂芬《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君别庭闈久,归抵里门,问安上寿,遂指舍之心,慰倚门之望。”
    • 10.
      捧檄释义:东汉 人 毛义 有孝名。 张奉 去拜访他,刚好府檄至,要 毛义 去任守令,毛义 拿到檄,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张奉 因此看不起他。后来 毛义 母死,毛义 终于不再出去做官,张奉 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感叹自己知他不深。见《后汉书·刘平等传序》。后以“捧檄”为为母出仕的典故。唐 骆宾王《渡瓜步江》诗:“捧檄辞幽径,鸣桹下 贵洲。”南唐 伍乔《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诗:“束书西上謁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明 徐渭《谢督府胡公启》:“徒知母在而喜,顽然捧檄之情;务拟身教所先,遵以齐眉之敬。”清 冯桂芬《顾蓉庄年丈七十
    • 11.
      楚襄释义:⒈指 战国 时 楚襄王。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楚襄 讌集,而 宋玉 赋《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⒉楚 地 襄阳。泛指 楚 地。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归过 洞庭,见一画舫…… 梁 目注舫中,见一少年丈夫,科头叠股其上;傍有二八姝丽,挼莎交摩。念必 楚 襄 贵官。”
    • 12.
      老苍头释义:老仆。《二刻拍案惊奇》卷六:“正在没些起倒之际,只见一个管门的老苍头走出来。”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曾心气殊高,指同游曰:‘某为宰相时,推 张年丈 作南抚,家中表为参、游,我家老苍头亦得小千把,於愿足矣!’”
    • 13.
      肩随释义:⒈古时年幼者事年长者之礼。并行时斜出其左右而稍后。《礼记·曲礼上》:“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郑玄 注:“肩随者,与之并行差退。”后遂用作忝在同列,得以追随于后之意。唐 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小子谢麟阁,雁行忝肩随。”明 张居正《寿封翁观吾王年丈六十序》:“王子 博学邃养,厚积而晚发,余以童稚浅薄,谬为有司所録,获从 王子 之后。其视 王子,丈人行也,不敢肩随焉。”⒉犹追随。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澄什 结辙於山西,林远 肩随乎 江 左矣。
    • 14.
      象服释义:古代后妃、贵夫人所穿的礼服,上面绘有各种物象作为装饰。 《诗·鄘风·君子偕老》:“象服是宜。”毛 传:“象服,尊者所以为饰。”陈奂 传疏:“象服未闻,疑此即褘衣也。象,古襐字,《説文》:‘襐,饰也。’象服犹襐饰,服之以画绘为饰者。”唐 钱起《贞懿皇后挽词》:“有恩加象服,无日祀高禖。”宋 王安石《右千牛卫将军仲焉故妻永嘉县君武氏墓志铭》:“象服之粲兮,容车之睆兮。”清 冯桂芬《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国恩家庆,矜耀閭里。”
    • 15.
      赀选释义:本指 西汉 时,除有市籍的商人外,凡向政府缴纳一定资财的,可到京师 长安 等候政府选用。后凡出钱捐官都称“貲选”。貲,通“资”。清 冯桂芬《庄年丈七十寿序》:“今世一命之官,皆自吏部銓除,科目之外,貲选居多。”
    • 16.
      醇醪释义:味厚的美酒。《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乃悉以其装齎置二石醇醪。”唐 高适《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簷前举醇醪,灶下烹隻鸡。”明 张煌言《赠徐闇公年丈》诗之三:“明月开尊皆胜侣,春风入座似醇醪。”王西彦《乡下朋友》:“他喝了一口,觉得酒的确是醇醪好酒,浓香蜜口。”
    • 17.
      齐年生释义:旧指科举制度下同科登第的人。 清 冯桂芬《顾南林年丈七十寿序》:“齐年生 彝陵 顾君 嘉蘅,官京师之六年,岁在乙巳,为我年伯 南林先生 暨配 李宜人 七十双寿之期,将称觴邸第。”
年丈是什么意思 年丈读音 怎么读 年丈,拼音是nián zhàng,年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年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