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神山 三神山的意思
sānshénshān

三神山

简体三神山
繁体
拼音sān shén shān
注音ㄙㄢ ㄕㄣˊ ㄕㄢ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shén,(1)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组词】: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2)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组词】:神秘。神奇。神异。神话。神机妙算。(3)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组词】:神勇。神医。神通。神圣。神速。(4) 心思,心力,注意力。【组词】:劳神。凝神。神魂颠倒。(5) 表情。【组词】:神色。神采。神姿。神志。(6) 精神。【组词】:神清气爽。(7) 姓。

shān,(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组词】: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例句】: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组词】:山响。山呼万岁。(4) 姓。

基本含义

三神山是指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才华出众。

三神山的意思

三神山 [sān shén shān]

1. 传说东海中仙人所居之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三神山 引证解释

⒈ 传说 东海 中仙人所居之山,即 蓬莱、方丈、瀛洲。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 人 徐巿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 蓬莱、方丈、瀛洲,僊人居之。”
宋 晁补之 《次韵和赵令佥防御春感怀》:“上书自去千牛卫,掛席欲过三神山。”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风引三神山, 蓬莱 竟谁是?”


国语词典

三神山 [sān shén shān]

⒈ 神话传说中,东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僊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三神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壶释义: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 2.
      三山释义:⒈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则 瀛洲 也。”唐 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 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 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横纵六里听 张仪。”⒉福州 的别称。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东有 九仙山,北有 越王山,故 福州 又称 三山。见 宋 曾巩《道山亭记》。元 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
    • 3.
      三神洲释义:即三神山。
    • 4.
      徐福岛释义:指 秦 代方士 徐福 到 东海 去寻找的三神山。 或谓即指今 日本。在 日本 纪伊新宫山,尚有 徐福 墓的遗迹。
    • 5.
      瀛洲释义:⒈亦作“瀛州”。 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二曰 员嶠,三曰 方壶,四曰 瀛洲,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方丈、瀛洲,僊人居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⒉借指 日本。章炳麟《狱中赠邹容》诗:“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鲁迅《集外集·<题三义塔>诗》:
    • 6.
      登瀛洲释义:比喻士人得到荣宠,如登仙界。 唐 李肇《翰林志》:“唐 兴,太宗 始於 秦王 府开文学馆,擢 房玄龄、杜如晦 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於阁下,讨论坟典,时人谓之‘登瀛洲’。”《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胡三省 注:“自来相传海中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人不能至,至则成仙矣,故以为喻。”亦省作“登瀛”。宋 刘克庄《哭毛易甫》诗:“垂二十年犹入幙,后三四榜尽登 瀛。”清 沙张白《再来诗谶记》:“苟昧夙因,即年少登 瀛,皆侥倖耳。”
三神山是什么意思 三神山读音 怎么读 三神山,拼音是sān shén shān,三神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神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