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身 三身的意思
sānshēn

三身

简体三身
繁体
拼音sān shēn
注音ㄙㄢ ㄕ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shēn,(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组词】: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组词】:身世。献身。(3) 亲自,本人。【组词】: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组词】: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5) 孕,娠。【组词】:身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例句】: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基本含义

指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具有三种不同的身份或角色。

三身的意思

三身 [sān shēn]

1. 传说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

3. 佛教语。说法不一。通常指法身、报身和化身(或应身)。乃成佛所证之果。

三身 引证解释

⒈ 传说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

《山海经·海外西经》:“三身国 在 夏后启 北,一首而三身。”
《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 丈夫民、奇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

⒉ 佛教语。说法不一。通常指法身、报身和化身(或应身)。乃成佛所证之果。

《金光明最胜王经·分别三身品》:“如是三身具足,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唐 权德舆 《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诗:“已取贝多翻半字,还将阳燄諭三身。”
《朱子语类》卷一二五:“佛氏所谓三身:法身者, 释迦 之本性也;报身者, 释迦 之德业也;肉身者, 释迦 之真身而实有之人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四:“凡佛皆有三身:一曰法身,谓圆心所证;二曰报身,谓万善所感;三曰化身,谓随缘所现。”


国语词典

三身 [sān shēn]

⒈ 佛教用语。大乘佛教谓佛身有法身、报身和化身三种。法身指一切现象的真实性,也称为「自性身」。报身指佛净土世界中的佛身,也称为「食身」、「受用身」、「应身」。化身为教化利益凡夫众生而现出的形象,如释迦牟尼佛,也称为「变化身」。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依世俗谛随机所现说有三身,法身空理,报身空智,利物所现名变化身。」


三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丈六金身释义:佛的三身之一。指变化身中的小身。因其高约一丈六尺,呈真金色,故名。亦以指称佛像。
    • 2.
      三身释义:⒈传说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⒉佛教语。说法不一。通常指法身、报身和化身(或应身)。乃成佛所证之果。
    • 3.
      三身寿量释义:三身寿量 [出法华经文句] 一法身寿量法身者。
    • 4.
      从果向因释义:佛学术语,即从三身圆明之果位返向发心修行之因地。
    • 5.
      受用身释义:法相宗所立佛三身之一,佛教语。
    • 6.
      报身释义:佛教语。三身之一。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
    • 7.
      示现释义:⒈佛教语。谓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如 观音 之三十三身。《华严经·十地品》:“﹝世尊﹞勤行不息,善能示现种种神通。”唐 刘禹锡《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以神功示现,故皓雪莲生。”宋 李纲《书僧伽事》:“世传 僧伽 为 观音大士 化身,其神变示现之跡,载於传説,著於耳目,不可胜纪。”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上:“惟 大峨 一山,其高摩霄,为佛书所记 普贤大士 示现之所。”⒉引申谓神灵的显现。清 蒋士铨《桂林霜·闺诚》:“媳妇想起来,前年家祭之日,烛彩香烟结成奇字莫非是 赵太夫人 示现么?”

三身(san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身是什么意思 三身读音 怎么读 三身,拼音是sān shēn,三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