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 [pī yī]
1. 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披衣 引证解释
⒈ 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引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韦应物 《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 袁 而归。”
国语词典
披衣 [pī yī]
⒈ 穿衣。
引晋·陶渊明〈移居〉诗:「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红楼梦·第五二回》:「二人才叫时,宝玉已醒了,忙起身披衣。」
披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卧牀释义:⒈睡觉的床铺。唐 岑参《送柳录事赴梁州》诗:“江树连官舍,山云到卧牀。”唐 白居易《燕子楼》诗之一:“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牀。”《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有等惯刼客商的黑店合不守清规的庙宇,多有在那卧牀后边供桌底下设着地窨子。”郁达夫《东梓关》:“他张开眼想了一想,就匆匆地披衣着袜,起身走出了卧床。”⒉犹卧病。《红楼梦》第七九回:“兼以风寒外感,遂致成疾,卧牀不起。”
- 2.
款关释义:⒈叩关。《史记·商君列传》:“由余 闻之,款关请见。”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款,叩也。”⒉犹款塞。《南齐书·高帝纪上》:“遐方款关而慕义,荒服重译而来庭。”明 张居正《辽东大捷辞免加恩疏》:“西虏惊心,益谨款关之约。”⒊叩门。唐 元稹《春日》诗:“款关一问讯,为我披衣裳。”清 乐钧《耳食录·李齐娘》:“桃源 罗敬之,弱冠客 岳州,夜有女子款关而入,年可十八九。”
- 3.
玉女披衣释义:自然景观名。 在今 江西 萍乡市 芦溪镇 郊外。指雨前山石间涌现的云雾奇景。唐 段成式《苦雨》逸句:“不愿石郎戴笠,难甘玉女披衣。”
- 4.
白眊释义:⒈亦作“白髦”。牦牛的毛。⒉以牦牛毛制的披衣,古代军中主帅卫士所服。亦指卫士。
- 5.
裮被释义:披衣不结带,散乱不整的样子。引申为放纵自恣。
- 6.
逐食释义:求食;乞讨食物。《百喻经·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昔 乾陀卫国 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唐 王勣《游北山赋》:“披衣灶北,逐食墙东。”唐 李公佐《庐江冯媪传》:“元和 四年,淮 楚 大歉。媪逐食於 舒,途经 牧犊墅。”鲁迅《三闲集·匪笔三篇》:“旅资将尽,非逐食不可了,许多人已知道我将于八月中走出 广州。”
- 7.
重衣释义:⒈衣上加衣。 《礼记·内则》“寒不敢袭”汉 郑玄 注:“袭,谓重衣。”《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有鐘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唐 孔颖达 疏:“袭者,重衣之名,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⒉谓重复多馀的衣服。《明史·王溥传》:“居官数年,笥无重衣,庖无兼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