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房 [yíng fáng]
1. 用作驻防的士兵住房。
英[barrack;]
营房 引证解释
⒈ 专供军队驻扎的房屋。亦指营房周围划定的区域。
引宋 苏轼 《乞降度牒修定州禁军营房状》:“据逐官回申,营房大段损坏,不庇风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畿辅·四辅城》:“每城置兵万人,内设营房,外设教场。”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三:“硬说 日本 兵要用 瑞全 的学校作营房,所以学生都搬到学校里去住,好教 日本 兵去另找地方。”
国语词典
营房 [yíng fáng]
⒈ 军队官兵的住所。
营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了楼释义:即望楼。《清会典事例·工部·各省营房三》:“巖子河、青苔店、黄山新集、尚市店、三道河、万家店 等六处塘房,各建官厅三间……瞭楼一座,烟墩五座。”参见“望楼”。
- 2.
兵营释义:军队居住的营房。
- 3.
古拉格释义:“劳造营管理总局”。根据安妮·艾波鲍姆的著作《古拉格:一段历史》中之叙述,“古拉格”是苏联的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分支部门,执行劳改、扣留等职务。这些营房被囚人士中包括不同类型的罪犯,日后成为镇压反对苏联异见人士的工具,被囚禁人士数以百万计。
- 4.
垒舍释义:犹营房。 《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量其市朝州涂军社之所里。”孙诒让 正义:“营军之垒舍者,军所止之处,则外周帀为壁垒,又於垒中为舘舍。《尉繚子·战威篇》云‘军垒成而后舍’是也。”
- 5.
寨屋释义:指营房。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七年》:“丁亥,命措置 襄阳 寨屋,梁克家 曰:‘将徙 荆南 之屯否?’帝曰:‘欲令移去,如何?’”
- 6.
山营释义:扎在山中的营房。
- 7.
战骑释义:⒈谓骑兵作战。 《六韬·战骑》:“武王 问 太公 曰:‘战骑奈何?’”⒉骑兵。汉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闔閭 復使 子胥 屈 盖餘、烛佣,习术战骑射御之巧。”《新唐书·曹王皋传》:“练兵峙粮,市 回鶻 马以益战骑,岁时大畋以教士。”⒊战马。《宋史·程之邵传》:“以羡茶入 熙 秦 易战骑,得良马益多。”陈毅《在天津新河某部营房夜宿》诗:“练兵要练在平时,不忘一朝跨战骑。”
- 8.
拉练释义:野营训练。 多指部队离开营房,在长途行军和野营过程中,按照战时要求进行训练。
- 9.
挑挖释义:亦作“挑穵”。 挖掘。《清会典事例·工部·各省营房》:“道光 二十五年…… 復州 挑穵战壕长一千八十丈,添置烟墩七座。”
- 10.
柜坊释义:唐 宋 都市中代客保管金银财物的商铺。宋 时许多柜坊已成为游手无赖之徒销熔铜钱、进行赌博非法行为的场所。宋 苏轼《乞降度牒修定州禁军营房状》:“城中有开柜坊人百餘户,明出牌牓,召军民赌博。”《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己丑,詔:‘京城无赖辈蒱博,开柜坊,屠牛马驴狗以食,销铸铜钱为器用杂物。令 开封府 戒坊市,谨捕之。’”
- 11.
汛房释义:汛地营房。 《清会典事例·工部·河工》:“除本年应解银两作为修防经费外,其所需汛房工银著即於元年商捐项下拨发。”
- 12.
焚次释义:谓烧毁军队营房。 表示决一死战,有进无退。《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师陈焚次。”杜预 注:“次,舍也;焚舍示必死。”
- 13.
老营释义:⒈旧时指军队长期居住的营房。⒉旧时指歹人、匪徒等长期盘踞的地方。
- 14.
营具释义:军营中的用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中国人民志愿军八年来抗美援朝工作报告》:“各部队都自觉而严格地按照交接规定把营房、营具和大量物资和成套的医院设备无偿地移交给我们的亲密的战友-- 朝鲜 人民军。”《解放军报》9:“课余时间修营具。”
- 15.
营屋释义:⒈建造房屋。⒉犹营房。
- 16.
营廨释义:营房官舍。
- 17.
营舍释义:⒈营房。 ⒉建造房屋。
- 18.
营部释义:⒈营舍;营房。《东观汉记·耿秉传》:“秉 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宋书·自序传·沉林子》:“高祖 每征讨,林子 輒摧锋居前,虽有营部,至於宵夕,輒勑还内侍。”唐 权德舆《岐国公杜公淮南遗爱碑铭》:“营部未葺,囷仓未完。”⒉指古 营州,今 东北 辽 东至 朝鲜 一带地方。章炳麟《訄书·官统上》:“是故言元年者以王为 文王,而摈 箕子 於海外 营部 之域,使无乱统。”⒊明 代掌管建筑的官署,属工部。《明史·职官志一》:“﹝ 洪武 ﹞二十二年,改总部为营部。二十五年置营缮所。”
- 19.
营防释义:⒈营房及防御工事。陈春生《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夺佔子弹药库,纵火焚燬步队营防。”⒉指驻防军。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八:“在此驻扎的营防已经下了动员令,不久就要出发。”
- 20.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释义:营房是固定的,而每年都有老兵走了,新兵来,就像流水一样,以说明当兵的人的辛苦以及指人处的位置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