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楷 [xiǎo kǎi]
1. 手写的小的楷书。
英[ regular script in small characters,as used in Chinese calligraphy exercises; ]
2. 拼音字母的小写印刷体。
英[ lower case; lowercase letter; ]
小楷 引证解释
⒈ 楷体小字。
引唐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颇 工小楷。”
宋 苏轼 《跋君谟书赋》:“书法当自小楷出,岂有未能正书而以行草称也。”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他的那笔小楷又写的飞快,不曾继烛,添注涂改,点句勾股,都已完毕。”
张天翼 《皮带》:“他对于工作怪努力,为工作之故,他每天早晨还习三张小楷。”
国语词典
小楷 [xiǎo kǎi]
⒈ 小而端正整齐的楷书。是相对于大楷而言。
小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毅论释义:著名的小楷法帖。
- 2.
仙品释义:⒈稀有罕见的非凡之品。唐 谢邈《谢人惠琴材》诗:“七弦妙制饶仙品,三尺良材称道情。”《宣和书谱·女仙吴彩鸾》:“彩鸞 为以小楷书《唐韵》……字画虽小,而宽绰有餘,全不类世人笔,当於仙品中别有一种风气。”清 龚自珍《跋唐人临晋本黄庭经》:“此卷之为 唐 临 晋 蹟,不在缺笔一证,审其气韵,殆仙品也。”⒉指非凡的气质和姣美的姿容。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视其女,嫣然展笑,真仙品也。”⒊仙人的品级地位。唐 薛用弱《集异记补编·叶法善》:“某 东海 龙也,天帝所敕,主八海之寳,一千年一更其任,无过者超证
- 3.
冷金牋释义:亦作“冷金笺”。 即冷金纸。宋 陆游《秋晴》诗:“韞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牋滑助诗情。”清 金农《卢郡掾官斋销夏即事有赠》诗之三:“冷金牋上五言多,才子偏教鬢已皤。”清 余怀《板桥杂记·雅游》:“此记须用冷金笺,画乌丝栏,写《洛神赋》小楷。”
- 4.
国际音标释义: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标音符号。初稿在1888年发表,后来经过不断的修改,内容逐渐完备,各种语言常用的音都有适当的符号。形式以拉丁字母的小楷为主,加以补充。在各种音标系统中,是通行范围较广的一种。
- 5.
小字释义:较小的字体,小楷。
- 6.
小楷释义:⒈手写的小的楷体汉字:蝇头小楷。 ⒉拼音字母的小写印刷体。
- 7.
水笔释义:⒈写小楷用的毛较硬的毛笔,也指画水彩画的毛笔。⒉自来水笔。
- 8.
狼毫释义:用黄鼠狼的毛做成的毛笔:小楷狼毫。
- 9.
祝允明释义:明代书法家、诗文家。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弘治举人。官至应天府通判。工诗文,与徐祯卿、文徵明、唐寅并称“吴中四才子”。擅书法,小楷近钟繇,尤以草书见长,气势奔放,出神入化。有《怀星堂集》。
- 10.
笔水释义:∶写小楷用的较硬的一种毛笔。
- 11.
细楷释义:小楷。
- 12.
蝇头释义:苍蝇的头,比喻非常小的东西:蝇头小楷。蝇头微利。
- 13.
蝇头楷书释义:犹言蝇头小楷。元 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今年八十有五,犹时以新作见寄,蝇头楷书不减盛壮,斯可敬也已。”
- 14.
蝇头楷释义:见“蝇头小楷”。
- 15.
过硃释义:⒈加盖印章。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小楷墨刻》:“予后晤 韩胄君,詰其故。韩 曰:‘董 来借摹,予惧其不归也,信手对临百餘字以应之,并未曾双钩及过朱,不意其遽入石也。’”《歧路灯》第七一回:“惟有这位老爷性急,并不与内边师爷商量,当堂就批,发房就叫填榜;堂上问完了事,就要过硃。”⒉谓将御笔增改的诏书过录至他本。因御笔多用朱笔,故称。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凡御笔增改,遵録他本,谓之过硃。”清 龚自珍《上大学士书》:“学士职过硃,看本非所掌也,此乃第一大关键。”
- 16.
避烦鬭捷释义:谓避开烦难而比赛简捷。清 薛福成《选举论下》:“惟小楷试帖,一望可知优劣,不能无偏重之势,避烦鬭捷,流风相师,久之而考者閲者,皆忘其所以然。”
- 17.
鹅羣帖释义:亦作“鹅群帖”。 世传为 王羲之 子 献之 手笔,实为 南朝 宋 以后好事者傅会 王羲之 写《道德经》换鹅事所伪造。清 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字倣《鹅群帖》,文成鸡卵碑。”参阅 宋 黄庭坚《山谷题跋·鹅群帖》、宋 黄伯思《东观馀论·法帖刊误下》。亦省称“鹅帖”。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凡遇名流,即索新句,视其地之宽窄,以为字之大小,或作《鹅帖》行书,或作蝇头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