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泄水 泄水的意思
xièshuǐ

泄水

简体泄水
繁体
拼音xiè shuǐ
注音ㄒㄧㄝˋ ㄕㄨㄟ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è yì,(1) 液体或气体排出。【组词】:排泄。泄洪。泄泻。(2) 漏,露。【组词】:泄劲。泄露。泄漏。泄密。(3) 尽量发出(情绪、情欲等)。【组词】:泄愤。泄恨。发泄。 ◎ 〔泄泄〕a.缓飞的样子,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b.闲散自得,如“十亩外兮,桑者泄泄兮”;c.弛缓的样子,如“天之方噘,无然泄泄”。

shuǐ,(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组词】: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2) 河流。【组词】:汉水。湘水。(3)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4) 液汁。【组词】:水笔。墨水。(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组词】:贴水。外水。肥水。(6) 指洗的次数。【例句】:这衣服洗过两水了。(7) 姓。

基本含义

指事情泄露或暴露出来。

泄水的意思

泄水 [xiè shuǐ]

1. 古水名。沘水(今淠河)的分支。沘水流至今安徽省六安县西南分出泄水,北经芍陂西,再注入沘水。泄水故道的一部分即今汲河河道。

泄水 引证解释

⒈ 古水名。 沘水 (今 淠河 )的分支。 沘水 流至今 安徽省 六安县 西南分出 泄水,北经 芍陂 西,再注入 沘水。泄水 故道的一部分即今 汲河 河道。参阅《说文·水部》“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泄水》:“泄水 自县上承 沘水 于 麻步川,西北出歷 濡溪,谓之 濡水 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泄水》:“泄水 自 濡溪 逕 安丰县,北流注于 淠。”


泄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焦如渎释义:基础理论名词。指下焦排泄水谷之糟粕废物的功能。
    • 2.
      底孔释义:坝的底部泄水孔。
    • 3.
      护坦释义:一般指闸、坝下游保护河床的底板。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建成。碧野《闪光的浪花》:“这泄水闸下游一公里长的护坦,连一颗芝麻点大的麻面都不允许出现!”《历史知识》1985年第6期:“故闸室上下游布长石为护坦,各有百馀丈,以保护上下游河床免受冲刷。”
    • 4.
      撩漉释义:挖泥泄水。
    • 5.
      温香渠释义:后赵 石虎 建四时浴室,夏引渠水以为池,池中皆以纱縠为囊,盛百杂香,渍于水中。 严冬作铜屈龙数千枚,烧如火色,投于水中,池水恒温。浴罢,泄水于宫外,水流之所,名 温香渠。参阅 晋 王嘉《拾遗记·晋时事》。
    • 6.
      漱啮释义:亦作“潄嚙”。 侵蚀;冲荡。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五龙 泄水南注泻下,加岁久漱啮,每涝即坏。”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湖口县 前受 大江,左当 彭蠡,波涛潄嚙,岸石峥嶸,舟不可近。”《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去岁被水漱啮,残缺过半,继復补修。”
    • 7.
      漱齧释义:亦作“潄嚙”。侵蚀;冲荡。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五龙 泄水南注泻下,加岁久漱啮,每涝即坏。”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湖口县 前受 大江,左当 彭蠡,波涛潄嚙,岸石峥嶸,舟不可近。”《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去岁被水漱啮,残缺过半,继復补修。”
    • 8.
      瓦沟释义:瓦楞之间的泄水沟。
    • 9.
      街檐释义:临街房屋向外伸出的屋沿。郭沫若 《少年时代·我的童年》:“两边的人家有很高而阔的街檐,中间挟着一条仅备采光和泄水用的窄窄的街心。”
    • 10.
      走溜释义:⒈宣泄水流。⒉来回踱步。
泄水是什么意思 泄水读音 怎么读 泄水,拼音是xiè shuǐ,泄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泄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