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梨园子弟 梨园子弟的意思
yuán

梨园子弟

简体梨园子弟
繁体梨園子弟
拼音lí yuán zǐ dì
注音ㄌㄧˊ ㄩㄢˊ ㄗˇ ㄉㄧ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í, ◎ 落叶乔木或灌木,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组词】:梨膏。广梨。鸭梨。

yuán,(1) 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组词】:园子。园丁。园艺。园圃。(2) 原指别墅游息之所,现指供人游玩、娱乐的公共场所。【组词】:圆明园。公园。(3) 旧指历代帝王以及亲王、妃嫔、公主之墓。【例句】:园庙(帝王墓地所建之宗庙)。园陵(帝王的墓地)。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dì tì tuí,(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组词】:弟弟。兄弟。(2)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组词】:表弟。堂弟。(3)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组词】:老弟。师弟。(4)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组词】:弟子。徒弟。(5) 古同“第”,次序。(6) 古同“第”,但。 ◎ 古同“悌”,孝悌。 ◎ 〔弟靡〕颓唐;柔顺。

基本含义

指戏曲演员或戏曲界的人。

梨园子弟的意思

梨园子弟 [lí yuán zǐ dì]

1. 见“梨园弟子”。

梨园子弟 引证解释

⒈ 见“梨园弟子”。


国语词典

梨园子弟 [lí yuán zǐ dì]

⒈ 泛称表演戏曲的艺人。参见「梨园弟子」条。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包大又去唤了一部梨园子弟,张多保置酒设筵,是日就换了冠带。」


梨园子弟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梨园弟子释义:梨园子弟。

梨园子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伎儿释义:指歌舞艺人。《百喻经·伎儿作乐喻》:“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新唐书·于志宁传》:“又宫中数闻鼓声,太乐伎儿輒留不出,往年口敕丁寧,殿下可不思之?”清 吴伟业《王郎曲》:“梨园子弟爱传头,请事 王郎 教絃索,耻向王门作伎儿,博徒酒伴贪欢謔。”
    • 2.
      嚼齶捶床释义:形容极其愤恨。清 戴名世《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大鋮 尝以梨园子弟为间谍……窃听诸名士口语,顾诸名士酒酣,輒戟手詈 大鋮 为快。大鋮 闻之,嚼齶搥床大恨。”
    • 3.
      梨园弟子释义:梨园子弟。
    • 4.
      梨园释义:原是唐玄宗训练歌舞艺人的地方。旧时用来泛指有关戏曲方面的事物,如把戏班称为梨园,演员称为梨园子弟,戏曲界称为梨园界等。
    • 5.
      胡部释义:唐 代掌管胡乐的机构。亦指胡乐。胡乐从 西凉 一带传入,含有 西凉 乐等成分,当时称“胡部新声”。《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倍四本属清乐,形类雅音,而曲出於胡部。”《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开元 二十四年,升胡部於堂上。”唐 王昌龄《殿前曲》诗:“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子弟和《凉州》。”宋 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外国之声,前世自别为四夷乐。自 唐 天寳 十三载,始詔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梨园子弟(liyuanzi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梨园子弟是什么意思 梨园子弟读音 怎么读 梨园子弟,拼音是lí yuán zǐ dì,梨园子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梨园子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