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 [hú zhōu shì]
1. 在浙江省北部、太湖之滨、苕溪沿岸,杭宣铁路经过西境。1949年设市(曾名吴兴市)。人口105.14万(1995年)。为浙江省北部重要城市和附近农副产品集散地,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特产毛笔、绫绢、羽毛扇。名胜古迹有飞英塔、铁佛寺、黄龙宫、陈英士墓和下菰城、丘城遗址等。
国语词典
湖州市 [hú zhōu shì]
⒈ 城市名。位于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以丝绸业为主要工业,工艺品以湖笔、羽扇最为著名。盛产稻米、湖羊和淡水鱼等,湖州肉粽为其名产。内河航道直通杭嘉湖各地及上海、苏南一带。名胜古迹有飞英塔、铁佛寺等。
湖州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程释义:古名酒产地。有二说:一谓在 豫章 康乐县(今 江西省 万载县)乌程乡,一谓在 湖州 乌程县(今 浙江省 湖州市)。亦指美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 荆 南乌程,豫 北竹叶。”李善 注:“盛弘之《荆州记》曰:渌水 出 豫章 康乐县。其间 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刘良 注:“乌程、竹叶,酒名。”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六·湖州》:“《郡国志》云:古 乌程氏 居此,能醖酒,故以名县。”宋 欧阳修《送胡学士知湖州》诗:“吴兴 水精宫,楼阁在寒鑑。橘柚秋苞繁,乌程春瓮釅。”宋 苏轼《次韵答
- 2.
五亭释义:古迹名。白苹亭、集芳亭、山光亭、朝霞亭、碧波亭 的合称。故址在今 浙江 湖州市 白苹洲。唐 开成 三年 杨汉公 为刺史时建。唐 白居易《白苹洲五亭记》:“湖州 城东南二百步,抵 霅溪,溪连 汀洲,洲一名 白苹 ……至 开成 三年,弘农 杨君 为刺史,乃疏四渠,濬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宋 张先《倾杯·吴兴》词:“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浮玉无尘,五亭 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
- 3.
岘山释义:⒈山名。 在 湖北 襄阳县 南。又名 岘首山。东临 汉水,为 襄阳 南面要塞。西晋 羊祜 镇 襄阳 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晋书·羊祜传》:“祜 乐山水,每风景,必造 峴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唐 孟浩然《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诗:“峴山 南郭外,送别每登临。”宋 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羊叔子 镇 襄阳,尝与从事 邹湛 登 峴山,慨然有‘湮没无闻’之嘆,峴山 因是以传。”⒉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显山,后避 唐中宗(李显)讳,改名 岘山。宋 苏轼 任 湖州 太守时,曾登此山,有诗云:“吴
- 4.
湖丝释义:浙江省 湖州市 出产的蚕丝。 色白,柔韧,质地极佳,行销国内外。又名白丝。清 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四》:“中国 以茶叶湖丝驭外夷,而外夷以鸦片耗 中国,此皆自古所未有,而本朝有之。”
- 5.
湖剧释义:戏曲剧种名。 流行于 浙江省 湖州市 一带。因由当地滩簧和民歌发展而成,故旧名又叫“湖州滩簧”。
- 6.
湖州镜释义:南宋 时 湖州(今 浙江省 湖州市)制造的铜镜。 镜背铸有“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湖州薛晋侯造”等铭记。一般为葵花形,少数为圆形和方形。当时远销各地。后在 广东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 等地都有发现,朝鲜、日本 也有流传。
- 7.
皕宋释义:⒈楼名。 清 陆心源 藏书处,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陆 所藏书中有 宋 版二百馀种,因名。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六)》:“即不然,归安 陆氏 的 皕宋,潍县 陈氏 的 十钟,其子孙尚能世守否?”⒉形容 宋 版书多。刘成禺《洪宪纪事诗》之一八二:“皕 宋 图书广 海藤,萧然高阁类孤僧。”
- 8.
石林精舍释义:别墅名。在 浙江省 湖州市 西门外 卞山 之南。产石奇巧,罗布山间。宋 叶梦得 于此筑堂,号 石林精舍。宋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吴兴园圃》:“叶氏石林,左丞 叶少藴 之故居……万石环之,故名,且以自号。正堂曰 兼山,傍曰 石林精舍。”亦借指幽静的读书之所。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石林精舍尘嚣少,仗尔高朋探寂寥。”
- 9.
苕霅释义:苕溪、霅溪 二水的并称。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内。是 唐 代 张志和 隐居之地。《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愿为浮家泛宅,往来 苕 霅 间。”明 陈子龙《吴兴道中》诗:“鸣榔涉杪秋,苕 霅 何淹薄。”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为 苕 霅 美谈也。”
- 10.
西塞释义:山名。在 浙江省 湖州市 西南。唐 张志和《渔歌子》词:“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 11.
辑里丝释义:也称七里丝。产于 太湖 流域 浙江省 湖州市 南浔镇、江苏省 吴江县 震泽镇 一带。因原产地为 南浔镇 附近的 辑里(又名 七里),故名。系将土丝加工整理而成的丝绞。在机械缫丝尚未盛行时,曾畅销国内外。
- 12.
霅水释义:即 霅溪。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南朝 梁 顾野王《舆地志》:“霅水 亦 若水 之异名也,水深不可测。俗谓之 霅水。”唐 孟郊《湖州取解述情》诗:“霅水 徒清深,照影不照心。”宋 孙光宪《渔歌子》词:“经 霅水,过 松江,尽属儂家日月。”参见“霅溪”。
- 13.
项浦释义:掩浦 的别名。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 游 会稽,渡 浙江,梁(项梁)与 籍 俱观。籍 曰:‘彼可取而代也。’梁 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后因名其地为“项浦”。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六·湖州》:“掩浦 一名 项浦,在县东北一十六里。顾长生《三吴土地志》云:‘昔 项羽 观 秦皇 舆御,曰:可取而代也。伯父 项梁 闻,掩其口之处,因名之。’”
- 14.
黄浦释义:⒈水名。 上海市 境内 黄浦江 的旧称。源出 浙江省 嘉兴市 境,受 三泖 诸水,东流经 松江、金山 诸县,至 上海市 东北,合 吴淞江 入海。相传为 战国 楚 春申君 黄歇 所开,故亦名 春申浦,又名 黄歇浦。明 称 大黄浦,清 以来通称 黄浦江。《孽海花》第二回:“但见 黄浦 内波平如镜,帆檣林立。”⒉在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内,一名 黄蘗涧。源出县西南 黄蘗山,北流入县南 碧波湖。南朝 宋 鲍照 有《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唐 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寺前二十步,跨涧有 黄浦桥,桥南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