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全真 全真的意思
quánzhēn

全真

简体全真
繁体
拼音quán zhēn
注音ㄑㄨㄢˊ ㄓ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uán,(1)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组词】:齐全。完全。智勇双全。求全责备。(2) 整个,遍。【组词】:全部。全国。全民。全神贯注。全心全意。(3) 都。【例句】:代表全来了。(4) 使不受损伤。【组词】:保全。(5) 姓。

zhēn,(1)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组词】:真诚。真谛。真挚。真心。逼真。认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2) 确实,的确。【组词】:真好。真正。真切。(3) 清楚,显明。【组词】:看得真。咬字很真。(4) 本性,本原。【组词】:纯真。天真。(5) 人的肖像。【例句】:传(chuán )真。写真。(6) 汉字的楷书。【组词】:真字。真书。真草隶篆。(7) 姓。

基本含义

全真指的是完全真实、真正无虚假的意思。

全真的意思

全真 [quán zhēn]

1. 保全天性。

2. 即全真教。

4. 指出家的道士。

全真 引证解释

⒈ 保全天性。

《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旧唐书·高祖纪》:“且 老氏 垂化,本贵冲虚,养志无为,遗情物外,全真守一,是谓玄门,驱驰世务,尤乖宗旨。”

⒉ 即全真教。

明 唐顺之 《赠都督万鹿园四首次思节韵》之一:“几年枯寂学全真,一握兵机运鬼神。”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从前的全真道士,总多少还有点道德,至多不过是背着人偷偷地煨点肉吃罢了。”

⒊ 指出家的道士。

元 岳伯川 《铁拐李》楔子:“油鑊虽热,全真不傍,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西游记》第三七回:“忽然 钟南山 来了个全真,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白云观》:“真人 登州 栖霞 人,名 处机,号 长春子,年十九,为全真。”


国语词典

全真 [quán zhēn]

⒈ 道士的别称。

《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多备斋供,不问云游,全真道人都要斋他。」
《西游记·第二四回》:「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见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

⒉ 保全其自然的天性。

《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
《晋书·卷九二·文苑传·曹毗传》:「梁生适南越以保慎,固能全真养和。」


全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真二实释义:谓完全真实。“真”、“实”前分别加“一”、“二”,以加强语气。
    • 2.
      五祖七真释义:道教语。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见 元 李道谦 《七真年谱》。 元 杨景贤 《刘行首》第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
    • 3.
      全独释义:谓全真养性,遗世独立。
    • 4.
      全真教释义:道教的一派。金 王重阳 创立。教旨以“澄心定意,包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该派旧时盛行于北方,以 北京 白云观 为中心,称道教北宗。明 陶宗仪《辍耕录·全真教》:“金 主 亮 贞元 元年,有吏员 咸阳 人 王中孚 者倡全真教。”
    • 5.
      全真释义:1、保全天性。2、即全真教。3、指出家的道士。
    • 6.
      公据释义:⒈官府的凭据。 宋 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欲乞立定年限,每句当及三年,如无透漏及私罪情重者,委本县令佐及捕盗官,保明申安抚司给与公据。”《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三八年凤翔长春观公据碑》:“凤翔 总管府公据。据全真道人 张志洞 等连状告称‘前去 磻溪谷 復建掌教 丘真人 古跡 长春观 院宇,田地在手,别无凭验,恐有磨障,乞给公据事’,奉总管钧旨,照得:本人所告是实。”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四衙门迁客》:“近日吏部、翰林、科、道外謫者,皆不赴任,仅身至境上,移文索公据,归而待迁。”⒉宋 代的一
    • 7.
      内养释义:⒈太监。《旧唐书·杨收传》:“寻尽削官封,长流 驩州。又令内养 郭全穆 齎詔赐死。”《新五代史·周太祖纪》:“隐帝 遣 开封 尹 侯益 ……等率兵拒 威,又遣内养 驡脱 覘 威 所嚮。”⒉谓全真养身之道。《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若遇个云游道士,方外全真,叩留至家中供养,学些丹术,讲些内养。”⒊指修真养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只叫他把‘内丹成,外丹亦成’这两句,想一想,难道是掉起内养工夫。”清 蒋士铨《第二碑·寻诗》:“小弟平日颇有内养之法,今年九十六岁,还走得五里路,喫得半斤肉。”⒋指内
    • 8.
      出家释义:佛教指脱离家庭到寺院去做僧侣。道教全真派的道士离家到道观留居,也叫出家。
    • 9.
      刘海蟾释义:⒈亦称“ 刘海 ”。 ⒉五代 燕山 人,名 操 ,字 昭远 ,以号行。道教全真道祖师。初事 燕 主 刘守光 为丞相。一日,道人 正阳子 来谒,说清静无为之法,并索鸡卵十枚,累金钱上。 海蟾 惊呼:“危哉!”道人说:“居荣禄,履忧患,其危殆甚!” 海蟾 悟,弃官归隐,后仙去。见《神仙通鉴》。民间多绘作仙童状,前额垂发,手舞钱串,骑蟾背上。俗称“刘海”。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面同满月,眼若明星,双髻簪花,如世间所绘 刘海 状。”《秧歌剧选·十二把镰刀》:“ 桂兰 打铁手呀手儿软,腰儿闪几闪,越看
    • 10.
      半真半假释义:一半真情,一半假意。不是完全真实的。
    • 11.
      南五祖释义:指道教全真道所尊的南方五位祖师,即 北宋 张用成(号 紫阳)、石泰(号 杏林)、南宋 薛道光(号 紫贤)、陈楠(号 翠虚)和 白玉蟾(号 海琼子),与道教全真道的创立者北五祖相对而称。参阅 明 王圻《续文献通考》。
    • 12.
      南北宗释义:⒈我国佛教禅宗的两个派别。 佛教禅宗自五祖弘忍之后,分为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慧能所创,主张“顿悟说”,行于南方;北宗为神秀所创,主张“渐悟说”,行于北方。故有“南能北秀”、“南顿北渐”之称。后世南宗大行,分为“五家七宗”。参阅《坛经·顿渐品》。⒉道教全真道的南宗和北宗。⒊我国山水画自唐以后的两种流派。南宗源于王维,重渲染而少钩勒;北宗源于李思训父子,重写实而多用重彩。其说始于明董其昌,有崇南抑北倾向。见《容台别集·画旨》。
    • 13.
      嚼蔬释义:以蔬菜为食。形容饮食粗劣。晋 葛洪《抱朴子·名实》:“藏器全真,以待天年之尽。非时不出,非礼不动,结褐嚼蔬而不悒悒也。”
    • 14.
      塞途释义:堵塞道路。形容人多拥挤。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时民避乱,扶老携幼,塞涂而来。”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京师是日,不但游人塞途,而四方全真道人,不期而集者不下数万。”郭希仁《从戎纪略》附《钱君定三传》:“元(杨调元)归,权厝于 八仙庵,弔者塞途。”
    • 15.
      对牀释义:两人对床而卧。喻相聚的欢乐。唐 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寧知风雪夜,復此对牀眠。”宋 陆游《访僧支提寺》诗:“共夜不知红烛短,对牀空嘆白云深。”金 元好问《寄答景元兄》诗:“故人相念不相忘,频著书来约对牀。”郁达夫《寄养吾二兄》诗:“来岁秋风思返棹,对牀应得话沉沦。”
    • 16.
      散木释义:原指因无用而享天年的树木。后多喻天才之人或全真养性、不为世用之人。《庄子·人间世》:“匠石 之齐,至於 曲辕,见櫟社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北周 庾信《奉和法筵应诏》:“覊臣从散木,何以预中天?”唐 戴叔伦《酬赠张众甫》诗:“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宋 苏轼《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诗之二:“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
    • 17.
      汉钟离释义:⒈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姓 锺离,名 权,字 云房。尝自称 天下都散汉。全真道尊为“正阳祖师”,列为“北五祖”之一。见 元 秦志安《金莲正宗记》。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四折:“这一个是 汉钟离,现掌着羣仙籙。”⒉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一说在今 安徽省 凤阳县。唐 杜甫《元日寄韦氏妹》诗:“近闻 韦氏 妹,迎在 汉钟离。”浦起龙 心解:“《汉志》:属 九江郡。邵 注:今 凤阳府 临淮县。”清 胡鸣玉《订讹杂录·锺离权》:“汉钟离 乃地名,非人名。”
    • 18.
      演派释义:分支;分流。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今世全真道人所谓‘龙门法派’者,皆本之 邱长春 …… 邱长春 曾主其席,演派至今徧天下也。”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发端》:“兹学始盛於 欧洲,仅一百五十年以来,今则磅礴燁烁,如日中天,支流纵横,若水演派。”
    • 19.
      真空环境释义:当容器内没有压力称为完全真空,其余则被称谓不完全真空。
    • 20.
      素绉缎释义:素绸缎属全真丝绸面料中的常规面料,亮丽的缎面非常高贵,手感滑爽,富有弹性,组织密实;该面料由于纬线加有强捻,所以缩水率相对较大,下水后光泽有所下降。
全真是什么意思 全真读音 怎么读 全真,拼音是quán zhēn,全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全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