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诉 [sòng sù]
1. 见讼诉。
讼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讼愬”。诉讼。
引《宋书·良吏传·江秉之》:“政事繁扰,讼诉殷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攻人主之长短,諫諍之徒也;訐羣臣之得失,讼诉之类也。”
宋 真德秀 《知泉州日谕州县官僚》:“而豪民巨室,有所讼愬,志在求胜,不吝挥金。”
讼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厢释义:⒈宋 时京城外划分的八个居民管理区。 每区各置厢官,受理争斗讼诉之事;凡情节轻微者,可直接论断。《文献通考·职官十七》:“宋 朝 大中祥符 元年置京新城外八厢。真宗 以都门之外,居民颇多,旧例惟赤县尉主其事,至是特置厢吏,命京府统之……凡民有鬭讼,事轻者得以决遣。”⒉宋 代指从全国各州调集保卫京师的厢兵。《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七年》:“先是军人 王俊,自称八厢,诈取军中钱物,配 广南。”
- 2.
牌司释义:古代收受讼状的府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元年》:“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府吏坐门,先收状谍,谓之牌司。”
- 3.
积狱释义:长期不得审理的讼诉案件。多指冤案。明 海瑞《乞正赦款疏》:“有罪之人所仰望於陛下者,何啻如飢之望食,渴之望饮者乎。屡年天雨不调,寒暑不均,皆积狱积怨之所致也。”
- 4.
自讼释义:⒈自己责备自己。 ⒉为自己讼诉。
- 5.
讼声释义:⒈歌颂之声。⒉讼诉之声。
- 6.
讼愬释义:见“讼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