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 [nián gāo]
1. 用有粘性的米或米粉做成的年关食品。
英[New Year cake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年糕 引证解释
⒈ 用粘性较大的米粉蒸熟制成的糕,是农历过年时应节的食品。
引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正月元旦……夙兴盥漱,啖黍糕,曰年年糕。”
李家瑞 《北平风俗类徵》引《民社北平指南》:“北平 俗尚,谓元旦为‘大年初一’……并食年糕(糯米麵为之)取年年高陞之意。”
国语词典
年糕 [nián gāo]
⒈ 用糯米蒸成的糕。是过旧历年的应节食品。
年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月初二释义:二月初二,旧称土地诞辰。 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大家食油煎年糕,称“撑腰糕”,以示即将开始农事,需强健身体之意。海宁一带称此日为“萝卜生日”。农历二月初二,中国民间传说,每逢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这天又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 2.
五毒饼释义:指模压有五毒虫图案的饼子,旧俗于端午节食用,以祛除毒邪。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端阳》:“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餽飴,并副以樱桃、桑椹、荸薺、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老舍《四世同堂》三九:“在他的端阳节那组卡片中,五毒饼正和中秋的月饼与年节的年糕一样,是用红字写着的。”
- 3.
全供释义:谓供品齐全,符合祭仪的规定。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天地桌》:“每届除夕,列长案於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乾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
- 4.
发燥释义:犹发急。《白雪遗音·马头调·祭灶》:“俺也买不起糖瓜,俺也蒸不起年糕。虔心一条又到了三十日,手里无钱乾发燥。”
- 5.
天地桌释义:拜祭天地时陈设香烛、供品的桌子。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天地桌》:“每届除夕,列长案於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乾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供上籤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寳等,谓之供佛花。及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递烧香,至灯节而止,谓之天地桌。”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小喇叭又吹起来,拜天地了。咱到天地桌边,偷眼瞅瞅。”
- 6.
小吃释义:⒈饭馆中分量少而价钱低的菜:经济小吃。 ⒉饮食业中出售的年糕、粽子、元宵、油茶等食品的统称:小吃店。应时小吃。风味小吃。⒊西餐中的冷盘。
- 7.
枣花释义:⒈枣树花。南朝 梁简文帝《金乐歌》:“铁鑊种梁子,铜枢生枣花。”唐 李颀《送陈章甫》诗:“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⒉指枣花形状的花纹。清 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望着枣花帘影杏纱纹,那壁厢欵问慇懃。”⒊食品名。用面粉和枣子做成的糕点。袁同兴《盼到明天出日头》诗:“手里没有年糕拿,篮子没有提枣花。”
- 8.
重甸甸释义:形容沉重。茅盾《子夜》十九:“他的心重甸甸地定住在胸口,压迫他的呼吸。”茅盾《过年》:“手里的一斤猪油年糕又那么重甸甸地怪窝心。”
- 9.
黄胖摏年糕释义:方言。 歇后语。比喻吃力不讨好。鲁迅《书信集·致周作人》:“出力多而成绩恶,可谓黄胖摏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