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募 [yìng mù]
1. 响应招募。
应募 引证解释
⒈ 响应招募。
引《史记·大宛列传》:“騫 以郎应募,使 月氏。”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将乐县 李诞 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 寄。应募欲行。”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勑既行下,远近咸知,各悉投名,争前应募。”
田汉 《<电影戏剧表演术>序》:“读《<五奎桥>自序》,知道 洪先生 在第一次大战中激于正义感,应募过……对 德 远征军。”
国语词典
应募 [yìng mù]
⒈ 接受召募。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九》:「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
《三国演义·第一回》:「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
应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仗下释义:⒈谓皇帝视朝毕,所列仪仗兵卫退下。《隋书·麦铁仗传》:“尚书 蔡徵 ……於仗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詔书与 南徐州 刺史,铁杖 出应募,齎勑而往。”宋 苏轼《太皇太后阁春帖子词》之三:“仗下春朝散,宫中昼漏稀。”⒉借指朝堂。《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甲辰,同修起居注 王存 言:‘古者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唐 贞观 初,仗下议政事,起居郎执笔记於前,史官随之,其后或修或废。’”
- 2.
分屯释义:犹分驻。《汉书·赵充国传》:“愿罢骑兵,留弛刑应募,及 淮阳、汝南 步兵与吏士私从者,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分屯要害处。”宋 苏轼《书韩干牧马图》诗:“想见 开元、天宝 年,八坊分屯隘 秦川。”
- 3.
势豪释义:有势力的豪强。《三国演义》第一回:“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清 梅曾亮《艾方来家传》:“﹝ 方来 ﹞十五能属文,以父为势豪所辱,习武勇。”郑振铎《蝴蝶的文学》:“一天,他上街替儿子们买些纸笔,走得乏了,在街上坐着歇息,不料因冲着马头,却被骑马的一个势豪名 葛彪 的打死了。”
- 4.
募选释义:从应募的人中选择适合的人。
- 5.
占募释义:⒈招募;募集。⒉报名应募。
- 6.
应募释义:接受招募:应募从军。
- 7.
戎籍释义:军籍。 唐 李翱《平原郡王柏公碑》:“贞元 二年 淮西 平,詔曰:‘休勋茂伐,书於竹帛,戎籍乃为裨将副,非所以褒功宠德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二·陈飞》:“近日 吴中 有一 顾 姓者,初应募在戎籍,后得异人传授,云一日夜可千里。”
- 8.
捧日营释义:唐 宋 时代侍卫皇宫的军队名称。 宋 李元纲《厚德录》:“﹝ 王达 ﹞应募为兵,以选入捧日营凡十餘年。”《水浒传》第七九回:“﹝ 杨太尉 ﹞於御营司选拨二将,就於龙猛、虎翼、捧日、忠义四营内各选精兵五百,共计二千,跟随两箇上将去助 高太尉 杀贼。”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军伍名额·捧日》。
- 9.
推刃释义:《公羊传·定公四年》:“父不受诛,子復讎,可也。父受诛,子復讎,推刃之道也。”何休 注:“一往一来曰推刃。”谓父罪当诛而子复仇,仇家之子亦必报复,则形成一往一来的循环报复。后用“推刃”泛称用刀剑刺杀或复仇。《后汉书·臧洪传》:“惜 洪 力劣,不能推刃为天下报仇。”宋 王安石《郭解》诗:“平日 五陵 多任侠,可能推刃报王孙。”明 吴廷翰《瓮记·诸葛亮》:“夫圣人行一不义而得天下不为,况人且委任而反袭取,延之入室而遂推刃乎!”清 黄宗羲《熊公雨殷行状》:“市井狡獪,眈眈得官,呈身应募,以备推刃上变之用者,环伺
- 10.
等人释义:合格的应募人员。《三国志·魏志·典韦传》:“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 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资治通鉴·汉献帝兴平元年》此引文,胡三省 注曰:“等人者,立等以募人,及等者,谓之等人。”
- 11.
自奋释义:⒈自我奋发而欲有所为;自勉。《汉书·常惠传》:“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 栘中 监 苏武 使 匈奴,并见拘留十餘年。”宋 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若朝廷不待有功,例皆进秩,则诸将骄堕,谁復自奋。”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三·宗室应试之始》:“自此朱邸诸侯,始以清流自奋矣。”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士生圣朝,牢落不偶者宜自奋已。”⒉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列子·说符》:“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 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⒊各自奋勇。宋 叶适《上西府书
- 12.
葺理释义:⒈修理。《后汉书·独行传·雷义》:“后葺理屋宇,乃得之。”⒉整治。五代 杨凝式《赠张全义》诗:“洛阳 风景实堪哀,昔日曾为瓦子堆。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犹是一堆灰。”宋 苏轼《论给田募役状》:“应募人交业,承佃后,给假半年,令葺理田业。”清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木本》:“其餘一切花菓竹木,无一不经葺理。”
- 13.
赤籍释义:尺籍,军籍。 赤,通“尺”。《宋史·韩世忠传》:“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风秀才》:“秀才寄赤籍中,佯狂奇譎,众因呼之云。”
- 14.
陵波释义:⒈起伏飘浮于波涛之上。南朝 陈 徐陵《移齐文》:“巴 汉 楼船,陵波无际。”《南史·隐逸传上·渔父》:“落日逍遥渚际,见一轻舟陵波隐显。”《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愿陛下许 高丽 自新,焚陵波之船,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邇安。”⒉形容女子步履轻盈。《文选·曹植<洛神赋>》:“体迅飞鳧,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韤生尘。”李善 注:“《淮南子》曰:‘圣人行於水,无跡也,众生行於霜,有跡也。’”
- 15.
雇佣兵役制释义:某些国家施行的一种招募士兵的制度,形式上是士兵自愿应募,实质上是雇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