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六部 六部的意思
liù

六部

简体六部
繁体
拼音liù bù
注音ㄌ一ㄡˋ ㄅ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ù lù,(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句】: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1) 〔六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2) 〔六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bù,(1) 全体中的一份。【例句】: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2)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组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3) 具有统属关系。【例句】: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luò)。(4) 安置安排。【组词】:部署。(5) 量词。【组词】:一部小说。三部汽车。

基本含义

指古代官署的六个部门,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全面、周全。

六部的意思

六部 [liù bù]

1. 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六部 引证解释

⒈ 隋 唐 至 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秦 汉 之中央行政为九卿所分掌。 魏 晋 以后,由尚书分曹治事,曹便渐变为后来的部。 隋 初于尚书省立吏、祠、度支、左户、都官、五兵六部。 唐 改祠部为礼部,度支为户部,左户为工部,都官为刑部,五兵为兵部,统归尚书省管辖。 宋 沿袭未改。 元 六部归中书省管辖。 明 废中书省,六部独立,直接对皇帝负责,相沿至 清 末。


国语词典

六部 [liù bù]

⒈ 古代官制吏、户、礼、兵、刑、工部的总称。

《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车马喧阗,尽六部九卿之辈。」


六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卿释义:明 代以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为七卿。 见《明史·七卿年表》。
    • 2.
      丞郎释义:唐 尚书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的总称。尚书在左右丞之上,也称丞郎。
    • 3.
      九官释义:⒈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 ⒉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
    • 4.
      二十四司释义:⒈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其制始于隋,统辖于尚书省,唐因之,各司名称不尽相同。⒉对隋炀帝时宫中六局每局各设四司的统称。分掌宫中诸事。
    • 5.
      佐将释义:太平天囯 前期对军中带兵官或地方行政官的通称。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历书诏》:“朕詔……六部义王、佐将、内外众臣知之!”《太平天囯资料·天王诏旨》:“朕格外体卹民艰,於尔民应征钱漕正款,今该地佐将酌减若干。”原注:“今,疑为‘令’之误。”
    • 6.
      俸薪释义:指官员的年俸和月薪。 《六部成语·户部》“俸薪银”注:“官员每年所受之禄曰俸,此外另有月给曰薪水。”《清文献通考·国用四》:“坐粮厅关仓河船厂、砖厂各差官,除照品赴部支领俸薪外,岁给蔬菜、烛、炭银四十一两。”清 谈迁《北游录·纪闻下》:“满 官支俸不支薪…… 汉 官俸薪兼支。”
    • 7.
      八座尚书释义:《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八座初启,以公补尚书令。 ”李善 注:“陈寿《魏志》评曰:‘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晋百官名》曰:‘尚书令,尚书僕射,六尚书,古为八座尚书。’”隋 唐 时以左右仆射和六部尚书为“八座尚书”。参见“八座”。
    • 8.
      六卿释义:⒈古代统军执政之官。⒉《周礼》把执政大臣分为六官,也称六卿。后世往往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六卿。⒊春秋后期晋国有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为卿,合称六卿。
    • 9.
      六察释义:⒈唐宋时置监察御史,分察六部、六事,号六察官。⒉监察御史的代称。
    • 10.
      六尚释义:⒈掌宫廷供奉之官的总称。⒉隋唐始于宫中设女官六尚: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以掌宫掖之政。⒊隋以后中央机构设六部尚书,总称六尚。
    • 11.
      六戎释义:我国古代西方戎族之六部。
    • 12.
      六案释义:宋 于州、县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六个办事机构,称“六案”。《宋史·徽宗纪二》:“﹝ 崇寧 四年﹞令州县倣尚书六曹分六案。”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我可又奉官人委付将六案掌,有公事怎敢仓皇。”明 硕园《还魂记·仆侦》:“解上 江西 提刑廉访司,问那六案都孔目:‘这男女应得何罪?’六案请了律令,禀復道:‘但偷坟见尸者,依律一秋。’”
    • 13.
      六狄释义: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狄的六部落。
    • 14.
      六部兵释义:东汉 光武帝 兄 刘伯升 所置的军队。《后汉书·安成孝侯刘赐传》:“二年春,赐 就国於 宛,典将六部兵。”李贤 注:“伯升 初起,置六部之兵。”
    • 15.
      六部释义:隋唐开始设置的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的合称。隋朝六部属尚书省。元朝改属中书省。明朝取消中书省,直属皇帝。各部的最高官职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 16.
      兵部尚书释义: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的其中之一,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 17.
      兵部释义:官署名。 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军事。
    • 18.
      典将释义:统领,统辖。《后汉书·安成孝侯刘赐传》:“二年春,赐 就国於 宛,典将六部兵。”
    • 19.
      军机处释义:官署名。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始于雍正时处理军务的军机房,后扩大为军机处。其高级官员称军机大臣,位在内阁和六部之上,总揽全国政事,可根据皇帝意图发号施令。
    • 20.
      冠部释义:指吏部。古代中央官制设六部,以吏部为首。故称。

六部(liub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六部是什么意思 六部读音 怎么读 六部,拼音是liù bù,六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六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