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 [qū chóng]
1. 驱虫,治法之一。 又称杀虫,指用杀虫药治疗人体寄生虫的方法。
驱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梅释义:经过熏制的梅子,外面黑褐色,有解热、驱虫等作用。 通称酸梅。
- 2.
山萩释义: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通络,驱虫。用于感冒,牙痛,痢疾,风湿关节痛,蛔虫病;外用治刀伤,跌打损伤,颈淋巴结结核。
- 3.
榧实释义:榧树的果实。其仁甘美可食,可驱虫,亦可榨油。
- 4.
润肤膏释义:各种化妆品、药品制剂或驱虫剂的任何一种。
- 5.
薇籽释义:直立灌木,高1薇籽2米;以薇籽的根、皮或叶入药。在《*辞典》主治:解毒驱虫,接骨,散瘀消肿。治跌打损伤,骨折,蛔虫症,黄疸型肝炎。
- 6.
赤藤释义:又名红藤。产南方山中,皮赤色,古代用以作杖。煮汁服之,可驱虫利便。
- 7.
雷丸释义:药名。寄生在竹子根部的一种真菌,形状像兔粪。干燥后质地坚硬,外皮黑褐色,内部白色,有苦味,是驱虫的特效药。
- 8.
驱虫释义:驱虫,治法之一。 又称杀虫,指用杀虫药治疗人体寄生虫的方法。
- 9.
麈尾释义: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