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右军 右军的意思
yòujūn

右军

简体右军
繁体右軍
拼音yòu jūn
注音一ㄡˋ ㄐㄨ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òu,(1) 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组词】:右手。右边。(2) 地理上指西方。【组词】:山右。江右。(3)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组词】:右倾。右派。右翼。(4) 古代称等级高的。【组词】:右族。右职。无出其右(没有高过它的)。(5) 崇尚,重视。【例句】:“窃以右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6) 古同“侑”,劝酒,劝食。(7) 古同“佑”,帮助,偏袒。

jūn,(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基本含义

指在军队中担任右翼的军队或部队。

右军的意思

右军 [yòu jūn]

1. 周制,天子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亦泛指右翼部队。

2. 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后称羲之为“右军”。

4. 相传王羲之爱鹅,后以“右军”作为鹅的别名。

右军 引证解释

⒈ 周 制,天子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亦泛指右翼部队。

《左传·桓公五年》:“王为中军, 虢公 林父 将右军。”
《史记·赵世家》:“攻 中山。赵袑 为右军, 许钧 为左军, 公子章 为中军,王并将之。”
《国语·吴语》:“越王 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亦令右军衔枚踰 江 五里以须。”
《北史·周纪上·太祖文帝》:“帝率右军 若干惠,大破 神武 军,悉虏其步卒。”

⒉ 晋 王羲之 曾任右军将军,后称 羲之 为“右军”。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齐 王僧虔 《论书》:“庾征西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
唐 高适 《途中寄徐录事》诗:“空多篋中赠,长见 右军 书。”
清 姚鼐 《题二王帖》诗之三:“地下 右军 如可作,詎将知己许 文皇。”

⒊ 相传 王羲之 爱鹅,后以“右军”作为鹅的别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吴 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以其好养鹅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
一甏,汤燖“右军”两隻,聊备一饌。’”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虫鱼禽兽·右军》:“晋 右将军 王羲之 好鹅。在 会稽 山阴,道士养群鹅, 羲之 每就玩之。道士曰:为写《黄庭经》,当以相赠。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去。今人误以鹅为‘右军’,缘此故。”


国语词典

右军 [yòu jūn]

⒈ 古时天子三军,为中军、左军、右军

《左传·桓公五年》:「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

⒉ 晋书法家王羲之,曾为右军将军,故有王右军之称。

唐·高适〈途中寄徐录事〉诗:「空多箧中赠,长见右军书。」


右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军释义:春秋时,大国的军队分为中军、上军、下军(也有称中军、左军、右军的),后泛指军队。现指陆军、海军、空军。
    • 2.
      三吴释义:⒈地名。 晋 指 吴兴、吴郡、会稽。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水》:“永建 中,阳羡 周嘉 上书,以县(会稽)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为 吴,以东为 会稽。汉高帝 十二年,一 吴 也,后分为三,世号‘三吴’。吴兴、吴郡,会稽 其一焉。”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榻写》:“江 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三吴 之跡,八絶之名,逸少 右军,长康 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⒉地名。唐 指 吴兴、吴郡、丹阳。《通典·州郡十二》:“苏州,春秋 吴国 之都也……与 吴兴、丹阳 为 三吴。齐 因之。陈
    • 3.
      不分释义:⒈不服气;不平。《南齐书·王僧虔传》:“ 庾征西 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 右军 后进, 庾 犹不分。” 宋 梅尧臣 《龙柏》诗:“苦练不分颜色近,紫荆未甘开谢迟。” 古直 《杂感寄楚伧一厂》诗:“蓴鱸不分因秋起,块垒生憎借酒浇。”⒉不料。 唐 陈陶 《水调词》之二:“容华不分随年去,独有妆楼明镜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天下事,鬢边愁,付东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时醉梦 扬州 。” 清 朱彝尊 《咏古》诗之一:“ 汉皇 将将屈群雄,心许 淮阴 国士风。不分后来输 绛 , 灌 ,名高一十
    • 4.
      二师释义:⒈指左师、右师。春秋 宋 乡里之官。《左传·襄公九年》:“二师令四乡正敬享。”杜预 注:“二师,左、右师也。”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二师》“宋 右师、左师”引《白虎通》:“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⒉左右翼军队。《国语·吴语》:“越王 乃分其师为左右军…… 吴 师闻之,大骇,曰:‘越 人分为二师,将以夹攻我师。’”⒊指 殷 少师 比干 和父师 箕子。《书·微子》“殷 既错天命,微子 作誥,父师、少师”孔 传:“告二师而去 紂。”孔颖达 疏:“告父师 箕子,少师 比干。”
    • 5.
      修禊释义: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 魏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 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刘孝标 注引 晋 王羲之《临河叙》曰:“永和 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 会稽 山阴 之 兰亭,修禊事也。”宋 张耒《和周廉彦》诗:“修禊 洛 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緑浮堤。”冰心《寄小读者》二三:“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节,也便是我们绝好的野餐时期。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余韵,而且有趣。”按古人临水修禊不只行于春季三月,亦有行于秋季七月者,然以春禊为常
    • 6.
      先登释义:⒈先于众人而登。《左传·隐公十一年》:“潁考叔 取 郑伯 之旗蝥弧以先登。”《韩非子·内储说上》:“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汉书·郦商传》:“从攻 长社,先登,赐爵封 信成君。”唐 陈子昂《为建安王答王尚书送生口书》:“在此诸军,实增募勇,既壮尚书之节,又美先登之功。”《明史·戚继光传》:“继光 先登,左右军继之。”⒉指先锋。《后汉书·段熲传》:“追讨南度 河,使军吏 田晏、夏育 募先登。”《三国志·吴志·丁奉传》:“秦 为先登,屯於 黎浆,力战有功,拜左将军。”唐 韩愈《送
    • 7.
      勇冠三军释义:指勇猛在三军之首。 三军:古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冠(guàn)。
    • 8.
      右军习气释义:右军: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比喻一味摹拟古人,不能自创一格。
    • 9.
      右军释义:⒈周 制,天子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亦泛指右翼部队。《左传·桓公五年》:“王为中军,虢公 林父 将右军。”《史记·赵世家》:“攻 中山。赵袑 为右军,许钧 为左军,公子章 为中军,王并将之。”《国语·吴语》:“越王 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亦令右军衔枚踰 江 五里以须。”《北史·周纪上·太祖文帝》:“帝率右军 若干惠,大破 神武 军,悉虏其步卒。”⒉晋 王羲之 曾任右军将军,后称 羲之 为“右军”。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齐 王僧虔《论书》:“庾征西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唐 高适《途
    • 10.
      右师释义:⒈先 秦 时官名。 《左传·文公七年》:“夏四月,宋成公 卒。於是 公子成 为右师。”杨伯峻 注:“宋 以右师、左师、司马、司徒、司城、司寇为六卿。”《孟子·离娄下》:“公行子 有子之丧,右师往弔。”赵岐 注:“右师,齐 之贵臣 王驩 字 子敖 者。”⒉右军,右翼部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陈 蔡 奔,楚 右师溃。”《国语·晋语四》:“公以二军下,次於 阳樊。右师取 昭叔 于 温。”韦昭 注:“二军,左、右军。”⒊复姓。《通志·氏族四》:“《世本》:‘宋庄公 至 公子申,世为 右师 氏。’汉 有中郎
    • 11.
      圣教序释义:唐 碑名。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 玄奘法师 至 印度 取经,回 长安 后,译经、论一千余卷。贞观 二二年,太宗 作此序表彰其事。时 高宗 为太子,又作《述三藏圣教序记》。至 高宗 朝,多处将序、记刻石立碑。其中后世最有名者,为 咸亨 三年由 弘福寺 僧 怀 仁 集 晋 王羲之 字迹刻成,后附 玄奘 所译《心经》。碑在 西安 学宫,世称《集王圣教序》。清 赵翼《金二雅绘禊游图集兰亭字为序长卷索题戏书其后》诗:“李唐 御製《圣教序》,亦掇墨寳刊穹碑,遂令 右军 好手迹,几遭寸磔无完肌。”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 12.
      官奴释义:⒈没入官府的奴隶。⒉指官妓。⒊晋王献之的小字。相传其父王羲之曾手书《乐毅论》一篇,付与他学习书法,篇末题有“书付官奴”字样。事见《宣和书谱》卷十六。一说官奴为右军之女小字,而非献之。见世彩堂本《柳河东集》卷四二所附刘禹锡《酬柳柳州家鸡之赠》诗注。后人或以为注误。
    • 13.
      容服释义:仪容服饰。 《韩非子·五蠹》:“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藉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説,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汉 贾谊《新书·道术》:“容服有义谓之仪,反仪为诡。”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於是 王右军 往 谢 家看新妇,犹有 恢之 遗法,威仪端详,容服光整。”唐 李公佐《庐江冯媪传》:“见一女子,年二十餘,容服美丽。”
    • 14.
      尊老释义:⒈位尊年老。《北史·万俟洛传》:“初,神武 以其父 晋 尊老,特崇礼之,尝亲扶上马。”⒉仅指年老。宋 叶适《丁少詹墓志铭》:“人谓 少詹 年已尊老,读书有数,而议论自许夸大,相与背笑之。”⒊称年高的长辈,特指他人或自己的父母。汉 应劭《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家上有尊老,下有弱小,愿相随。”清 袁枚《随园随笔·称谓》:“《南史》何子平 曰:‘尊老在东’,称母也,今专以属父。然 右军《十七帖》云:‘此间士人皆有尊老。’又似尊老二字亦父母之通称。”⒋称德重年长的高僧。唐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
    • 15.
      屑越释义:轻易捐弃;糟踏。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民所以襁负如流而至者,以所天在此故也。而有司曾无爱吝,屑越如此。”胡三省 注:“屑越,犹言狼籍而弃之也。”《明史·外戚传·万贵》:“贵 每见诸子屑越赐物,輒戒曰:‘官所赐,皆著籍。他日復宣索,汝曹将重得罪。’”清 褚人穫《坚瓠秘集·辇送石刻》:“盖 右军 秀杰之笔,照耀天地,不惟蛮貉通知宝爱,即勋名忠耿之老,亦不容屑越於颠沛时也。”
    • 16.
      巡院释义:官署名。掌缉捕刑讯。后周 分左、右军巡院,属侍卫亲军。宋 元祐 三年,以罢大理寺狱,在 开封 置军巡院。元 于 上都、大都 均置有警巡院。《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十一月,乙巳,帝命都承旨 曹翰 送 晟 於右军巡院。”胡三省 注:“侍卫亲军分左右军,各有巡院,以鞫繫囚。”《宋史·刑法志三》:“在 开封,有府司、左右军巡院。”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则听得巡院家高声的叫吖吖,叫道将那为头儿失火的拏下。”
    • 17.
      左军释义:⒈古代三军中的左翼军。《左传·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 郑,郑伯 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 将右军,蔡 人 卫 人属焉;周公黑肩 将左军,陈 人属焉。”⒉鸭的别名。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有 张元裕 云:邓雍 尝有柬招渠曰:‘今日偶有惠左军者,已令具麵,幸过此同享。’初不识左军为何物,既食乃鸭也。问其所名之出,在鹅之下,且 淮 右皆有此语……俗人以 泰山 有 丈人观,遂谓妻母为泰水,正可与左军为对也。”按 晋 王羲之 官右军将军,爱鹅,世因亦称鹅为右军,后遂推而及鸭,称为左军。
    • 18.
      摆开释义:展开;摊开。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梁伯龙传奇》:“演至出猎,有所谓摆开摆开者,屠 厉声曰:‘此恶语当受罚!’”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保甲·训练伍壮》:“左右军在中军左右两翼摆开。”《小说选刊》1981年第8期:“等外调回来,向本人摆开证实材料再谈。”
    • 19.
      数日恶释义:好几天心情不愉快。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 语 王右军 曰:‘中年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輒作数日恶。’”清 洪昇《<长生殿>自序》:“余览 白乐天《长恨歌》及 元 人《秋雨梧桐》剧,輒作数日恶。”
    • 20.
      昏坎释义:犹昏花,模糊。清 包世臣《艺舟双楫·自跋真草录右军廿六帖》:“又自珍正书已甚,每以行草应求。及目光昏坎,正书盈百,非返视数四不成。十数年来,几於絶笔。”

右军(youj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右军是什么意思 右军读音 怎么读 右军,拼音是yòu jūn,右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右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