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喻 [jiè yù]
1. 比喻。
英[ parabolize; ]
2. 为了活跃或强调一个意思使用与原意上不相同的一个词或一种表达。
英[ trope; ]
借喻 引证解释
⒈ 用其他事物作比方以晓喻别人。
引唐 元结 《说楚何惑王赋》:“昔臣 何惑王 用閽嬖之谋,肆极荒淫,更经年岁,凿险填深,转餽通千里,万金五译。臣妄借喻其心,然后云获。”
⒉ 白雪借喻丝,黄云借喻麦。白雪借喻丝,黄云借喻麦。
引比喻的一种,即不出现被喻事物的名称以及“如”、“象”等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而直接借用作为比喻的事物来代表被喻事物。如《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鵠之志哉!”
燕雀借喻碌碌无为的庸人,鸿鹄借喻志向远大的壮士。又如 宋 王安石 《木末》诗:“繰成白雪霜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
国语词典
借喻 [jiè yù]
⒈ 以其他事物为譬以晓喻他人。
引唐·元结〈说楚何惑王赋〉:「昔臣何惑王用阍嬖之谋,肆极荒淫,更经年岁,凿险填深,转餽通千里,万金五译。臣妾借喻其心,然后云获。」
⒉ 一种比喻方式。运用时,不出现被喻事物的名称,及「如」、「象」等比喻语词,而直接借用作为比喻的事物来代表被喻事物。如《史记》的卷四十八中〈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以「燕雀」借喻碌碌无为的庸人,以「鸿鹄」借喻志向远大的壮士。
借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释义: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2.
一子出家,七祖昇天释义: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3.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释义:指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 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 4.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释义: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 5.
一个稿子释义:本谓一个底稿,通常借喻一模一样。
- 6.
一脚不移释义:借喻坚定不移。
- 7.
三臡八菹释义: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 8.
三臡八葅释义:泛指精美的肴馔。 亦借喻精美的诗文。明 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五:“吾所以録此者,謂溪筆澗芷,亦可餖飣客席耳,非若二 李 輩之爲三臡八葅也。”参见“三臡”。
- 9.
丹砂丸释义:借喻落日。
- 10.
九峰释义:借喻 九疑山 。 唐 罗隐 《湘妃庙》诗:“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 苍梧 不见人。”
- 11.
仙凡释义:⒈仙境与人间。⒉谓仙人与凡人。⒊借喻皇宫内苑与宫外。⒋比喻朝廷与地方。
- 12.
仙格释义:⒈道家谓仙人的品级。 ⒉借喻清雅高洁的人品。
- 13.
仙翰释义:⒈仙羽,指凤凰。⒉借喻新登第的进士。⒊指天子的书简。
- 14.
假譬释义:犹借喻。
- 15.
八月槎释义: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后借喻如期来往的船。唐 杜甫《秋兴》诗之二:“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唐 吴融《商人》诗:“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八五:“少年奇气称才华,登 岱 还浮八月槎。”
- 16.
兴云致雨释义:兴云:布下云彩。 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 17.
喷玉释义:⒈(马嘘气或鼓鼻时)喷散雪白的唾沫。谓马势雄猛。⒉借喻人才智不凡。
- 18.
堕泪释义:指堕泪碑。借喻死者德高望重,百姓望其碑而落泪。南朝 陈 徐陵《司空章昭远墓志》:“长安 传坐,恩礼盛於 西京;襄阳 堕泪,悲慟喧於南北。”唐 苗神客《乙速孤神庆碑》:“庶使波溢 渤澥,识堕泪於千龄。”宋 张齐贤《洛阳縉绅旧闻记·齐王张令公外传》:“知 齐王 於 唐 末有大功,洛 民受赐者四十年,比夫甘棠堕泪,宜昭祀典。”
- 19.
大来小往释义:指阴暗面逐渐消失,光明面逐渐增长。也借喻商人以小本牟取暴利。
- 20.
孤堆释义:⒈地面上由土或沙堆积成的隆起部分。⒉坟堆,借喻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