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春汛 春汛的意思
chūnxùn

春汛

简体春汛
繁体
拼音chūn xùn
注音ㄔㄨㄣ ㄒㄩ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ūn,(1) 一年的第一季。【例句】: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组词】:春心。怀春。(3) 生机。【组词】:大地回春。(4) 姓。

xùn,(1) 江河定期的涨水。【组词】:汛期。汛情。防汛。桃花汛(桃花盛开时发生的河水暴涨。亦称“桃汛”)。(2) 洒。【例句】:汛扫(a.洒扫;b.扫除,清除)。(3) 古同“讯”。【例句】:汛地(中国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

基本含义

指春天河水暴涨的现象,也比喻事情突然发展到极点。

春汛的意思

春汛 [chūn xùn]

1. 春天时节发生的河水暴涨。

[spring flood;]

春汛 引证解释

⒈ 春季桃花盛开时所发生的河水暴涨。参见“桃花汛”。

清 黄景仁 《送陈理堂学博归江南》诗之三:“闻道 宣房 未筑宫,下流春汛颇汹汹。”
自注:“时 扬州 患水。”
《诗刊》1977年第12期:“呵,给我一把桨,我要参加春汛大会战。”


国语词典

春汛 [chūn xùn]

⒈ 每年二三月间,黄河冰泮,河水盛涨,称为「春汛」。


春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汛释义:指春、夏、秋三季的涨水期。第一汛叫春汛,或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大概在清明节后二十日。第二汛叫伏汛,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第三汛叫秋汛,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参阅 清 朱扆《河防志》卷五。
    • 2.
      亏误释义:亦作“亏悮”。 差错。明 唐顺之《凤阳等处灾伤疏》:“但容臣暂借 淮 扬 漕米五六万石。待臣防过春汛,半年之后,收拾餘银,多方糴买,运还京仓。此只迟五六万石半年之运,臣必不敢亏误。”《水浒传》第十三回:“奉相公钧旨,教你两箇俱各用心。如有亏悮处,定行责罚。若是赢时,多有重赏。”
    • 3.
      会哨释义:⒈分班出巡警戒人员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会齐巡逻,称“会哨”。明 唐顺之《公移·牌》:“请严督三处领水兵官整备船舰,昼夜紧守三门,勤勤会哨以防春汛。”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四:“中国 之师船,苟无海贼之警,即终年停泊,虽有出巡会哨之文,皆潜泊於近嶴内岛无人之地。”刘笃庆《把敌人挤出蒲阁寨》:“没多久,把敌人的维持区挤得由三十里缩小到五里以内,同三交据点的会哨也不得不停止。”⒉指巡查人员定时会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每天晚上,各厂的委员、司事都轮班查夜,就是总办、提调也每夜轮流着到处稽查;到半夜时
    • 4.
      春料释义:宋 代为防 黄河 春汛时决口所贮备的土木材料。
    • 5.
      桃花春水释义:即桃花水。指春汛。
    • 6.
      桃花水释义:⒈亦作“桃华水”。即春汛。《汉书·沟洫志》:“来春桃华水盛,必羡溢,有填淤反壤之害。”颜师古 注:“《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盖桃方华时,既有雨水,川谷冰泮,众流猥集,波澜盛长,故谓之桃华水耳。”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白秋练》:“至次年桃花水溢,他货未至,舟中物当百倍於原直也。”⒉草果名。清 杨宾《柳边纪略》卷三:“桃花水,草本,状若杨梅而无核,色红味甘,质轻脆,过手即败矣。”⒊词牌《诉衷情》的异名。因 前蜀 毛文锡 词有“桃花流水漾纵横”而得名。宋 辛弃疾《生查子》词:“非鬼亦非仙,一曲
    • 7.
      桃花流释义:即桃花水。指春汛。
    • 8.
      桃花讯释义:“桃花汛”是指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黄河上游冰凌消融形成春汛。 当其流至下游时,由于恰逢沿岸山桃花盛开,故被称为“桃花汛”。

春汛(chunx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春汛是什么意思 春汛读音 怎么读 春汛,拼音是chūn xùn,春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春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