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旗的 旗的的意思
de

旗的

简体旗的
繁体
拼音qí de
注音ㄑㄧˊ ㄉㄜ˙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组词】: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例句】: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de dí dì dī, ◎ 真实,实在。【组词】:的确。的当(dàng )。的情。的真。的证。 ◎ 箭靶的中心。【例句】:中(zhòng )的。有的放矢。众矢之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境地)。(1) 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组词】:美丽的。(2) 代替所指的人或物。【组词】:唱歌的。(3) 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组词】:他的衣服。(4)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是”相应。【例句】:这句话是很对的。(5) 副词尾,同“地2”。

基本含义

比喻开头顺利,事情取得成功。

旗的的意思

旗的 [qí de]

1. 犹言军争的目标。

旗的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军争的目标。

《南齐书·张敬儿传》:“治舟试舰,恆以朝廷为旗的;秣马按剑,常愿天下有风尘。”


旗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旍释义:⒈状如旌旗的云气。⒉像云一样多的旗。
    • 2.
      军旗释义:军队的旗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旗面为红地,左上方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
    • 3.
      决心书释义:亦作“决心书”。为了表示下决心完成某事而写成的书面材料。巴金《忆个旧》:“一次是二三十个青年男女工人穿上新衣服,笑容满面地捧着决心书,表示要在技术革新运动中做高举红旗的标兵。”徐怀中《西线轶事》三:“我们班已经向上送了三次决心书,政治部还把我们的决心书摘了一段登在简报上了。”
    • 4.
      千斤担释义:喻指重任。清 李渔《玉搔头·呼嵩》:“教他把千斤担好共肩,再休想偷閒息喘。”《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且喜你我二十年教养辛勤,今日功成圆满,此后这副承先启后的千斤担儿好不轻松爽快。”吉学霈《一面小白旗的风波》一:“社里的千斤担子就靠咱两个来担的呀,都怕碰着自己那还会行?”
    • 5.
      半旗释义:指旗杆上的旗的位置,在旗杆顶部以下约在中部但不必在正中间的某点。
    • 6.
      土头释义:土;土质。吉学霈《一面小白旗的风波》:“要按季节算,现在才是麦苗刚‘炸垅’的时候,可是因为这块地肥实,土头壮,再加上去年上底粪又多,所以这块地里的麦苗就格外旺。”
    • 7.
      崇牙释义:⒈悬挂编钟编磬之类乐器的木架上端所刻的锯齿。亦代指钟磬架。⒉旌旗的齿状边饰。
    • 8.
      幡幢释义:1、即幢幡。2、特指刹上之幡。幡: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幢: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 9.
      幡旄释义:亦作“幡眊”。 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
    • 10.
      干旄释义:⒈旌旗的一种。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⒉《诗·鄘风》篇名。
    • 11.
      干旌释义: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
    • 12.
      庶旄释义:用以装饰旌旗的各色羽毛。
    • 13.
      弧旌枉矢释义:谓以竹弓张悬旌旗的縿幅,并在弓衣上绘流矢,作弧矢星状,以象征武事。一说,在旌旗上绘弧矢星。
    • 14.
      戏戟释义:有旗的戟。
    • 15.
      押纛释义:执掌大旗的旗手。古代仪仗侍卫之一。
    • 16.
      方便旗释义:一国的船舶在另一国登记取得船籍后,所悬挂的表示其船籍的国旗。挂有方便旗的船舶,受所属船旗国的管辖和保护。
    • 17.
      旌色释义:旌旗的色彩。
    • 18.
      旒缀释义: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附赘。唐 杜甫《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仇兆鳌 注:“《诗》:‘为下国缀旒。’注:‘缀,结也;旒,旗之垂者。言天子为诸侯所繫属,如旗之縿为旒所缀也。’《公羊传》:‘君若缀旒然。’刘琨《劝进表》:‘国家之危,有若缀旒。’”按:《公羊传·襄公十六年》作“君若赘旒然”。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本原既得,不独《蓉渡》为糟粕,即《乌丝》《载酒》亦成旒缀。”
    • 19.
      旒苏释义:旒旗的垂饰。
    • 20.
      旗头释义:⒈旗帜的上部。⒉队前掌旗的人。⒊兵卒之长。⒋以旗为编制单位的军队首领。⒌旗人妇女之发髻。

旗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旍释义:⒈状如旌旗的云气。⒉像云一样多的旗。
    • 2.
      军旗释义:军队的旗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旗面为红地,左上方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
    • 3.
      决心书释义:亦作“决心书”。为了表示下决心完成某事而写成的书面材料。巴金《忆个旧》:“一次是二三十个青年男女工人穿上新衣服,笑容满面地捧着决心书,表示要在技术革新运动中做高举红旗的标兵。”徐怀中《西线轶事》三:“我们班已经向上送了三次决心书,政治部还把我们的决心书摘了一段登在简报上了。”
    • 4.
      千斤担释义:喻指重任。清 李渔《玉搔头·呼嵩》:“教他把千斤担好共肩,再休想偷閒息喘。”《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且喜你我二十年教养辛勤,今日功成圆满,此后这副承先启后的千斤担儿好不轻松爽快。”吉学霈《一面小白旗的风波》一:“社里的千斤担子就靠咱两个来担的呀,都怕碰着自己那还会行?”
    • 5.
      半旗释义:指旗杆上的旗的位置,在旗杆顶部以下约在中部但不必在正中间的某点。
    • 6.
      土头释义:土;土质。吉学霈《一面小白旗的风波》:“要按季节算,现在才是麦苗刚‘炸垅’的时候,可是因为这块地肥实,土头壮,再加上去年上底粪又多,所以这块地里的麦苗就格外旺。”
    • 7.
      崇牙释义:⒈悬挂编钟编磬之类乐器的木架上端所刻的锯齿。亦代指钟磬架。⒉旌旗的齿状边饰。
    • 8.
      幡幢释义:1、即幢幡。2、特指刹上之幡。幡: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幢: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 9.
      幡旄释义:亦作“幡眊”。 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
    • 10.
      干旄释义:⒈旌旗的一种。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⒉《诗·鄘风》篇名。
    • 11.
      干旌释义: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
    • 12.
      庶旄释义:用以装饰旌旗的各色羽毛。
    • 13.
      弧旌枉矢释义:谓以竹弓张悬旌旗的縿幅,并在弓衣上绘流矢,作弧矢星状,以象征武事。一说,在旌旗上绘弧矢星。
    • 14.
      戏戟释义:有旗的戟。
    • 15.
      押纛释义:执掌大旗的旗手。古代仪仗侍卫之一。
    • 16.
      方便旗释义:一国的船舶在另一国登记取得船籍后,所悬挂的表示其船籍的国旗。挂有方便旗的船舶,受所属船旗国的管辖和保护。
    • 17.
      旌色释义:旌旗的色彩。
    • 18.
      旒缀释义: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附赘。唐 杜甫《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仇兆鳌 注:“《诗》:‘为下国缀旒。’注:‘缀,结也;旒,旗之垂者。言天子为诸侯所繫属,如旗之縿为旒所缀也。’《公羊传》:‘君若缀旒然。’刘琨《劝进表》:‘国家之危,有若缀旒。’”按:《公羊传·襄公十六年》作“君若赘旒然”。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本原既得,不独《蓉渡》为糟粕,即《乌丝》《载酒》亦成旒缀。”
    • 19.
      旒苏释义:旒旗的垂饰。
    • 20.
      旗头释义:⒈旗帜的上部。⒉队前掌旗的人。⒊兵卒之长。⒋以旗为编制单位的军队首领。⒌旗人妇女之发髻。

旗的造句

1.飘扬着中国国旗的远洋货轮徐徐驶入港口。

2.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义举,深受当时人民的欢迎。

3.升国旗的时候,少先队员要佩带红领巾。

4.南沙官兵对于国旗的感情尤为深切。国旗就是祖国主权最直接的象征。

5.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我们少先队员的标志,我们应该爱护它。

6.少先队员的红领巾象征着红旗的一角。

7.清晨,天安门广场上挤满了密密麻麻看升旗的人。

8.提起这次流动红旗的评比,同学们个个斗志昂扬。

旗的(qid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旗的是什么意思 旗的读音 怎么读 旗的,拼音是qí de,旗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旗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