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 [zhǔ jiǔ]
1. 亦作“煑酒”。烫酒。
3. 热的酒。
煮酒 引证解释
⒈ 烫酒。
引元 萨都剌 《寒夜与王记室宴集》诗:“玉奴烛剪落燕尾,银瓶煑酒浮鵞黄。”
⒉ 热的酒。
引宋 苏轼 《赠岭上梅》诗:“且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三国演义》第二一回:“玄德 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国语词典
煮酒 [zhǔ jiǔ]
⒈ 温酒、烫酒。
引《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煮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当垆释义:⒈亦作“当罏”。指卖酒。垆,放酒坛的土墩。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唐 李白《江夏行》:“正见当壚女,红妆二八年。”《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忽一日,卓王孙 家僮有事到 成都府 ……正来到 司马长卿 肆中。见当罏之妇,乃是主翁小姐,喫了一惊。”⒉指煮酒;饮酒。南朝 陈 徐陵《春情》诗:“薄夜迎新节,当壚却晚寒。”⒊对着酒垆;在酒垆前。南朝 梁简文帝《当垆曲》:“当壚设夜酒,宿客解金鞍。”明 何景明《艳曲》之三:“妆成临劝酒,曲罢坐当罏。”明 夏完淳《雪后怀张子韶》诗:“
- 2.
断茬释义:根绝,不复存在。《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仿佛煮酒多少,成了年景收成、日子好坏的标志……后来,这物件儿硬是断茬啦。”
- 3.
瓮头清释义:即瓮头春。宋 苏舜钦《夜闻笮酒有声因而成咏》:“只待松轩看飞雪,呼宾同饮瓮头清。”宋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之五七:“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饗瓮头清。”元 无名氏《燕青博鱼》第三折:“怪道我这脚趔趄站不定啊,原来那一盏盏都是瓮头清。”参见“瓮头春”。
- 4.
腹腴释义:⒈鱼肚下的肥肉。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鱼鲊》:“布鱼於瓮中,一行鱼,一行糝,以满为限,腹腴居上。”唐 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宋 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诗:“似开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陈三立《雪晴放舟题寄南昌乐群学舍诸子》诗:“笋蒲煮酒膾腹腴,羹芼薑橙餉鸡苏。”⒉比喻内地富饶之区。明 徐渭《代云南策问》:“其在高甲雋才,往往欲试利器,甘盘错,易险阻,叱羊肠者,顾以駢任腹腴,卧而了治。”清 钱谦益《兵使慈溪冯公进秩督学福建序》:“闽 之在海内,
- 5.
青梅煮酒释义:以青梅为佐酒之物的例行节令性饮宴活动。 煮酒,暖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