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lù,(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组词】: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组词】: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3) 方面,地区。【组词】:外路货。各路人马。(4) 种类。【组词】:一路货色。(5) 大,正。【例句】:“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组词】:筚路。乘路。(7) 姓。
1. 前方;路边。
2. 犹言下江,指长江下游的地方。
4. 路为宋、金、元行政区划名,元定辖区户数在十万以下者为下路。
⒈ 前方;路边。
引《韩非子·十过》:“韩 使人之 楚,楚王 因发车骑陈之下路,谓 韩 使者曰:‘报 韩君 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
《南史·谢灵运传》:“后 秦 郡府将 宋齐 受使至 涂口,行达 桃墟村,见有七人下路聚语,疑非常人,还告郡县,遣兵随 齐 掩讨禽之。”
元 宫大挺 《七里滩》第三折:“见旗帜上月华日精,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呈百般的下路潜藏无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
⒉ 犹言下江,指 长江 下游的地方。
引《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着顺风行走。”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他有个妹子,嫁与下路人,住在 前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宦成 听见那两个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萧山县 的话--下路船上,不论甚么人,彼此都称为‘客人’。”
⒊ 路为 宋、金、元 行政区划名, 元 定辖区户数在十万以下者为下路。参见“上路”。
引《元史·选举志一》:“﹝ 至元 六年﹞十二月,中书省定学制颁行之,命诸路府官子弟入学,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
⒈ 前面的路。
引《韩非子·十过》:「韩使人之楚,楚王因发车骑,陈之下路。」
《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后秦郡府将宋齐受使至涂口,行达桃墟村,见有七人下路聚语。」
⒉ 长江下游一带。
引《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著顺风行走,忽地被一阵大风,直打向到岸边去。」
⒊ 往前走。
引《西游记·第二一回》:「行者执了帖儿,转身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