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山陵 山陵的意思
shānlíng

山陵

简体山陵
繁体
拼音shān líng
注音ㄕㄢ ㄌ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ān,(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组词】: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例句】: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组词】:山响。山呼万岁。(4) 姓。

líng,(1) 大土山。【组词】:山陵。丘陵。陵谷迁变(简作“陵谷”)。(2) 高大的坟墓。【组词】:陵园。陵墓。陵寝。(3) 古同“凌”,侵犯,欺侮。

基本含义

山陵是指山和陵墓,多用来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或者高大的山峰。

山陵的意思

山陵 [shān líng]

1. 山岳。

[ lofty mountains; ]

2. 旧指皇帝陵墓。

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明·顾炎武《复庵记》

[ imperial tomb; royal mausoleum; ]

3. 比喻帝王或王后。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战国策·赵策》

[ emperor or queen; ]

山陵 引证解释

⒈ 山岳。

《左传·襄公十年》:“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丧其雄。”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合錙銖可以齐重於山陵,聚百十可以致数於亿兆。”
郭沫若 《六亿神州尽舜尧》诗:“战胜了冲断桥梁、吞食山陵的滔天洪水!”

⒉ 帝王或皇后的坟墓。

《孔子家语·辩政》:“大王万岁之后,起山陵於 荆臺 之上,则子孙必不忍游於父祖之墓以为欢乐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秦 名天子冢曰山, 汉 曰陵,故通曰山陵矣。”
《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大王思小臣之言,斩了 妲己,散粮赡国之贫民,修 姜太后 之山陵,宣太子,立为东宫,此是大王圣治。”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古无墓祭而墓祭亦可》:“魏 晋 以前臣子不謁山陵,惟 王导 以布衣之交始行之,皆古不祭墓的证也。”

⒊ 借指本朝先帝。参见“山陵崩”。

《后汉书·乐恢传》:“今陛下思慕山陵,未遑政事。”


国语词典

山陵 [shān líng]

⒈ 山岳冈陵。

《礼记·月令》:「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⒉ 指帝王。

《战国策·秦策五》:「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

⒊ 帝王的坟墓。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汉代山陵,哀策流文,周丧盛姬,内史执策。」


山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帐释义:⒈陵墓中所设的帷帐。《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北周 宣帝 ﹞又造下帐五,使五皇后各居其一,实宗庙祭器於前,自读祝版而祭之。”胡三省 注:“下帐,山陵中便房所用。”⒉指陵墓外别建的园宅。《旧唐书·玄宗纪上》:“古者不封,未为非达。且墓为真宅,自便有房,乃今别造田园,名为下帐,又冥器等物,皆竞骄侈。”
    • 2.
      丘坟释义:⒈山陵之地。 参见“丘墟”。⒉坟墓。⒊传说中的古代典籍《九丘》《三坟》的简称。⒋坟墓。
    • 3.
      丘壑释义:⒈山陵和溪谷。宋 王安石《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⒉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清 方文《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庐山 访丘壑。”⒊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宋 苏轼《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明 梁辰鱼《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⒋谓隐逸。南朝 宋 谢灵运《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金 王若虚《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
    • 4.
      中陵释义:⒈山陵之中。⒉中等高度的丘陵。
    • 5.
      乳台释义:古代帝王、皇后山陵法物之一。《宋史·礼志二六》:“司天监详定山陵制度……乳臺高一丈九尺,至南神门四十五步。”《宋史·礼志二六》:“大行皇后太后山陵一行法物,宜依 元丰 二年慈圣 光献皇后 故事……乳臺二,各高二丈七尺。”
    • 6.
      二帝释义:⒈指 唐尧 与 虞舜。 《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唐 孔颖达 疏:“此 禹 能以文德教命布陈於四海,又能敬承 尧 舜,外布四海,内承二帝,言其道周备。”宋 范仲淹《明堂赋》:“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明 袁宏道《志别种山阁作》诗:“作用笑三家,功德卑二帝。”⒉指 晋怀帝 与 晋愍帝。《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二帝失尊,山陵无所。”吕向 注:“二帝谓 愍 怀。怀帝 为 刘曜 所虏,愍帝 为 刘粲 所虏。”⒊指 宋徽宗 与 宋钦宗。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三十一年十月》:“
    • 7.
      云謡释义:《穆天子传》卷三载:“乙丑,天子觴 西王母 於 瑶池 之上,西王母 为天子謡。”首句为“白云在天,山陵自出。”后人编录诗集题之曰《白云谣》,省称《云谣》。亦泛指颂歌。
    • 8.
      亿兆释义:⒈极言其数之多。 《书·泰誓中》:“受 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左传·昭公二十年》:“虽有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杜预 注:“万万曰亿,万亿曰兆。”晋 葛洪《抱朴子·尚博》:“而不识合錙銖可以重於山陵,聚百十可以致数於亿兆。”唐 温庭筠《晓仙谣》:“雾盖狂尘亿兆家,世人犹作牵情梦。”章炳麟《五无论》:“今者法令滋章,其所庇仍在强者,贫民以为盗受诛,寧止亿兆。”⒉指庶民百姓。犹言众庶万民。汉 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宪天心以教育,沐垢浊以扬清,为国有赏,盖有亿兆之心。”唐 元稹《训别致用》诗:“达则济
    • 9.
      侵刻释义:⒈侵害,剥夺。《诗·曹风·下泉序》:“曹 人疾 共公 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后汉书·刘隆传》:“十五年,詔下州郡检覈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虽大木亦枯死,有一夕伤数百株者。此多大姓侵刻细民,故以此报之也。”明 文徵明《周康僖公传》:“太监 李兴 提督山陵,言者论其侵刻誖谩。有旨下公勘问,公尽法探竟,得其侵渔僨事诸不法,按劾抵罪。”⒉苛重。宋 沉作喆《寓简》卷十:“抑又蕃舶之征过於侵刻,遂不復至中华耶?”
    • 10.
      准望释义:⒈谓辨正方位。《三国志·魏志·牵招传》:“招 準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⒉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晋书·裴秀传》:“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準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自 晋 頠 作準望,为地图之宗,惜其不传於世。至 宋 朱思本 纵横界画,以五十里为一方,即準望之遗意也。”⒊犹对等,平等。《魏书·成淹传》:“二国交和既久,南北皆须準望。”《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九年》:“二国之礼,应相準望。”胡三省 注:“準,揆平之物;又其义,
    • 11.
      南京市释义:别称宁、金陵。江苏省会。位于该省西南部,濒临长江。人口235万(1997年)。京沪、宁铜等铁路在此相交。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化学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中国古都之一。有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名胜古迹。紫金山天文台闻名全国。
    • 12.
      卷阿释义:⒈《诗·大雅》篇名。⒉泛指蜿蜒的山陵。
    • 13.
      发冲冠释义:同“髮上衝冠”。南朝 齐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紈,节士慷慨髮衝冠。”唐 贾岛《听乐山人弹易水》诗:“嬴氏 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髮衝冠。”明 唐顺之《岳将军墓》诗之一:“吾生非壮士,於此髮衝冠。”龚华声 等《普通党员》:“他发冲冠,气冲霄,怒火燃烧;心如割,肠如绞,热泪双抛。”
    • 14.
      嘉名释义:⒈好名字;好名称。《楚辞·离骚》:“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 正则 兮,字余曰 灵均。”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缀以万年,綷以紫榛,或以嘉名取宠,或以美材见珍。”《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章敬皇后吴氏》:“伏以山陵贞兆,良吉有期,虞祔之仪,式资配享。率由故实,敬奉嘉名。”清 吴趼人《俏皮话·虫类嘉名》:“蒙大王锡以嘉名,不胜荣幸。”⒉好名声。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弃休令之嘉名,造梟鴟之逆谋。”唐 韩愈《贺徐州张仆射白兔书》:“不战而来之之道也,有安阜之嘉名焉。”
    • 15.
      夏水襄陵释义:夏天江水漫上山陵。
    • 16.
      头鹅释义:指 辽 金 皇帝春天狩猎时最初捕得的大天鹅。《辽史·营卫志中》:“皇帝得头鹅,荐庙,羣臣各献酒果,举乐。”明 陶宗仪《辍耕录·昔宝赤》:“昔宝赤,鹰房之执役者,每岁以所养海青获头鹅者,赏黄金壹锭。头鹅,天鹅也,以首得之,又重过三十餘斤,且以进御膳,故曰头。”《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二年》:“辛亥,金 主获头鹅,遣使荐山陵,自是岁以为常。”
    • 17.
      山原释义:山陵与原野。
    • 18.
      山园释义:⒈即山陵。帝王的坟墓、陵园。⒉园林或园地。
    • 19.
      山车释义:传说帝王有德,天下太平,则山车出现,古代以为祥瑞之物。《礼记·礼运》“山出器车”孔颖达 疏引《礼纬斗威仪》:“‘其政大平,山车垂鉤。’注云:‘山车,自然之车;垂鉤,不揉治而自圆曲。’”《太平御览》卷七七三引《孝经援神契》:“虞舜 德盛於山陵,故山车出。山者,自然之物也,山藏之精。”《后汉书·舆服志上》:“秦 并天下,閲三代之礼,或曰 殷 瑞山车,金根之色。”刘昭 注:“殷 人以为大路,於是 始皇 作金根之车。殷 曰(乘)﹝桑﹞根,秦 改曰金根。”晋 王嘉《拾遗记·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 ﹞泛河沉璧,有
    • 20.
      崇陵释义:⒈陵墓名。唐德宗 的陵墓。在今 陕西 泾阳县 北 嵯峨山。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伏以 崇陵 仙寝,復土纔终。”⒉陵墓名。宋光宗 的陵墓 永崇陵 的简称。在今 浙江 绍兴市 东南 攒宫。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典礼·光宗配飨议》:“卫公 之孙祕阁校理 元刚,復言其祖首侍 崇陵 讲读,后在相位,始终六年。”⒊陵墓名。清德宗 的陵墓。在今 河北 易县 西 永宁山。《清史稿·宣统皇帝纪》:“詔定 西陵 金龙峪 为 德宗景皇帝 山陵,称曰 崇陵。”

山陵(shanl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山陵是什么意思 山陵读音 怎么读 山陵,拼音是shān líng,山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山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