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ùn lún,(1) 古同“伦”,条理。(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3) 古同“抡”,挑选。
jù jū,(1) 凭依、倚仗。【组词】:据点。据险固守。(2) 占有。【组词】:窃据。盘据。据为己有。(3)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组词】:字据。证据。单据。论据。契据。言之有据。(4) 按照。【组词】:据实。据称。依据。据事直书。(1) 〔拮据〕见“拮”。
1. 证明论题的判断。
英[ grounds of argument; basis of an argument; contention; datum; ]
2. 在一个推论中,充当理由根据,以便推衍出结论的部分。
例他的论据显然有问题。
⒈ 立论的根据,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
引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孟子 之距 杨 墨,则毫无论据。”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也找不出牙齿色黄,即有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论据。”
沙汀 《老烟的故事》:“但这笑,并不是因为他论据不足,分析有着错误的地方,他的话都是很中肯的。”
⒉ 逻辑学指用来证明论题的判断。
⒈ 立论的根据。
例如:「任何主张都应有充足的论据,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1.由于缺乏可靠的论据,他在论证那个学术问题时便显得力不从心,进退失据了。
2.演讲会上,他口若悬河,观点正确,论据精当,博得全场阵阵掌声。
3.这篇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行文流畅,无懈可击。
4.他的论据是一堆杂乱无章互不相关的事实。
5.这篇演讲漏洞百出,用它的论据就轻而易举地驳倒它的论点。这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6.像这样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用以作论据,正是议论中的叙述的特点。
7.写文章时,论点和论据是骨肉相连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8.这个讲题虽是冠冕堂皇,可是其论点和论据却只是皮相之谈。
9.他为自己的新论点找到一系列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述得头头是道,几乎无懈可击。
10.这篇论文,除了选取论据很典型以外,在文章结构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煞费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