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戎装 戎装的意思
róngzhuāng

戎装

简体戎装
繁体戎裝
拼音róng zhuāng
注音ㄖㄨㄥˊ ㄓㄨ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óng,(1) 古代兵器的总称。(2) 军队,军事。【组词】: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3) 古代称兵车。【组词】:御戎。(4) 大。【组词】:戎功。(5) 称(方言,音如“农”)。【例句】:“戎有良翰”。(6)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组词】:西戎。戎狄。(7) 姓。

zhuāng,(1) 穿着的衣物。【组词】:服装。便装。军装。中山装。装裹。(2)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组词】:上装。卸装。(3)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组词】:治装。整装待发。(4)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组词】:装备。装置。装甲。(5)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组词】:化装。乔装打扮。(6) 假作,故意做作。【组词】:佯装。装相。装模作样。(7) 安置,安放。【组词】:装载。装卸。(8) 布置,点缀。【组词】:装修。装饰。(9)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组词】:装订。装帧。装裱。线装。精装。装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

基本含义

指身着军装,准备战斗的状态。

戎装的意思

戎装 [róng zhuāng]

1. 军装。

[martial attire;]

戎装 引证解释

⒈ 军装;着军装。

《魏书·杨大眼传》:“至於攻陈游猎之际, 大眼 令妻 潘 戎装,或齐鑣战场,或并驱林壑。”
唐 杜荀鹤 《献池州牧》诗:“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絶戎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见一人戎装坐盘石上。”
碧野 《长江奔流》一:“他房间的墙上挂着作家 丘东平 的戎装照片。”


国语词典

戎装 [róng zhuāng]

⒈ 军装。

唐·杜荀鹤〈献池州牧〉诗:「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三国演义·第一九回》:「遂归府收拾戎装,时方冬寒,分付从人多带绵衣。」


戎装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军装释义:军服。
    • 2.
      战袍释义:古代士兵在战时穿的袍子。
    • 3.
      盔甲释义:古代打仗穿的服装,盔保护头,甲保护身体,用金属或皮革制成。
    • 4.
      铠甲释义:古代军人打仗时穿的护身服装,多用金属片缀成。

戎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戎衣释义:谓一穿上戎装。 或云,“衣”当作“殷”,谓一用兵而胜 殷。一,亦作“壹”。《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孔 传:“衣,服也;一著戎服而灭 紂。”《礼记·中庸》:“武王 纘大 王、王季、文王 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郑玄 注:“戎,兵也。衣读如殷,声之误也,齐 言殷声如衣……壹戎 殷 者,壹用兵伐 殷 也。”孔颖达 疏:“郑 必以衣为 殷 者,以十一年观兵于 孟津,十三年灭 紂,是再著戎服,不得称一戎衣,故以衣为 殷。”后泛称用兵作战为“一戎衣”。唐 杜甫《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 2.
      儒服释义:⒈古代儒者的服饰。《礼记·儒行》:“鲁哀公 问於 孔子 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 对曰:‘丘 少居 鲁,衣逢掖之衣。长居 宋,冠章甫之冠。丘 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 不知儒服。’”郑玄 注:“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襌衣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 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⒉泛指读书人的服装。清 卓尔堪《从军行》:“上堂仍儒服,未忍换戎装。”丁玲《母亲》:“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里供的是一个凤冠霞帔的老太太,而这里是一个儒服儒巾的少年。”⒊谓作为儒生。明 李贽《答邓明府
    • 3.
      厉服释义:服猛厉之服,穿戎装。
    • 4.
      厉饰释义:亦作“厉飭”。戎装,军服。一说,佩猛厉之饰物。
    • 5.
      反服释义:⒈旧指对已脱离隶属关系的臣下,为旧君服丧。《礼记·檀弓下》:“穆公 问於 子思 曰:‘为旧君反服,古与?’子思 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礼记·杂记上》:“违诸侯,之大夫,不反服;违大夫,之诸侯,之反服。”⒉指尊长为卑幼亲属服丧。⒊脱戎装而穿常服。《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元年》:“﹝ 刘裕 ﹞曰:‘将军以劲卒数万,望风降服,彼新得志,威震天下,朝野人情皆已去矣,广陵 岂可得至邪!裕 当反服还 京口 耳。’”胡三省 注:“反服,谓反初服也。《离骚》曰:‘退将脩吾初服。’此
    • 6.
      宾侣释义:宾客朋友。《南史·王僧祐传》:“经赠 俭 诗云:‘汝家在市门,我家在南郭;汝家饶宾侣,我家多鸟雀。’”唐 无名氏《玉泉子》:“客有善相者,歷观诸宾侣,独指 中立 曰:‘此子异日当为将矣。’”宋 王禹偁《射弩》诗:“戎装命宾侣,作此开愁颜。”
    • 7.
      弓腰姬释义:孙尚香自幼酷爱武术,随身的侍女们总是一身戎装携带兵刃,自己也是总将弓箭挂在腰间,因此人称“弓腰姬”。
    • 8.
      战服释义:中国古代对军人作战时所着服装的称谓,也称“战袍”、“戎衣”、“戎装”等。
    • 9.
      曳撒释义:古代的一种戎装。短袖或无袖者称袴褶,长袖者称曳撒。
    • 10.
      绛驺释义:⒈红色蜻蜓的别名。⒉穿红色戎装的导从骑士。
    • 11.
      缓服释义:宽大舒适的官服。与戎装等紧身衣服相对而言。
    • 12.
      缚袴释义:谓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亦泛指戎装。
    • 13.
      缚裤释义:谓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亦泛指戎装。
    • 14.
      袀服释义:同一的服装。谓着相同的戎装。语出《左传·僖公五年》:“均服振振。”陆德明 释文:“均,如字,同也。字书作袀,音同。”《文选·左思〈吴都赋〉》:“六军袀服。”刘逵 注引《左氏传》曰:“袀服振振。”《吕氏春秋·悔过》:“今袀服回建,左不軾而右之超乘者五百乘。”高诱 注:“袀,同也。兵服上下无别,故曰袀服。”陈奇猷 校释:“盖与敌作战,使敌人分辨不出何者为将帅,何者为士卒,将帅与士卒服同一之戎服,故曰袀服。”一说,为黑色戎服。《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左氏传》晋献公 时童謡曰:‘丙子之晨,龙尾伏辰,袀服振振,
    • 15.
      贝装释义:贝冑戎装。
    • 16.
      铁裲裆释义:铁制的马甲。 形似今之背心,前幅当胸,后幅当背。用作戎装。
    • 17.
      靴袴释义:亦作“鞾裤”。革靴套裤。古代戎装。
    • 18.
      韡袴释义:靴和套裤。指戎装。
    • 19.
      飒爽释义:⒈矫健挺拔貌。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褒公 鄂公 毛髮动,英姿颯爽犹酣战。”宋 苏轼《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有持此石本示予为赋之》诗:“森然风云姿,颯爽毛骨开。”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一章四:“一个个佩剑戎装,精神飒爽。”⒉清朗;清新。宋 司马光《晚食菊羹》诗:“餔啜有餘味,芳馥逾秋兰。神明顿颯爽,毛髮皆萧然。”郁达夫《半日的游程》:“向青翠还像初春似的四山一看,我的心坎里不知怎么,竟充满了一股说不出的飒爽的清气。”⒊凉爽;凉意。清 邢昉《同吉人元长圣猎过臞人山庄》诗:“颯爽延清

戎装(rongzhu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戎装是什么意思 戎装读音 怎么读 戎装,拼音是róng zhuāng,戎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戎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