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弊 [shuāi bì]
1. 犹衰败。
衰弊 引证解释
⒈ 犹衰败。
引《三国志·蜀志·孟光传》:“衰弊穷极,必不得已,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中:“诗道至 宋 人已自衰弊,而又专以此相尚,才识如 东坡,亦不免波荡而从之。”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偶见一篇它的社论,大意说,一国当衰弊之际,总有两种意见不同的人。”
衰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国释义:东方之国。 上古指 齐、鲁、徐夷 等国。《国语·吴语》:“昔 楚灵王 不君……踰诸 夏 而图东国。”韦昭 注:“东国,徐夷 吴 越。”《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 秦 也,欲王之令 楚王 割东国以与 齐,而 秦 出 楚怀王 以为和。”张守节 正义:“东国,齐、徐夷。”《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李善 注:“东国,谓 鲁 也。”近代多指 中国 以东的 日本、朝鲜 等国。清 王韬《<三岛中洲文集>序》:“东国於二十年间维新建治,政令一更。”清 王士禛《
- 2.
乘驭释义:⒈亦作“乘御”。驱使车马行进。前蜀 毛文锡《接贤宾》词:“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鑣玉轡瓏璁。”元 郝经《虎文龙马赋》:“古之所谓千里者,海饮川量,妇人竖子皆乘御之。”⒉驱使,役使。《旧唐书·魏玄同传》:“然则当衰弊乏贤之时,则可磨策朽钝而乘驭之。”明 王玉峰《焚香记·藩篱》:“但恐才非千里,咫尺不堪乘驭。”
- 3.
扰弊释义:因纷扰而衰弊。
- 4.
畿服释义:⒈指天下。《后汉书·董卓传论》:“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李贤 注:“畿,谓王畿也。服,九服也。”⒉指京师附近地区。《晋书·江统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 华 同。而因其衰弊,迁之畿服,士庶翫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於骨髓。”《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畿服,谓邦畿千里之内。”《宋书·索虏传》:“顷诛讨 蛮 髦,事止畿服。”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 邕州 蔡大夫 京 ﹞后以进士举上第,寻又学究登科,而作尉畿服。”
- 5.
窳弱释义:衰弊。
- 6.
遴柬释义:⒈亦作“遴拣”。 亦作“遴简”。方言。犹艰难。章炳麟《新方言·释言》:“遴柬迭韵,犹连蹇耳。今 江 南 浙 西多谓遴柬,遴转如练。”⒉亦作“遴拣”。亦作“遴简”。《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许慎 云:‘遴,难行也。’柬,古简字也。简,少也。言今难行封,则得继絶者少。”后以“遴柬”谓挑选。唐 李德裕《赠右卫将军李安静制》:“近者,深戒有司,下令遴拣,惟尔苗裔,靡有孑遗。”《新唐书·魏玄同传》:“故当衰弊之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