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虞 三虞的意思
sān

三虞

简体三虞
繁体
拼音sān yú
注音ㄙㄢ ㄩ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yú,(1) 预料。【组词】:不虞。(2) 忧虑。【例句】:无冻馁之虞。(3) 欺骗。【组词】:尔虞我诈。(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5) 古同“娱”,安乐。(6) 古代掌管山泽的官。【例句】:虞人(中国春秋战国时称)。(7)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舜所建。(8)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思虑周密,谨慎小心。

三虞的意思

三虞 [sān yú]

1. 三次虞祭。

2. 三位掌川泽之官。

4. 三条安民的禁令。

三虞 引证解释

⒈ 三次虞祭。

《仪礼·士虞礼》:“三虞,卒哭。他用刚日,亦如初。”
郑玄 注:“虞,丧祭名。虞,安也。骨肉归於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
《礼记·杂记下》:“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
宋 梅尧臣 《司徒陈公挽词》:“拥涂看卤部,谁为毕三虞?”

⒉ 三位掌川泽之官。

《国语·齐语》:“市立三乡,泽立三虞。”
韦昭 注:“《周礼》有泽虞之官,虞,度也。掌度知川泽之大小及所生育者。”

⒊ 三条安民的禁令。

《逸周书·丰谋》:“三虞:一,边不侵内;二,道不敺牧;三,郊不留人。”
孔晁 注:“虞,乐也。设此三禁所以悦民。”


三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三释义:⒈谓三乘以三。《宋书·律历志上》:“黄钟之律长九寸,物以三生,三三九,三九二十七,故幅长二尺七寸,古之制也。”⒉童谣名。宋 苏轼《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诗:“算来九九无多日,唱着三三忆旧游。”王文诰 辑注引 冯应榴 曰:“《唐书》童謡:打麦三三三。”明 袁宏道《法华庵同诸开士限韵》:“农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⒊指三三径。清 曹寅《寄题东园》诗之六:“桃坞下多蹊,三三别一径。”参见“三三径”。⒋三同、三让、三虞的合称。《逸周书·酆谋》:“初用三同:一戚取同,二任用能,三矢无声。三让:一近市,二贱粥,
    • 2.
      三宰释义:三卿。《国语·齐语》:“臣立三宰,工立三族,市立三乡,泽立三虞,山立三衡。”韦昭 注:“三宰,三卿也,使掌羣臣也。”
    • 3.
      三虞释义:⒈三次虞祭。《仪礼·士虞礼》:“三虞,卒哭。他用刚日,亦如初。”郑玄 注:“虞,丧祭名。虞,安也。骨肉归於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礼记·杂记下》:“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宋 梅尧臣《司徒陈公挽词》:“拥涂看卤部,谁为毕三虞?”⒉三位掌川泽之官。《国语·齐语》:“市立三乡,泽立三虞。”韦昭 注:“《周礼》有泽虞之官,虞,度也。掌度知川泽之大小及所生育者。”⒊三条安民的禁令。《逸周书·丰谋》:“三虞:一,边不侵内;二,道不敺牧;三,郊不留人。”孔晁 注:“虞,乐也。设此三禁所以悦
    • 4.
      卒哭释义:古代丧礼,百日祭后,止无时之哭,变为朝夕一哭,名为卒哭。《仪礼·既夕礼》:“三虞卒哭。”郑玄 注:“卒哭,三虞之后祭名。始朝夕之间,哀至则哭,至此祭,止也。朝夕哭而已。”《新唐书·柳冕传》:“昭德 王皇后 崩,冕 与 张荐 议皇太子宜依 晋 魏 卒哭除服,左补闕 穆质 请依礼期而除,冕 议见用。”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郑丞相 居中,政和 七年遭母丧去。卒哭尚二日,则己拜。士大夫深惜之。”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二》:“古者卒哭在既葬三虞之后,无有未葬而先行卒哭者。”

三虞(san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虞是什么意思 三虞读音 怎么读 三虞,拼音是sān yú,三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