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和答 和答的意思

和答

简体和答
繁体
拼音hé dá
注音ㄏㄜˊ ㄉ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dá dā,(1) 回话,回复。【组词】:回答。对答。答辩。答复。答案。对答如流。(2)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án )报别人。【组词】:报答。答报。(1) 义同(dá),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基本含义

和睦相处,友好互动

和答的意思

和答 [hé dá]

1. 酬答别人的诗。

3. 谓与声响应和。

和答 引证解释

⒈ 酬答别人的诗。

宋 陆游 《次韵无咎别后见寄》“坐愧文园属思迟”自注:“诗来弥月,乃能和答,故云。”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诗不必人人皆作》:“是知古人之诗,不以无和答为嫌。”

⒉ 谓与声响应和。

王统照 《一栏之隔》:“每天都与铁索的鎯铛声、守门兵士的皮靴声……和答着,成为一种不调协而凑和的声调。”


和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问答释义:云的问题和答案。
    • 2.
      休符释义:吉祥的征兆。 《东观汉记·丁鸿传》:“柴祭之日,白气上升,与燎烟合,黄鵠羣翔,所谓神人以和答响之休符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义熙 十五年城上有密云细雨,五色昭彰,人相与谓之庆云,休符当出。”《明史·宋濂传》:“受命不於天,於其人;休符不於祥,於其仁。”
    • 3.
      吐凤释义:《西京杂记》卷二:“雄(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唐 王勃《乾元殿颂》序:“词庭吐凤,翫鸟跡於春黌;书帐翻萤,閲虫文於夏阁。”《旧唐书·文苑传序》:“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次仲 和答云:‘……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警鸥。’”清 钱谦益《和遵王述怀感德四十韵》:“怀龙温昔梦,吐凤理新编。”亦作“吐白凤”。唐 白居易《赋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 4.
      响答影随释义: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5.
      牛马走释义:⒈旧时自谦之辞。《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 再拜言。”李善 注:“走,犹僕也……自谦之辞也。”宋 梅尧臣《八日就湖上会饮呈晏相公》诗:“红颊谁使歌,公怜牛马走。”宋 蔡襄《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去年大暑过 京口,唯子见过牛马走。”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下走》:“应劭 曰:‘下走,僕也。’…… 司马迁 与 任安 书称‘太史公牛马走’,牛马走即下走也,上称官名,下则自谦之词。或解为太史公之牛马走,则迂而凿矣。”⒉谓像牛马般奔波劳碌。唐 李宣远《近无西耗》诗:“自怜牛马走,
    • 6.
      王会释义:旧时诸侯、四夷或藩属朝贡天子的聚会。语本《逸周书·王会》:“成周 之会,墠上张赤帟阴羽。”孔晁 注:“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四夷也。”唐 魏徵《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宋 黄庭坚《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物色看王会,勋劳在 石渠。”明 徐孚远《在交日久传语日变》诗:“虽然 周 室非全盛,王会开时 南海 清。”清 王韬《变法中》:“虽疆域渐广,而登王会、列屏藩者,不过东南洋诸岛国而已。”
    • 7.
      珍味释义:珍奇贵重的食物。晋 张华《博物志》卷一:“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宋书·营浦侯遵考传》:“泰始 五年,赐几杖,太官四时赐珍味。”清 汪懋麟《雨霁自远以诗招饮依韵和答》:“殊方珍味犹相及,尔我庖厨不似贫。”
    • 8.
      白蜜释义:⒈白色的蜂蜜。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小神方》用真丹三斤,白蜜一斤,合和日曝煎之,令可丸。”《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詔许之,赐以束帛,敕所在月给茯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唐 寒山《诗》之七六:“死恶黄莲苦,生怜白蜜甜。”宋 梅尧臣《依韵和答永叔洗儿歌》:“自磨丹砂调白蜜,辟恶辟邪无寳犀。”⒉指酒。宋 苏轼《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恣倾白蜜收五稜,细斸黄土栽三椏。”赵次公 注:“白蜜,以言酒也。”⒊荔枝的一种。明 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三》:“﹝荔支﹞黄香色黄,白蜜色白,江家緑色緑,双髻生
    • 9.
      绣文释义:彩色绣花的丝织品或衣服。《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三国志·吴志·华覈传》:“妇人为綺靡之饰,不勤麻枲,并绣文黼黻,转相倣效,耻独无有。”唐 孙樵《乞巧对》:“绣文锦幅,云綃雾縠。”清 刘大櫆《程孺人传》:“始吾父为诸生,甚贫,攻苦夜读,吾母刺绣文佐之。漏四下,犹刀尺与书和答也。”
    • 10.
      芳华释义:⒈亦作“芳花”。香花。《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南朝 梁简文帝《梅花赋》:“折此芳花,举兹轻袖。”宋 范成大《光相寺》诗:“峰顶四时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明 陈子龙《上巳城南雨中》诗:“春甸摇芳华,长林縈幽壑。”⒉美好的年华。闽 王继鹏《批叶翘谏书纸尾》诗:“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明 文徵明《和答石田先生落花》一:“无情刚恨通宵雨,断送芳华又一年。”清 龚自珍《洞仙歌》词:“奈西风信早,北地寒多,埋没了,弹指芳华如电。”⒊茂美。宋 范仲淹《老人星赋》:“增
    • 11.
      蚁穴释义:⒈亦作“螘穴”。 蚂蚁的巢穴。⒉比喻可以酿成大祸的小漏洞。语出《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螻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三国魏应璩《杂诗》:“细微可不慎,隄溃自蚁穴。”陈三立《孟乐大令出示纪愤旧句和答》之二:“蚁穴河山他日泪,龙楼鐘鼓在天灵。”
    • 12.
      鈌云剑释义:刺穿云层的利剑。比喻匡合天下的本领。语本《庄子·说剑》:“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絶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成玄英 疏:“夫以道为剑,则无所不包,故上下旁通莫能碍者,浮云地纪岂足言哉?”宋 梅尧臣《正仲见赠依韵和答》:“既无鈌云剑,身世遭黮黭。”
    • 13.
      麴米释义:⒈做酒的米。《宋史·何蒙传》:“蒙 假民器,贷邻郡麴米为酒,既而课增倍。”《元史·世祖纪十二》:“置醴源仓,分太仓之麴米药物隶焉。”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作诗譬如 江 南诸郡造酒,皆以麯米为料。”⒉“麴米春”的省称。宋 黄庭坚《和答孙不愚见赠》:“诗比 淮南 似 小山,酒名麴米出 云安。”明 冯惟敏《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之二:“儿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⒊泛指酒。明 陈汝元《金莲记·就逮》:“时逢长夏,节届端阳,愿开麯米之尊,聊寄菖蒲之赏。”参见“麴米春”。

和答(hed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和答是什么意思 和答读音 怎么读 和答,拼音是hé dá,和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和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