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 [lè shān]
1. 爱好山。
乐山 引证解释
⒈ 爱好山。
引《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朱熹 集注:“乐,喜好也。”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诗之一:“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
乐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岩释义:⒈东边的山。⒉山名。一名东山,又名圣冈山。在四川省乐山。参见“东巖酒”。
- 2.
东岩酒释义:古代 四川 嘉州(今 乐山)城东 佛峡 所产的名酒。
- 3.
中美合作所释义:美蒋联合特务机关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简称。 1942年在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头子戴笠和美国特务梅乐斯的主持下,于重庆郊区歌乐山成立。戴笠、梅乐斯任正副主任,除在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设有集中营外,还在安徽、湖南、河南、绥远、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设立训练班。从1943年起,开始训练和装备特务武装,先后共训练特务5万多人,专门逮捕、残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46年3月撤销。
- 4.
乐山释义:市名。位于四川省中部偏南,大渡河与岷江汇合处,成昆铁路过境。人口40万(1997年)。乐山大佛和峨眉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
- 5.
乐山大佛释义:唐代石雕弥勒佛坐像,世界最大的佛像。在今四川乐山市东栖鸾峰,依凌云山崖雕凿而成,费时九十年。头齐山顶,脚踏江面,通高约71米,肩宽28米,头高7米。
- 6.
五矹释义:亦作“五屼”。山名。在今 四川 乐山县 南。
- 7.
仁山智水释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8.
仁智乐释义:《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后以“仁智乐”指遨游山水的乐趣。
- 9.
仁智居释义:《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后以山水宜人的住处为“仁智居”。
- 10.
北泉释义:⒈指甘泉山,在今陕西淳化东北。⒉泉名。在河南省确山县西北乐山、秀山之间,泉水涌出呈莲花状。
- 11.
发冲冠释义:同“髮上衝冠”。南朝 齐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紈,节士慷慨髮衝冠。”唐 贾岛《听乐山人弹易水》诗:“嬴氏 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髮衝冠。”明 唐顺之《岳将军墓》诗之一:“吾生非壮士,於此髮衝冠。”龚华声 等《普通党员》:“他发冲冠,气冲霄,怒火燃烧;心如割,肠如绞,热泪双抛。”
- 12.
囚山释义:唐 柳宗元 作《囚山赋》,有句云:“圣日以理兮,贤日以进,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孙汝听 注:“永贞 元年,公謫居 永州。元和 九年,有此赋。”王俦 补注引 晁补之 曰:“《语》云:‘仁者乐山。’自昔达人,有以朝市为樊笼者矣,未闻以山林为樊笼也。宗元 謫南海久,厌山不可得而出,怀朝市不可得而復,丘壑草木之可爱者,皆陷穽也,故赋《囚山》。”后多以赋“囚山”指抒发对投闲置散生活的感慨。金 元好问《桐川与仁卿饮》诗:“海内斯文君未老,不须辛苦赋《囚山》。”清 钱谦益《张藐姑太仆许饷名酒迭前韵奉简》:“官罢故人稀
- 13.
四川省释义:简称川。别称蜀。位于长江上游,南邻贵州、云南,东邻重庆,北邻陕西、甘肃、青海,西邻西藏。面积48万多平方千米。人口8 329万(2000年)。省会成都市。重要城市还有绵阳、德阳、乐山、自贡、泸州、广元、攀枝花、宜宾、南充、内江等。
- 14.
大渡河释义:岷江 支流。古名 渽水,一名 沫水。在 四川 西南部。上游为 大金川,南流至 甘孜藏族自治州 丹巴,会 小金川,称 大渡河。至 乐山县 会 青衣江,入 岷江。全长九百馀公里。1863年(同治 二年)5月 石达开 所率太平军在 大渡河 紫打地(安顺场)失败。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强渡 安顺场 渡口和夺取 大渡河 铁索桥。
- 15.
寿屏释义:呈赠给寿诞者的寿文、寿词、诗画屏条。《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我上次在 淮安 首县就説过每人备银五十两办寿屏寿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九月十九,是乾娘五十整寿,我画一堂海满寿屏,共是八幅。”巴金《家》十一:“他叫四叔写一堂寿屏准备给他底老友 冯乐山 送去。”
- 16.
山不转水转释义:《论语》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喜欢山,因为山是静的、固定的、不流动的。其中表现的是一种坚定、一种执著。比如我们对爱情和事业的执著等。智者喜欢水,因为水是动的、流动的、可以转的,所谓“山不转水转”,水体现的是一种灵活、一种变化,这是智者对事物的态度。同时也寓意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山,水,人等都是具体事物。任何事物,静止都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山不转水转”,词面上讲的自然现象,实质上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以山喻人。世间万物,运动是绝对的,
- 17.
岘山释义:⒈山名。 在 湖北 襄阳县 南。又名 岘首山。东临 汉水,为 襄阳 南面要塞。西晋 羊祜 镇 襄阳 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晋书·羊祜传》:“祜 乐山水,每风景,必造 峴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唐 孟浩然《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诗:“峴山 南郭外,送别每登临。”宋 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羊叔子 镇 襄阳,尝与从事 邹湛 登 峴山,慨然有‘湮没无闻’之嘆,峴山 因是以传。”⒉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显山,后避 唐中宗(李显)讳,改名 岘山。宋 苏轼 任 湖州 太守时,曾登此山,有诗云:“吴
- 18.
平羌江释义:是岷江流经青神县汉阳坝至乐山城东一段水路的古称。
- 19.
白公馆释义: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监禁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监狱之一。 在 四川省 重庆市 歌乐山 麓。原为 四川 军阀 白驹 的别墅,故名。罗广斌 等《圣洁的血花》:“渣滓洞 和 白公馆 就是‘政治犯’囚禁得最多的地方。”罗广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在这许多阴森森的集中营里,最大的要算 白公馆 和 渣滓洞。”
- 20.
白宰鸡释义:白宰鸡流传于四川乐山一带的名菜,属于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