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骝马 骝马的意思
liú

骝马

简体骝马
繁体騮馬
拼音liú mǎ
注音ㄌㄧㄡˊ ㄇ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ú, ◎ 黑鬃黑尾巴的红马。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基本含义

指马的一种品种,形容马匹美丽而高贵。

骝马的意思

骝马 [liú mǎ]

1. 黑鬣黑尾的红马。


骝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旅葵释义:野生的葵菜。《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辞》:“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汉 阮瑀《失题》诗:“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南朝 梁 何逊《行经范仆射故宅》诗:“旅葵应蔓井,荒藤已上扉。”明 王世贞《自从行送子贤兄判武定》诗:“归去旅葵堂上多,种将菰米湖田瘠。”
    • 2.
      独树不成林释义:同“独木不成林”。《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红楼梦》第五六回:“先还‘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了。”
    • 3.
      玉镫释义:⒈马镫之美称。 南朝 梁简文帝《紫骝马》诗:“青丝悬玉鐙,朱汗染香衣。”元 杨维桢《走马》诗:“半兜玉鐙裹湘裙,不许春泥污罗韈。”⒉借指马。唐 张祜《少年乐》诗:“醉把金船掷,閒敲玉鐙游。”
    • 4.
      金勒释义:⒈金饰的带嚼口的马络头。 南朝 陈 祖孙登《紫骝马》诗:“飞尘暗金勒,落泪洒银鞍。”唐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罌。”《水浒传》第一○一回:“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⒉借指坐骑。唐 韩翃《送田仓曹汴州觐省》诗:“玉杯分湛露,金勒借追风。”宋 梅尧臣 谢绛《希深本约游西溪信马不觉行过据鞍联句》:“无由驻金勒,林表日光低。”清 陆嵩《新年作》诗:“开遍枝头桃李花,暂扶残醉停金勒。”⒊借指骑马的人。《白雪遗音·马头调·饯别》:“张生 上马,车儿东去,马儿西行,金勒望小姐,鶯
    • 5.
      驯伏释义:⒈驯服,驯顺。前蜀 杜光庭《录异记·孝》:“杨太博,资州 人也,年十六,庐父母墓三年,有神灯照墓,猛虎驯伏,有白兔之异。”元 杨维桢《奉题子昂骝马图》诗:“东家主人役老段,不取驍腾取驯伏。”邹韬奋《经历》五五:“名字不见经传的文人也不见得都是驯伏的羔羊。”⒉使驯顺。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六回:“且以今日民智日开,民权日昌之世,而欲以一姓威严,驯伏亿兆,尤为事理所万不能致。”
    • 6.
      驷駵释义:驾一车之四匹骝马。

骝马(lium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骝马是什么意思 骝马读音 怎么读 骝马,拼音是liú mǎ,骝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骝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