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咬舌子 咬舌子的意思
yǎoshé

咬舌子

简体咬舌子
繁体
拼音yǎo shé zǐ
注音一ㄠˇ ㄕㄜˊ ㄗ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ǎo,(1) 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组词】:咬啮。咬噬。咬紧牙关。(2) 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组词】:咬合。咬住扣。(3) 喻话说定了不再改变,亦指受责难或审讯时拉扯不相关的人。【组词】:一口咬定。乱咬好人。(4) 狗叫。【组词】:鸡叫狗咬。(5) 正确地读字音,亦指过分地计较字句的意义。【组词】:咬字儿。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6) 追赶进逼。【例句】:双方比分咬得很紧。

shé,(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组词】: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2) 语言辩论的代称。【例句】:舌战(激烈议论)。(3) 像舌头的东西。【组词】:帽舌。火舌。(4) 铃或释中的锤。(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因为话说得不慎而遭到惩罚或遭受损害。

咬舌子的意思

咬舌子 [yǎo shé zǐ]

1. 俗称咬舌的人为“咬舌子”。

咬舌子 引证解释

⒈ 俗称咬舌的人为“咬舌子”。参见“咬舌”。

《红楼梦》第二十回:“偏是咬舌子爱説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上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


国语词典

咬舌子 [yǎo shé zǐ]

⒈ 说话时舌尖发音不清。也作「咬舌」、「咬舌儿」。

《红楼梦·第二〇回》:「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


咬舌子是什么意思 咬舌子读音 怎么读 咬舌子,拼音是yǎo shé zǐ,咬舌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咬舌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