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熏陶 熏陶的意思
xūntáo

熏陶

简体熏陶
繁体
拼音xūn táo
注音ㄒㄩㄣ ㄊ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ūn xùn,(1) 气味或烟气接触物品,引申为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品行、习惯的影响。【组词】:熏染。熏陶。熏制。利欲熏心。(2) 火烟上出。【组词】:熏蒸。(3) 气味刺激人。【组词】:臭气熏人。(4) 暖和。【组词】:熏风。 ◎ (煤气)使人窒息中毒。

táo yáo,(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组词】: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2) 制造陶器。【组词】:陶冶。陶铸。(3) 喻教育、培养。【组词】:陶化。陶育。陶染。熏陶。(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组词】:陶然。陶醉。陶陶。(5) 古同“淘”,洗。(6) 姓。

基本含义

指通过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品德、思想、修养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熏陶的意思

熏陶 [xūn táo]

1. 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

[polish;]

熏陶 引证解释

⒈ 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

梁启超 《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 达尔文 ﹞为教师 亨士罗 所器重,受其熏陶,慨然有立伟功于学界之志。”
茅盾 《追求》八:“现在有他自己在那里日夕熏陶,改变也是容易的。”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曾思懿 是一个自小便在士大夫家庭里熏陶出来的女人。”


国语词典

熏陶 [xūn táo]

⒈ 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等所濡染而渐趋同化。

如:「受到王老师长期的熏陶,使她变得热爱书法、国画了。」


熏陶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教诲释义:教训;教导:谆谆教诲。
    • 2.
      教养释义:⒈教育,培养。⒉指在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 3.
      教导释义:教育指导:教导处。教导有方。
    • 4.
      教化释义:教育感化。
    • 5.
      陶冶释义: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冶(yě):熔炼金属。
    • 6.
      感化释义: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使人的思想、行为逐渐向好的方面变化:感化失足者。
    • 7.
      教育释义:⒈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主要指学校培养人的工作:初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方针。⒉按一定要求培养:教师的责任是教育下一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⒊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说服教育。教育干部要清正廉洁。
    • 8.
      教授释义:⒈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最高级学衔。 ⒉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⒊对私塾老师的敬称。⒋讲解传授知识、技能。
    • 9.
      教会释义:基督宗教各派管理信徒、进行传教活动的组织。其他宗教也有称其组织为教会的。
    • 10.
      教学释义:⒈教书。⒉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熏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再熏释义:⒈同“再薰”。⒉再度熏陶风化。谓盛世再来。
    • 2.
      如坐春风释义: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 3.
      如沐春风释义:1、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2、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 4.
      如沫春风释义:如沐春风用以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 5.
      如淋春风释义: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另外一种寓意是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 6.
      孟母教子释义:孟母教子是古老的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孟母教子”包含有“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三个小故事。孟母教子也是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7.
      寖染释义:相互影响;熏染,熏陶。
    • 8.
      昭诺金莎释义:昭诺金莎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
    • 9.
      暴炙释义:⒈谓日晒火烤。 《汉书·王吉传》:“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冬则为风寒之所匽薄。”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其根既拔……必归於槁亡,遇病风横雨则摧落更速焉,即不尔,而旱暵之所暴炙,其萎黄雕敝,亦须时耳。”⒉比喻威慑或熏陶感化。《荀子·富国》:“名声足以暴炙之,威强足以捶笞之。”宋 苏舜钦《送外弟王靖序》:“师监於后世,歷数千百年外,道其名,熇然可暴炙人。”
    • 10.
      沂水春风释义: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 11.
      沐仁浴义释义:指受仁义的熏陶。
    • 12.
      沾饰释义:⒈同“霑饰”。⒉浸染润饰。谓熏陶教化。
    • 13.
      浸洽释义:浸润;熏陶。
    • 14.
      淘融释义:犹熏陶;熏染。
    • 15.
      熏习释义:熏陶染习。
    • 16.
      熏浸释义:熏陶浸染。
    • 17.
      熏炙释义:⒈同“薰炙”。⒉犹熏陶。
    • 18.
      熏陶释义: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在父母的熏陶下,他从小喜爱音乐。
    • 19.
      熏陶成性释义:熏陶:感化,培养;性:习惯。 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
    • 20.
      芝兰之化释义:喻受善人熏陶,潜移默化。出处:《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熏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再熏释义:⒈同“再薰”。⒉再度熏陶风化。谓盛世再来。
    • 2.
      如坐春风释义: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 3.
      如沐春风释义:1、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2、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 4.
      如沫春风释义:如沐春风用以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 5.
      如淋春风释义: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另外一种寓意是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 6.
      孟母教子释义:孟母教子是古老的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孟母教子”包含有“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三个小故事。孟母教子也是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7.
      寖染释义:相互影响;熏染,熏陶。
    • 8.
      昭诺金莎释义:昭诺金莎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
    • 9.
      暴炙释义:⒈谓日晒火烤。 《汉书·王吉传》:“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冬则为风寒之所匽薄。”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其根既拔……必归於槁亡,遇病风横雨则摧落更速焉,即不尔,而旱暵之所暴炙,其萎黄雕敝,亦须时耳。”⒉比喻威慑或熏陶感化。《荀子·富国》:“名声足以暴炙之,威强足以捶笞之。”宋 苏舜钦《送外弟王靖序》:“师监於后世,歷数千百年外,道其名,熇然可暴炙人。”
    • 10.
      沂水春风释义: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 11.
      沐仁浴义释义:指受仁义的熏陶。
    • 12.
      沾饰释义:⒈同“霑饰”。⒉浸染润饰。谓熏陶教化。
    • 13.
      浸洽释义:浸润;熏陶。
    • 14.
      淘融释义:犹熏陶;熏染。
    • 15.
      熏习释义:熏陶染习。
    • 16.
      熏浸释义:熏陶浸染。
    • 17.
      熏炙释义:⒈同“薰炙”。⒉犹熏陶。
    • 18.
      熏陶释义: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在父母的熏陶下,他从小喜爱音乐。
    • 19.
      熏陶成性释义:熏陶:感化,培养;性:习惯。 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
    • 20.
      芝兰之化释义:喻受善人熏陶,潜移默化。出处:《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熏陶造句

1.梅兰芳之所以能唱功出众,这与他小时候在戏班里优孟衣冠熏陶有很大关系。

2.春时,杨柳全身长满了辫子似的柳条,在春风日夜熏陶下,暴出一粒粒嫩嫩的叶芽。夜幕降临了,柳树吸饱了露汁,在月光下那千丝万缕的柳枝显得美丽又生机,好像一位姑娘守夜立在我家屋旁。

3.也许是受父母熏陶吧,表哥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家庭熏陶对孩子成长起很大的作用。

5.这孩子的艺术天分和家庭熏陶有一定的关系。

6.在父亲的熏陶下,小兰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7.中国艺术的熏陶,造就了她那颗精金良玉般的心。

8.革命家庭熏陶了他,使他从小就走上了革命道路。

9.指的是没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通过外在的培养和环境的熏陶,各自长大成为不同的人才。

10.相信通过阅读此书,孩子会受到人类全部正直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11.由于家庭的熏陶,他从小就喜欢音乐。

12.她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文化的熏陶

熏陶(xunt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熏陶是什么意思 熏陶读音 怎么读 熏陶,拼音是xūn táo,熏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熏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