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红 [jiāo hóng]
1. 形容女子嫩红的脸色。
例两颊娇红。
英[crimsony;]
娇红 引证解释
⒈ 嫩红;鲜艳的红色。
引宋 朱敦儒 《阮郎归》词:“柳花陌上捻明璫,娇红新样妆。”
清 袁于令 《西楼记·集艳》:“羡杀 金昌 锦绣丛,轻黄浅白杂娇红。”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站在那一丈见方的天井中对着几盆娇红的杜鹃和一缸金鱼出了一会神。”
⒉ 指花。
引宋 晏几道 《玉楼春》词:“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儂。”
《霓裳续谱·西调·春风起吹透香闺》:“纵有那娇红嫩蕋,开放林间,任凭那痴心粉蝶,寻花捉对舞翅翩躚。”
娇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懊憹释义:⒈亦作“懊儂”。烦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憹,善暴死。”宋 朱肱《酒经》卷上:“北人不善偷甜,所以饮多令人膈上懊憹。”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如是年餘,女忽病瞀闷,懊憹恍惚,如见鬼状。”何垠 注:“懊憹,心乱也。”⒉指烦闷的人。清 纳兰性德《采桑子》词:“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閒窗伴懊儂。”⒊乐府歌曲名。宋 王灼《碧鸡漫志》卷一:“晋 以来新曲颇众,隋 初尽归清乐,至 唐 武后 时,旧曲存者,如《白雪》、《公莫》、《巴渝》、《白苧》、《子夜》、《团扇
- 2.
燕姬释义:⒈春秋 时 北燕 之女。《左传·昭公七年》:“﹝正月﹞癸巳,齐侯 次于 虢。燕 人行成…… 燕 人归 燕姬,赂以瑶罋、玉櫝、斝耳。”杜预 注:“嫁女与 齐侯。”杨伯峻 注:“北燕,姬 姓国。”⒉泛指 燕 地美女。《文选·鲍照<舞鹤赋>》:“当是时也,燕 姬色沮,巴 童心耻。”刘良 注:“巴 童、燕 姬,并善歌舞者。”唐 李白《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赵 女长歌入綵云,燕 姬醉舞娇红烛。”元 萨都剌《京城春日》诗:“三月京城飞柳花,燕 姬白马小红车。”清 陈维崧《金明池·茉莉》词:“燕 姬戴斜拖辫髮,朔客
- 3.
燕莺释义: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元 马熙《和可行圭塘杂咏·携妓落成》:“省事山翁许鹤随,燕鶯奔命为谁疲?”元 无名氏《符金锭》第一折:“那里也画堂欢宴,早难道是花下燕鶯期。”明 孟称舜《娇红记·正名》:“豪公子强入燕鶯羣,义 申郎 情合鸳鸯冢。”
- 4.
金闺彦释义:指朝廷杰出的才士。语出 南朝 梁 江淹《别赋》:“金闺 之诸彦,兰臺之羣英。”明 孟称舜《娇红记·会娇》:“金闺 彦,联翩占住,小生平昔依慕。”
- 5.
骊珠释义:⒈宝珠。 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唐 温庭筠《莲浦谣》:“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圆亦摇荡。”明 刘兑《娇红记》:“红牙缓引驪珠串,个个一般圆。”清 卓尔堪《海市歌》:“龙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⒉比喻珍贵的人或物。《南齐书·倖臣传论》:“长主君世,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踰漏,宫省咳唾,义必先知。故能窥盈缩於望景,获驪珠於龙睡。”唐 元稹《赠童子郎》诗:“杨公 莫讶清无业,家有驪珠不復贫。”清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解元抄袭陈文》:“主司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