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劳 [zuò láo]
1. 劳作,劳动。
作劳 引证解释
⒈ 劳作,劳动。
引《书·盘庚上》:“惰农自安,不昬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孔 传:“如怠惰之农,苟自安逸,不强作劳於田亩,则黍稷无所有。”
《文选·张衡<西京赋>》:“何必昬於作劳,邪赢优而足恃。”
薛综 注:“言何必当勉力作勤劳之事乎。”
宋 陆游 《排闷》诗:“抱来返东皋,初非惮作劳。”
作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徒释义:⒈被判徒刑而罚作劳役的人。 《汉书·成帝纪》:“壬午,行幸初陵,赦作徒。”颜师古 注:“徒人之在陵作役者。”《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三年》:“赦作徒、繫囚。”⒉泛指服劳役的人。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轿释名》:“禹 行九州山川险阻八年之久,必不当与作徒同步行。”
- 2.
劳累释义:⒈由于过度的劳动而感到疲乏:工作劳累。⒉敬辞,指让人受累(用于请人帮忙做事):这件事还得劳累你去一趟。
- 3.
劳薪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 尝在 晋武帝 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按,旧时木轮车的车脚吃力最大,使用数年后,析以为烧柴,故云。宋 苏轼《贫家净扫地》诗:“慎勿用劳薪,感我如薰蕕。”清 赵翼《哭璞函之讣》诗:“迢递何年寻宿草,驰驱到死作劳薪。”清 黄景仁《杂感》诗之三:“文倘有光真怪石,足如可析是劳薪。”
- 4.
呆僗释义:痴呆懵懂。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僗,覷着 法聪 头做金磬敲。”王季思 校注:“王伯良 曰:‘呆僗,方言也,犹言痴呆懵懂之意,古本作劳,音义并同。’閔遇五 曰:‘僗,劳去声,北方駡人,多带僗字,如云囚僗、馋僗之类,不知何义。’按僗盖獠字之讹……北人駡南人为獠,自 隋 唐 时已然。”
- 5.
罢民释义:⒈不从教化、不事劳作之民。《周礼·秋官·司圜》:“掌收教罢民。”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罢民谓恶人不从化、为百姓所患苦而未入五刑者也。”《周礼·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教罢民。”郑玄 注:“民不愍作劳,有似於罢。”清 钱谦益《狱中杂诗》之一:“老去头衔更何有,从今祇合号罢民。”⒉疲困之民。《吕氏春秋·适威》:“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汉 桓宽《盐铁论·诏圣》:“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⒊谓使民疲劳。《左传·昭公四年》:“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晏子春秋·
- 6.
论输释义:定罪而罚作劳役。《史记·黥布列传》:“布 已论输 丽山。”张守节 正义:“言 布 论决受黥竟,丽山 作陵也。时 会稽郡 输身徒。”《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三》:“睚眦有违,论输左校。”李善 注:“论输,谓论其罪而输作也。”
- 7.
输作释义:因犯罪罚作劳役。汉 蔡邕《上<汉书>十志疏》:“顾念 元初 中故尚书郎 张俊 坐漏泄事,当復重刑,已出轂门,復听读鞠,詔书驰救,一等输作左校。”《晋书·刑法志》:“时有大女 刘朱,挝子妇酷暴,前后三妇自杀,论 朱 减死输作尚方,因是下怨毒杀人减死之令。”《明史·张筹传》:“十年坐事罚输作。”
- 8.
输役释义:因犯罪罚作劳役。
- 9.
输徒释义:罚作劳役。
- 10.
邪赢释义:用欺诈手段牟取财利。《文选·张衡<西京赋>》:“何必昬於作劳?邪赢优而足恃。”薛综 注:“昬,勉也;邪,伪也;优,饶也。言何必当勉力作勤劳之事乎?欺伪之利,自饶足恃也。”《史记·货殖列传》唐 司马贞 述赞:“废居善积,倚市邪赢。”唐 杜甫《述古》诗之二:“所务穀为本,邪赢无乃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