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 [zhōu qī xìng]
1. 周期性具有多种含义,包括临床、流行病、数学、物理等多方面均有这方面的定义。
周期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子星释义:中子态的恒星,由质量相当大的恒星演变而成的致密天体。自转速度很快,周期性地发射出脉冲辐射。
- 2.
交流电释义:方向和强度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 3.
交流释义:⒈互相沟通:文化 交流 。 交流 经验。⒉交变电流的简称。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而且一个周期内电流平均值为零的电流。日常照明用电都是交流电。
- 4.
光子带隙释义:2:所谓的光子带隙是指某一频率范围的波不能在此周期性结构中传播,即这种结构本身存在“禁带”。这一概念最初是在光学领域提出的,现在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微波与声波波段。
- 5.
周期性释义:周期性具有多种含义,包括临床、流行病、数学、物理等多方面均有这方面的定义。
- 6.
基波释义:⒈复合波的最低频率分量。⒉在复杂的周期性振荡中,包含基波和谐波。和该振荡最长周期相等的正弦波分量称为基波。相应于这个周期的频率称为基本频率。频率等于基本频率的整倍数的正弦波分量称为谐波。
- 7.
子宫释义:女子和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 人的子宫位于盆腔中部、膀胱和直肠间,上部膨大为子宫体,与左右输卵管通连。成年妇女子宫内膜呈周期性脱落出血,即月经。怀孕后子宫内膜和肌层增厚,以适应胎儿的孕育。
- 8.
性瘾释义:性瘾指个体出现强烈的、被迫的连续或周期性的性冲动行为。
- 9.
振荡释义:⒈振动。⒉指电的振动。是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随时间作周期性重复变化的过程。振荡电流(电压)即交变电流(电压)。
- 10.
月经释义:女子子宫内膜周期性地脱落并出血的现象。 每28日左右一次,每次持续3—5天。一般在13—15岁开始来月经,第一次称为初经或初潮。45岁左右停止,称为停经或闭经。怀孕和哺乳期通常无月经。
- 11.
水中金释义:即月经。 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
- 12.
汐潮释义:海洋水面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涨落的叫潮,晚上涨落的叫汐。
- 13.
活火山释义:正在喷发的和人类历史上经常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 14.
海洋潮汐释义:习称“海潮”。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海面水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一般一地的潮位每昼夜有两次涨落:一次在白天,称为“潮”;一次在晚上,称为“汐”,合称“潮汐”。
- 15.
潮汐能释义:海水周期性涨落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
- 16.
潮夕释义: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
- 17.
潮流释义:⒈海水受潮汐影响所产生的周期性流动。⒉比喻社会上的一种趋势:赶潮流。世界潮流。
- 18.
潮涨释义:月球引力造成海平面周期性上升、降落、进退的现象叫做海洋潮汐,进时为潮涨,退时为潮退,是自然现象。
- 19.
火山释义:通常指地壳内部喷出的熔岩及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锥形山,也包括有喷发活动而无山形者。 顶部常有一个漏斗状洼地,叫火山口。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叫活火山;没有重新喷发过的叫死火山;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叫休眠火山。
- 20.
物候释义: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如初霜、解冻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