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衙鼓 衙鼓的意思

衙鼓

简体衙鼓
繁体
拼音yá gǔ
注音ㄧㄚˊ ㄍ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1) 旧时官署之称。【组词】:公衙。衙门。衙参(cān)(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衙役。(2) 唐代皇帝前殿。【例句】:“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衙”。(3) 排列成行的事物。【组词】:槐衙。柳衙。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含义

衙门里的鼓声,指官府的威严和法纪。

衙鼓的意思

衙鼓 [yá gǔ]

1. 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衙鼓 引证解释

⒈ 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参见“衙参”、“放衙”。

唐 白居易 《晚起》诗:“卧听鼕鼕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元 贡师泰 《又寄王鲁川推官》诗:“曹吏尽随衙鼓散,理官独抱狱书归。”
陈三立 《十月晦雪后瞻园夜集依韵答樊山》:“便拂衣履就舆輦,踵逐归鸦衙鼓外。”


衙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佩笔释义:⒈古代一种佩挂在腰带上的毛笔。《旧唐书·李彦芳传》:“其佩笔尚堪书,金装木匣,製作精巧。”《新唐书·李彦芳传》:“其旧物有佩笔,以木为管弢,刻金其上,别为环以限其间,笔尚可用也。”⒉佩带毛笔。犹言怀笔。清 曹寅《雨夕偶怀桐皋僧》诗:“晚衙鼓鼕鼕,簿牒清扰扰。佩笔二十年,画字苦不了。”
    • 2.
      扑冬冬释义:亦作“扑咚咚”。 象声词。形容击鼓等声音。《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番身落水寻不见,则听得採莲船上鼓打扑鼕鼕。”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则听的扑鼕鼕鼉皮鼓擂,韵悠悠凤管笛吹。”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堦下升衙鼓,諕的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明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若是想少情多呵,不好了少不得扑鼕鼕一交跌在那无岸无边的黑酆都十八重阿鼻地狱。”巴波《康藏高原上的驾驶员--路超》:“他不能去想这个,他用极大的忍耐力压下去扑咚咚的心跳。”
    • 3.
      扑鼕鼕释义:亦作“扑咚咚”。象声词。形容击鼓等声音。《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番身落水寻不见,则听得採莲船上鼓打扑鼕鼕。”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则听的扑鼕鼕鼉皮鼓擂,韵悠悠凤管笛吹。”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堦下升衙鼓,諕的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明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若是想少情多呵,不好了少不得扑鼕鼕一交跌在那无岸无边的黑酆都十八重阿鼻地狱。”巴波《康藏高原上的驾驶员--路超》:“他不能去想这个,他用极大的忍耐力压下去扑咚咚的心跳。”
    • 4.
      迓鼓释义:⒈宋元时民间乐曲名。 官府有衙鼓,民间效其节奏,讹作迓鼓。⒉指俚俗的曲调。

衙鼓(yag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衙鼓是什么意思 衙鼓读音 怎么读 衙鼓,拼音是yá gǔ,衙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衙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