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名 [jù míng]
1. 在文件、文本上签署姓名。
例由双方共同具名。
英[sign;]
具名 引证解释
⒈ 谓备列其名。
引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长吏精加访择,具名闻奏。”
宋 梅尧臣 《和答韩子华饷子鱼》:“南方海味难具名,子鱼珍美无与并。”
⒉ 谓署名。
引郭孝成 《直隶革命记》:“遂於十一月十二日,由滦军全体军长兵目具名,电告 北京 袁世凯 顺 直 諮议局及 上海 议和代表。”
吴组缃 《山洪》三四:“即使本族具名请保,也未见得有效。”
⒊ 题名。
引鲁迅 《集外集·<痴华鬘>题记》:“其书具名《百句譬喻经》。”
国语词典
具名 [jù míng]
⒈ 签名、署名。
例如:「小惠常收到一些没有具名的情书。」
⒉ 尽列其名。
引宋·梅尧臣〈和答韩子华饷子鱼〉诗:「南方海物难具名,子鱼珍美无与并。」
具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测释义:站测,施行测刑。测,刑具名。
- 2.
九连环释义:⒈玩具名。环用金属丝制成,共九个,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贯以剑形框柄,可合可分。⒉曲调名。
- 3.
书尺释义:⒈尺牍,书信。⒉文具名。即书镇。
- 4.
会衔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关)在发出的公文上共同具名。
- 5.
具名释义:在文件上署名:由双方共同具名。
- 6.
凤辕释义:车具名。辕木上的横竿之一。
- 7.
勾决释义:⒈犹处决。 宋 李纲《与政府书》:“更有一事可笑,某去秋总师过 吉州,江西 漕使 韩球,公然移文州县,不使应副秋粮。不得已勾决人吏,军始得食,亦具奏矣。”⒉执行死刑的司法程序之一。清 制,凡判决死刑的罪犯监候处决者,于秋审及朝审后,开具名册案由,奏请予勾,其经御批勾除者,即照原判处决,谓之勾决。《清史稿·高宗纪一》:“乙未,停今年勾决。”清 昭槤《啸亭杂录·嵇文恭公》:“勾决日,廷臣皆左袒之,上顾公,公抗声曰:‘永福 为守土大员,不可轻纵。’上乃勾决。”参阅《清通典·刑六》。
- 8.
匿名信释义:不具名或不写真实姓名的信。
- 9.
匿名释义:不具名或不写真实姓名:匿名信。匿名举报。
- 10.
千千释义:⒈形容数量多。 唐 章碣《赠边将》诗:“千千铁骑拥尘红,去去平吞万里空。”宋 张子野《千秋岁》词:“天不老,情难絶,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⒉青色貌。《文选·宋玉<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燿虹蜺。”李善 注:“《説文》曰:芊芊,青也。千、芊古字通。”千千,一本作芊芊。晋 潘岳《藉田赋》:“蝉冕熲以灼灼兮,碧色肃其千千。”⒊宋 代儿童玩具名。明 方以智《通雅·戏具》:“《南宋市肆记》载京瓦儿戏之场,有惜千千,盖如京师之放空鐘,抽陀螺乎!形扁丸,有脐,以绳卷而放之,其转不已。谓之千千,或其遗称
- 11.
卡白释义:⒈煞白。 刘坚《“强盗”的女儿》:“他脸上好象落了一层霜,丝青卡白,人也象老了十年。”⒉藏族量具名,同升相似。王尧《文成公主的故事》:“就照一卡白青稞一天吧!”
- 12.
压膝释义:刑具名。
- 13.
双掩释义:捕鱼用具名。
- 14.
吕公绦释义:⒈衣带名。两头有五色丝绦,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常用之,故名。《水浒传》第九十回:“﹝许贯忠﹞繫一条杂彩吕公绦,着一双方头青布履。”《西游记》第二五回:“穿一领百衲袍,繫一条吕公绦。”《明珠缘》第四六回:“良卿走出来看时,只见那道士:穿一领百衲袍,繫一条吕公绦。手摇麈尾,渔鼓轻敲。”⒉刑具名。
- 15.
吕公縧释义:⒈衣带名。两头有五色丝绦,传说八仙中的 吕洞宾 常用之,故名。《水浒传》第九十回:“﹝ 许贯忠 ﹞繫一条杂彩吕公绦,着一双方头青布履。”《西游记》第二五回:“穿一领百衲袍,繫一条吕公绦。”《明珠缘》第四六回:“良卿 走出来看时,只见那道士:穿一领百衲袍,繫一条吕公绦。手摇麈尾,渔鼓轻敲。”⒉刑具名。清 昭槤《啸亭续录·图文襄公厚德》:“又燬 明 代镇抚司酷刑,如吕公绦、红绣鞋诸虐具。”
- 16.
吹都都释义:方言。玩具名。
- 17.
响胡芦释义:亦作“响葫芦”。玩具名。口吹时声如“不登”,故亦谓之“不鐙”。
- 18.
器业释义:⒈指生产工具和劳动方式。汉 王充《论衡·齐世》:“夫器业变易,性行不异。”⒉功名事业。唐 李商隐《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疎。”宋 陆游《贺叶提刑启》:“窃惟大任之降,将启非常之元,必使备歷於阻难,所以终成其器业。”⒊才能学识。晋 葛洪《抱朴子·知止》:“夫器业不异而有抑有扬者,无知己也。”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又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使之直祕庭览羣书,以待顾问,以养器业,为大用之备。”《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委中书门下先加考试,如器业可观,具名闻奏。
- 19.
国学生释义:古代国学的学生。 《文献通考·学校二》:“﹝ 东晋 孝武 ﹞ 太元 九年……国子祭酒 殷茂 上言:‘臣闻旧制,国学生皆取冠族华胄,比列皇储。而中混杂兰艾,遂令人情耻之。詔虽褒纳,竟不施行。’”《清史稿·礼志十》:“国学生见国子师仪,初见,具名柬,公服诣学,自东阶升堂,北面三揖,师立受。”《孽海花》第三回:“含英社的社友,个个飞黄腾达,入鸞掖,占鰲头,祇剩 曹公坊 一人向隅,至今还是个国学生。”
- 20.
坐名释义:⒈指名。 《西游记》第九七回:“得天明到府里递失状坐名告他。”《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提点相公坐名要问这寳镜,必是知道些甚么来歷的。”《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随问教那个烧烧儿罢,巴巴坐名儿教我烧。”⒉具名,署名。明 刘若愚《酌中志·辽左弃地》:“着吏、兵二部查议奏夺……至六年冬,吏部竟坐名覆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