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收过 收过的意思
shōuguò

收过

简体收过
繁体收過
拼音shōu guò
注音ㄕㄡ ㄍ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ōu,(1) 接到,接受。【组词】:收发。收信。收支。收讫。收益。(2) 藏或放置妥当。【例句】:这是重要东西,要收好了。(3)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组词】:收割。收成。麦收。(4) 招回。【组词】:收兵。收港。(5) 聚,合拢。【组词】:收容。收理。收集。(6) 结束。【组词】:收尾。收煞。收盘。(7) 逮捕,拘押。【组词】:收捕。收监。收押。收审。(8) 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组词】:收束。收心。收伏(亦作“收服”)。

guò guo guō,(1) 姓。

基本含义

指接受过别人的好意、恩惠、礼物或帮助。

收过的意思

收过 [shōu guò]

1. 收取清点。过,以秤核数。

收过 引证解释

⒈ 收取清点。过,以秤核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仓收陋弊》:“看仓吏役取各厫收过实数,不致短少。”


收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借词释义: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见〖外来语〗。
    • 2.
      厘捐释义:⒈即厘税。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1853年刑部侍郎 雷以諴 在 扬州 帮办军务,为筹措 江 北大营的军饷,在 仙女庙 等地创办厘捐。”⒉又称厘金、厘金税。晚 清 实行的一种行商税。在水陆要隘设立关卡,征收过往商品百分之一的捐税,百分之一为厘,故名。《清史稿·食货志六》:“釐金抽捐,创始 扬州 一隅,后遂推行全国。咸丰 三年,刑部右侍郎 雷以諴 治军 扬州,始於 仙女庙 等镇创办釐捐。”《文明小史》第十五回:“国家不裁釐捐,这些弊病总不能除的。”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迨后天下多事,始
    • 3.
      曳裾释义:⒈拖着衣襟。裾,衣服的大襟。晋 陶潜《劝农》诗:“矧伊众庶,曳裾拱手。”唐 王绩《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诗:“曳裾出门迎,握手登前除。”⒉“曳裾王门”之省称。唐 杜甫《又作此奉卫王》诗:“推轂几年惟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明 蔡羽《思田园》诗:“曳裾京华尘,徒自隳四支。”参见“曳裾王门”。
    • 4.
      涸辙鱼释义:同“涸辙之鮒”。唐 王绩《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诗:“尔为背风鸟,我为涸辙鱼。”清 林昌彝《市价行》:“力拔涸辙鱼,哀矜出肺腑。”亦作“涸辙枯鱼”。明 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 5.
      舌下含服释义:舌下含服,指使药剂直接通过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完成吸收过程的一种给药方式。

收过(shou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收过是什么意思 收过读音 怎么读 收过,拼音是shōu guò,收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收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