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琵琶行 琵琶行的意思
xíng

琵琶行

简体琵琶行
繁体
拼音pí pá xíng
注音ㄆㄧˊ ㄆㄚˊ ㄒㄧㄥ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 ◎ 〔琵琶〕弦乐器(“琶”读轻声)。

pá, ◎ 〔琵琶〕见“琵”。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琵琶行是指琵琶演奏之行,也可以指琵琶音乐的表演。

琵琶行的意思

琵琶行 [pí pá xíng]

1. 诗篇名。

为君翻作《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Pipaxing, name of a poem;]


国语词典

琵琶行 [pí pá xíng]

⒈ 诗名。唐白居易所撰长篇叙事诗。七言古诗。诗中描述一位歌妓的悲凉遭遇,并因而触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感叹。


琵琶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两释义:约数,表示少量。《汉书·萧何传》:“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萧何 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唐 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三两下打死了呵,你就做的箇死无招对。”马烽《三年早知道》:“他三两步就跑到我跟前,热情地和我握手。”
    • 2.
      从驾释义:⒈随从皇帝出行。 《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从驾南郊。”《南史·谢朏传》:“宋孝武帝 游 姑孰,敕 庄 携 朏 从驾。”宋 王巩《闻见近录》:“绍圣 二年上元,幸 集禧观,始出宫花赐从驾臣僚,各数十枝,时人荣之。”⒉扈从或陪侍皇帝。晋 葛洪《神仙传·程伟妻》:“汉 黄门郎 程伟 好黄白术,娶妻得知 方 家女,伟 常从驾出而无时衣,甚忧。”《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八》:“今英主在上,天下一家,从驾精兵不下百万。”元 袁桷《李宫人琵琶行》:“忆昔从驾三十年,宫壼法锦红茸氊。”
    • 3.
      元和释义:⒈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公元806-820年)⒉元和十年。--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4.
      出官释义: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5.
      同是天涯沦落人释义:原是唐诗一句。 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含义是: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近似同病相怜。
    • 6.
      呕哑释义:形容声音嘈杂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唐· 杜牧《阿房宫赋》呕哑嘲哳难为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7.
      咬春释义:旧时北方 京 津 等地立春日有吃春饼和生萝卜的习俗,称为“咬春”。明 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曰咬春。”清 吴伟业《琵琶行》诗:“穿宫近侍拜长秋,咬春燕九陪游燕。”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是日(立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马南邨《燕山夜话·今年的春天》:“有的人家每个人还要咬一口生梦卜,叫做‘咬春’,以预防疾病。”
    • 8.
      啃春释义:啃春又称咬春,中国岁时风俗,中国北方京、津等地立春日有吃春饼和生萝卜的习俗。古文中多有记载,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曰咬春。”清吴伟业《琵琶行》诗:穿宫近侍拜长秋,咬春燕九陪游燕。
    • 9.
      妆泪释义:指女子的粉泪。 唐 白居易《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 10.
      年少释义:⒈年纪轻青春年少。⒉指年轻男子翩翩年少五陵年少争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11.
      广寒殿释义:⒈即广寒宫。宋 陆游《八月十四日夜三叉市对月》诗:“一言欲报 广寒殿,茅簷华屋均相见。”元 袁桷《李宫人琵琶行》:“广寒殿 冷芙蕖秋,簇金鵰袍香不留。”⒉宫殿名。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又再南巍然若山者,曰 广寒殿,即俗所云 萧后 梳妆楼也。万历 七年倾頽。”
    • 12.
      抱琵琶释义:语出 唐 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因以比喻女子改嫁或移情他人。清 李渔《蜃中楼·义举》:“若不是逼抱琵琶,怎显他节操冰霜。”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诗曰:‘含顰忆昔侍尊前,丽服明妆似水仙。今日相逢卿老矣,不堪回首问当年。不抱琵琶过别船,芳心与石一般坚。’”
    • 13.
      插柳释义:古代寒食节的一种风俗。宋 赵鼎《寒食书事》诗:“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清 吴伟业《琵琶行》:“插柳停搊素手筝,烧灯罢击花奴鼓。”
    • 14.
      浔阳释义:江名。长江 流经 江西省 九江市 北的一段。唐 白居易《琵琶行》:“潯阳 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明 李梦阳《浮江》诗:“万古滔滔意,潯阳 更向东。”清 赵翼《庐山纪游》诗:“广陵 涛接 潯阳 涛,夜梦五老来相招。”
    • 15.
      湓浦口释义:湓水 流至 长江 入口处。在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唐 白居易《琵琶行》序:“元和 十年,予左迁 九江郡 司马。明年秋,送客 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 16.
      琵琶亭释义:亭名。 在 江西省 九江市 西,长江 东南岸。唐 白居易 任 江州 司马时,送客 湓浦口,夜闻邻舟琵琶声,作《琵琶行》,后人因以名亭。宋 辛弃疾《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词:“琵琶亭 畔多芳草,时对 香炉峯 一笑。”清 赵翼《守风遣闷》诗:“琵琶亭 畔雨如丝,津吏拦江一缆维。”
    • 17.
      白居易释义:(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中进士后曾任左拾遗,后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年任杭州、苏州刺史和太子少傅等职。他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所写的讽喻诗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语言通俗易懂,流传很广。著有《琵琶行》《长恨歌》等。有《白氏长庆集》。
    • 18.
      窃窃私语释义:暗地里小声说话。唐白居易《琵琶行》:“小弦切切(同“窃窃”)如私语”。
    • 19.
      缠头释义:⒈指古代艺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装饰。⒉演毕,客人赠艺人的锦帛;后作为送给艺人礼物的通称五陵少年争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⒊回族人以白布包头。
    • 20.
      裂帛释义:⒈撕裂缯帛。《左传·昭公元年》:“召使者,裂裳帛而与之。”⒉指撕裂缯帛发出的清厉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絃一声如裂帛。”《水浒传》第七一回:“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艾明之《她和她的歌》十五:“‘爸爸!’白小玲 发出一声声和她年龄不相称的裂帛似地叫喊。”⒊裁帛作书。《文选·江淹<恨赋>》:“裂帛繫书,誓还 汉 恩。”李善 注:“《汉书》曰:‘常惠 教 汉 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鴈,足有係帛书,苏武 等在某泽中。’”唐 徐彦伯《拟
琵琶行是什么意思 琵琶行读音 怎么读 琵琶行,拼音是pí pá xíng,琵琶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琵琶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