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六条 六条的意思
liùtiáo

六条

简体六条
繁体六條
拼音liù tiáo
注音ㄌ一ㄡˋ ㄊ一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ù lù,(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句】: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1) 〔六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2) 〔六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tiáo tiāo, ◎ 挑取。【例句】:“蚕月条叠”。

基本含义

指人的生活道路或人生轨迹。

六条的意思

六条 [liù tiáo]

1. 汉制,刺史班行六条诏书,以考察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西晋北周也有六条诏书。后因以指考察官吏的职务和职权。

3. 指晋诸郡中正荐举贤才的六项标准。

六条 引证解释

⒈ 汉 制,刺史班行六条诏书,以考察官吏。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 颜师古 注引《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詔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渔百姓,聚歛为姦。三条,二千石不卹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託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西晋 北周 也有六条诏书。后因以指考察官吏的职务和职权。 《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义恭 既至,劝 孝武 即位。授太尉、録尚书六条事,假黄鉞。”
《旧唐书·哀帝纪》:“左僕射 裴枢 、右僕射 崔远 ……须离八座之荣,尚付六条之政,勉思咎己,无至尤人。”
清 钱谦益 《浙江嘉兴府推官姚钿授文林郎制》:“郡国置司理之官,所以佐察六条,而观中五刑也。”

⒉ 指 晋 诸郡中正荐举贤才的六项标准。

《晋书·武帝纪》:“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絜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復,六曰学以为己。”


六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豹释义:哺乳动物。身体比金钱豹小。全身淡灰褐色,体侧有云形暗灰色斑纹,故名。颈上有六条黑纹,尾上有十几个浅黑或棕色环带。生活在丛林中,以树栖动物等为食。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 2.
      六出奇计释义:原指陈平所出的六条妙计。后泛指出奇制胜的谋略。
    • 3.
      六条释义:汉 制,刺史班行六条诏书,以考察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颜师古 注引《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詔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渔百姓,聚歛为姦。三条,二千石不卹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託所监。六条,二千﹝
    • 4.
      六街三市释义: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古代称早晨、中午、傍晚为三时之市。泛指大街小巷。
    • 5.
      六街释义:⒈唐 京都 长安 的六条中心大街。北宋 汴京 也有六街。《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中书舍人 韦元 徼巡六街。”胡三省 注:“长安 城中左、右六街,金吾街使主之;左、右金吾将军掌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唐 司空图《省试》诗:“閒繫 长安 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北宋 汴京 也有六街。《宋史·魏丕传》:“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詔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廩给,使传呼备盗。”宋 梅尧臣《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六街禁夜犹未去,童僕窃讶吾儕痴。”⒉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闹市。前蜀 韦庄《秋霁晚景》诗:“秋
    • 6.
      六辅渠释义:古代 关中 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汉 元鼎 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 儿宽 在 郑国渠 上游南岸开凿六小渠,以辅助灌溉 郑国渠 所不能达到的高地,故名。民间亦省称“六渠”。至 唐 犹存。《汉书·沟洫志》:“自 郑国渠 起,至 元鼎 六年,百三十六岁,而 儿宽 为左内史,奏请穿凿 六辅渠,以益溉 郑国 傍高卬之田。”颜师古 注:“在 郑国渠 之里,今尚谓之 辅渠,亦曰 六渠 也。”
    • 7.
      六边形释义:有六个角并因此有六条边的平面多边形。
    • 8.
      删缉释义:修订编辑。《旧唐书·刑法志》:“至 仪凤 中,官号復旧,又敕左僕射 刘仁轨 、右僕射 戴至德 ……删缉格式。”《旧唐书·刑法志》:“ 酸枣 尉直刑部 俞元杞 等,共加删缉旧格式律令及敕,总七千二十六条。”
    • 9.
      寿屏胡同释义:寿屏胡同曾被称为烧饼胡同,位于北京西城区北部,新街口六条北大街。
    • 10.
      应条释义:⒈谓所犯合乎禁令。《汉书·翟方进传》:“河平 中,方进 转为博士。数年,迁 朔方 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輒举,甚有威名。”杨树达《<汉书>窥管》卷九:“苏舆 曰:应条谓应科条,吏有无状如科条所禁者,察出輒举奏也…… 树达 按:条谓詔条,所谓六条者也。”⒉蛴螬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蛴螬》。
    • 11.
      手阴阳释义:手阴阳为循行经过上支的六条经脉的合称,各有所主之病症。
    • 12.
      摊徵释义:摊派征收。 唐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一:“旧重之处,流亡益多……有流亡,则已重者摊徵转重。”宋 李骘《徐襄州碑》:“至於补累摊徵,有加无减。”
    • 13.
      收管释义:⒈收存保管。唐 刘禹锡《代谢濠泗两州割属淮南表》:“其 濠 泗 两州令臣依前收管。”宋 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起请应占牵路人户所出赁钱,并送通判厅收管。”《红楼梦》第五六回:“每月每处买办买了,令女人们交送我们收管。”⒉收押看管。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一:“强説天堂难到,又言地狱常开。并付 江 神收管,波中便是泉臺。”明 刘若愚《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二疏所奉之旨,皆云 刘若愚 已降发处分了,十六日南行,崇禎 元年正月初十日,交 孝陵 西园 收管。”⒊旧时押解犯人交验后给予的证明文书
    • 14.
      洋鐝释义:钁头。刨土的工具,类似镐。清 易顺鼎《筹战事六条请代奏疏》:“只须兵勇各带洋鐝,以备开挖之用。”
    • 15.
      牵路释义:纤夫拉船时走的小路。唐 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十六:“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宋 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方二十餘年,而两岸人户,復侵占牵路,盖屋数千间,却於屋外别作牵路,以致河道日就浅窄,準法据理并合拆除。”
    • 16.
      生死轮回释义:道教与佛教的轮回应该是一样,所不同的是出离轮回的方法不同,妖魔死后和人死后一样,都要走六条道,天,人,阿修罗,地狱,恶鬼,畜生。
    • 17.
      藩条释义:汉 代州刺史以六条考察州郡官吏,后因以指刺史之职。
    • 18.
      计帐释义:⒈古代州郡计吏用于登记、上报人事、户口、赋税等的帐册。《周书·苏绰传》:“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五年》:“辛未,李崧 奏:‘诸州仓粮於计帐之外,所餘颇多。’”胡三省 注:“计帐,谓岁计其数造帐以申三司者。”《金史·食货志一》:“凡户口计帐,三年一籍。”⒉计算帐目。明 唐顺之《万古斋公传》:“居家手不识握筭计帐之具,口不问钱米盈缩。”
    • 19.
      诏条释义:皇帝颁发的考察官吏的条令。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条察州。”唐 柳宗元《代裴行立谢移镇表》:“唯当遵守詔条,贬弃奸慝,平匀徭赋,示以义方。”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在官有疾犯皆去职》:“邑训导 张用斋 庸《送知县饶公免官还乡序》云:‘洪武 九年秋八月,有司钦奉詔条,凡在官者,其族属有丽於法,听其解职还乡里。’”参见“六条”。
    • 20.
      货泉释义:⒈王莽 时货币名。 《汉书·食货志下》:“天凤 元年,復申下金银龟贝之货,颇增减其贾直。而罢大小钱,改作货布……直货泉二十五。货泉径一寸,重五銖,文右曰‘货’,左曰‘泉’,枚直一,与货布二品并行。”⒉货币的通称。《晋书·食货志》:“日中为市,总天下之隶,先诸布帛,继以货泉,贸迁有无,各得其所。”唐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先王惧物之贵贱失平,而人之交易难准,又立货泉之法,以节轻重之宜。”《辽史·食货志下》:“辽 之方盛,货泉流衍,国用以殷。”清 许光治《凭阑人》曲:“榆筴赊春骄货泉,柳带禁寒贪乞棉。

六条(liut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六条是什么意思 六条读音 怎么读 六条,拼音是liù tiáo,六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六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