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地走 地走的意思
zǒu

地走

简体地走
繁体
拼音dì zǒu
注音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zǒu,(1) 行。【组词】:走路。走步。(2) 往来。【组词】:走亲戚。(3) 移动。【例句】: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4) 往来运送。【组词】:走信。走私。(5) 离去。【组词】:走开。刚走。出走。(6) 经过。【组词】:走账。走内线。走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例句】:走气(漏气)。(8) 失去原样。【组词】:走形。走样。(9) 古代指奔跑。【组词】:走马。不胫而走。(10) 仆人,“我”的谦辞。【例句】: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地走的意思

地走 [dì zǒu]

1. 徒步。


地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哄而散释义:哄:吵闹。 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 2.
      从容不迫释义: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他满脸挂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讲台。
    • 3.
      勇健释义:勇敢强健。《三国志·魏志·轲比能传》:“軻比能 本小种 鲜卑,以勇健,断法平端,不贪财物,众推以为大人。”《三国演义》第五八回:“操 出马於门旗下,看 西凉 之兵,人人勇健,个个英雄。”冰心《从八宝山归来》:“我凭窗望着这位年轻老师勇健地走去的背影,心里暖烘烘地。”
    • 4.
      匍匐而行释义:蹑手蹑脚地走动或慢慢地走动。
    • 5.
      吧唧释义:⒈形容脚掌拍打泥泞地面等的声音:他光着脚在雨地里吧唧吧唧地走。 ⒉嘴唇开合做声。⒊抽(旱烟):老汉不住地吧唧着烟斗。
    • 6.
      嘀哒释义:同“嘀嗒”。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只有那只马蹄表在嘀哒嘀哒地走着。”
    • 7.
      小道释义:⒈由人或动物经常或习惯性地走动而形成的小路。⒉儒家对宣扬礼教以外的学说、技艺的贬称。
    • 8.
      并排释义:不分前后地排列在一条线上:三个人并排地走过来。这条马路可以并排行驶四辆大卡车。
    • 9.
      徘徊歧路释义: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 10.
      徘徊释义:⒈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独自在江边徘徊。 ⒉比喻犹疑不决:徘徊歧路。⒊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这个厂每月的产值一直在三百万元左右徘徊。
    • 11.
      忙忙叨叨释义:状态词。 形容非常忙碌的样子:一天到晚忙忙叨叨的。说完就忙忙叨叨地走了。
    • 12.
      慢慢释义:⒈舒缓悠长。 唐 王建《江馆》诗:“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⒉形容容光焕发。《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或是僧,伽蓝住,古貌慢慢如龙虎。”参阅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慢慢》。⒊缓慢。亦指逐步,不是一下子。《水浒传》第五八回:“呼延灼 拍马上坡,三个勒转马头,慢慢走去。”《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列公压静,听説书的慢慢道来。”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她悻悻地走去,倔强的背影慢慢消逝在弄堂里。”⒋犹言缓一缓,等到以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至于你令伯的话,只好慢慢再説。”
    • 13.
      慢腾腾释义:状态词。形容缓慢:这样慢腾腾地走,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呢。他低下头,拖长了声音,一字一句慢腾腾地念着。也说慢慢腾腾、慢吞吞。
    • 14.
      扑奔释义:⒈pū bēn的又音。义同“扑奔pū bēn”。⒉〈动〉指向目的地走去。
    • 15.
      扑朔迷离释义:古乐府《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抓住兔子的耳朵把它提起来,雄的脚必搔爬(扑朔),雌的则把眼眯起(迷离),由此可辨雄雌。但在奔跑时,则很难分辨是雄是雌。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
    • 16.
      扭搭释义:走路时肩膀随着腰一前一后地扭动:那女人扭搭扭搭地走了。
    • 17.
      抽条释义:⒈长出枝条。宋 张先《定风波》词:“素藕抽条未放莲,晚蚕将茧不成眠。”曹靖华《飞花集·艳艳红豆寄相思》:“这样宝地,简直把车杆插下去,都会抽条开花呢!”⒉长身材。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儿子那年才十四五岁,还没抽条,个子不高。”⒊形容长得瘦长。克非《春潮急》三九:“铁鸡公 一家人兴奋地吃着早饭的时候,有个抽条个儿、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急急忙忙地走进了梨儿园。”⒋体积缩小。多用于某些食品。《实事白话报》(1931年11月20日):“分量与中饽饽不差上下,后来因为油、糖、面一贵,渐渐的也就往下抽
    • 18.
      拿跟释义:方言。犹被。艾芜《我的青年时代》四:“一连串的火车,轰轰隆隆地走在排着白杨的堤上,渐渐地拿跟树子遮去影子……以致后来连烟子也完全拿跟天野吞没了。”艾芜《野牛寨》:“娘那次拿跟大水冲昏倒了三四次。”
    • 19.
      按辔徐行释义: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 20.
      挪蹭释义:[口]慢慢地走。

地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哄而散释义:哄:吵闹。 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 2.
      从容不迫释义: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他满脸挂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讲台。
    • 3.
      勇健释义:勇敢强健。《三国志·魏志·轲比能传》:“軻比能 本小种 鲜卑,以勇健,断法平端,不贪财物,众推以为大人。”《三国演义》第五八回:“操 出马於门旗下,看 西凉 之兵,人人勇健,个个英雄。”冰心《从八宝山归来》:“我凭窗望着这位年轻老师勇健地走去的背影,心里暖烘烘地。”
    • 4.
      匍匐而行释义:蹑手蹑脚地走动或慢慢地走动。
    • 5.
      吧唧释义:⒈形容脚掌拍打泥泞地面等的声音:他光着脚在雨地里吧唧吧唧地走。 ⒉嘴唇开合做声。⒊抽(旱烟):老汉不住地吧唧着烟斗。
    • 6.
      嘀哒释义:同“嘀嗒”。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只有那只马蹄表在嘀哒嘀哒地走着。”
    • 7.
      小道释义:⒈由人或动物经常或习惯性地走动而形成的小路。⒉儒家对宣扬礼教以外的学说、技艺的贬称。
    • 8.
      并排释义:不分前后地排列在一条线上:三个人并排地走过来。这条马路可以并排行驶四辆大卡车。
    • 9.
      徘徊歧路释义: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 10.
      徘徊释义:⒈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独自在江边徘徊。 ⒉比喻犹疑不决:徘徊歧路。⒊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这个厂每月的产值一直在三百万元左右徘徊。
    • 11.
      忙忙叨叨释义:状态词。 形容非常忙碌的样子:一天到晚忙忙叨叨的。说完就忙忙叨叨地走了。
    • 12.
      慢慢释义:⒈舒缓悠长。 唐 王建《江馆》诗:“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⒉形容容光焕发。《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或是僧,伽蓝住,古貌慢慢如龙虎。”参阅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慢慢》。⒊缓慢。亦指逐步,不是一下子。《水浒传》第五八回:“呼延灼 拍马上坡,三个勒转马头,慢慢走去。”《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列公压静,听説书的慢慢道来。”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她悻悻地走去,倔强的背影慢慢消逝在弄堂里。”⒋犹言缓一缓,等到以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至于你令伯的话,只好慢慢再説。”
    • 13.
      慢腾腾释义:状态词。形容缓慢:这样慢腾腾地走,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呢。他低下头,拖长了声音,一字一句慢腾腾地念着。也说慢慢腾腾、慢吞吞。
    • 14.
      扑奔释义:⒈pū bēn的又音。义同“扑奔pū bēn”。⒉〈动〉指向目的地走去。
    • 15.
      扑朔迷离释义:古乐府《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抓住兔子的耳朵把它提起来,雄的脚必搔爬(扑朔),雌的则把眼眯起(迷离),由此可辨雄雌。但在奔跑时,则很难分辨是雄是雌。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
    • 16.
      扭搭释义:走路时肩膀随着腰一前一后地扭动:那女人扭搭扭搭地走了。
    • 17.
      抽条释义:⒈长出枝条。宋 张先《定风波》词:“素藕抽条未放莲,晚蚕将茧不成眠。”曹靖华《飞花集·艳艳红豆寄相思》:“这样宝地,简直把车杆插下去,都会抽条开花呢!”⒉长身材。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儿子那年才十四五岁,还没抽条,个子不高。”⒊形容长得瘦长。克非《春潮急》三九:“铁鸡公 一家人兴奋地吃着早饭的时候,有个抽条个儿、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急急忙忙地走进了梨儿园。”⒋体积缩小。多用于某些食品。《实事白话报》(1931年11月20日):“分量与中饽饽不差上下,后来因为油、糖、面一贵,渐渐的也就往下抽
    • 18.
      拿跟释义:方言。犹被。艾芜《我的青年时代》四:“一连串的火车,轰轰隆隆地走在排着白杨的堤上,渐渐地拿跟树子遮去影子……以致后来连烟子也完全拿跟天野吞没了。”艾芜《野牛寨》:“娘那次拿跟大水冲昏倒了三四次。”
    • 19.
      按辔徐行释义: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 20.
      挪蹭释义:[口]慢慢地走。

地走造句

1.不动声色:接完电话,他不动声色地走了出去。

2.用不着千呼万唤,她大大方方地走上台,为大家边弹边唱了一首歌。

3.鼓乐声中,运动员发扬蹈厉地走进了运动场地。

4.他堂而皇之地走进了演讲大厅。

5.会后,他心事重重地走进宿舍,倒头就睡,至今还没有起来呢!

6.两个人谈了一会儿都怒气冲冲地走了。

7.小胖捏手捏脚地走到小明背后,蒙住小明眼晴,让他猜是谁。

8.毕业时,同学们都满怀豪情壮志地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

9.他闷声不响地走进了教室。

10.考试时间到了,有的同学垂头丧气一声不吭地走出了考场。

11.他搜查了半天,什么也没发现,一无所获地走了。

12.他一言不发,低着白发苍苍的头,匆匆地走了。

13.同学们三三两两,谈笑风生地走来。

14.各种音乐体裁不由分说地走进我们的听觉世界。

15.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走上前去帮助那位盲人过马路。

16.他听了底下的人一说,不问青红皂白,就气势汹汹地走了出来。

17.他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主持今天的班会。

18.该小明上台演讲了,我都有些紧张,但他却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

19.这两个人见众怒难犯,只得改口认输。灰溜溜地走了。

20.一群轻薄少年,嘻嘻哈哈地走了过去。

地走(diz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地走是什么意思 地走读音 怎么读 地走,拼音是dì zǒu,地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地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