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奔 [táo bèn]
1. 逃走。
英[run away to;]
逃奔 引证解释
⒈ 逃亡到别的地方。
引《左传·宣公十六年》:“於是 晋国 之盗逃奔于 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获水》:“昔 夏 少康 逃奔 有虞,为之庖正。”
吴唅 《海瑞》:“﹝农民﹞无处投靠的便只好逃奔四方,寻找活路。”
国语词典
逃奔 [táo bèn]
⒈ 逃走。
例如:「他失手杀人后,立刻逃奔到南部的深山。」
逃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姚释义:⒈指古部落 有虞氏 的两个女儿。有虞氏 为 姚 姓,故称。《左传·哀公元年》:“﹝ 少康 ﹞逃奔 有虞 …… 虞思 於是妻之以二 姚。”杜预 注:“姚,虞 姓。”《楚辞·离骚》:“及 少康 之未家兮,留 有虞 之二 姚。”王逸 注:“少康 逃奔 有虞,虞 因妻以二女。”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羿浇 二 姚,与《左氏》不合。”⒉指 宋 代 姚兕、姚麟。《宋史·姚兕传》:“弟 麟,亦有威名,关中 号‘二 姚’。”
- 2.
亡奔释义:逃奔。
- 3.
少康释义:夏 代中兴之主,帝 相 之子。 寒浞 使子 浇 杀 相 篡位。相 后 缗 方娠,逃归 有仍,生 少康。少康 长大,逃奔 有虞,虞 君妻以二女。夏 旧臣 靡 收集 夏 朝旧部,灭 浞 而立 少康。少康 又灭 浇。见《左传·襄公四年》、《哀公元年》。《楚辞·离骚》:“及 少康 之未家兮,留有 有虞 之二 姚。”后用为王太子复仇的典故。清 王锡《长平庄歌》:“藐孤暗遣出宫门,深望 少康 能雪耻。”
- 4.
庖正释义:掌管饮食之官。 《左传·哀公元年》:“﹝ 夏 少康 ﹞逃奔 有虞,为之庖正。”杜预 注:“庖正,掌膳羞之官。”孙诒让 正义:“庖正,盖庖人之长。”
- 5.
有鬲释义:古国名。 有,词头。夏 代为 鬲国,又称 有鬲氏。故址在今 山东省 德州市 附近。有穷 国君 后羿 灭 夏帝相,寒浞 又诈取 羿 之位。夏 臣 靡 奔 有鬲氏,收集遗民,灭 浞,立 少康,夏 室中兴。见《左传·襄公四年》。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初,夏 之遗臣曰 靡,事 羿。羿 死,逃奔 有鬲氏。收 斟寻 二国餘烬,杀 寒浞 而立 少康,灭 奡 於 过。后杼 灭 豷 於 戈,有穷 遂亡。”
- 6.
窜跑释义:逃奔。
- 7.
窜逸释义:亦作“窜軼”。逃奔;逃散。
- 8.
走奔释义:⒈逃奔。⒉奔往,快步前往。⒊谓奔走服役。
- 9.
走窜释义:意为逃窜,逃奔或扩散。
- 10.
跳奔释义:逃奔。
- 11.
逃奔释义:逃走(到别的地方):逃奔他乡。
- 12.
逃徙释义:谓离乡逃奔他处居住。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民贫者﹞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下》:“世宗 听得居民恁地逃徙,急驰詔禁止剽掠。”郭希仁《从戎纪略》:“陈殿卿 出省时,队官某竟带全队潜逃……沿路百姓逃徙一空。”
- 13.
逃突释义:犹逃奔。
- 14.
遁奔释义:犹逃奔。《魏书·尉元传》:“ 善居 遁奔 茱萸 ,仍与 张引 东走 武原 。”
- 15.
遗奔释义:犹逃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