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g dàng,
tóu tou,(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组词】: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组词】: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组词】: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句】: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组词】: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组词】: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组词】:头等。头生。(8) 首领。【组词】:头子。头目。(9) 方面。【例句】: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例句】: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组词】: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组词】:三头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bàng,(1) 棍子。【组词】:木棒。棒子(a.棍子;b.玉米的别称)。棒槌。棒冰。棒球。棒喝(hè)。(2) 体力强,能力大,成绩好,水平高。【组词】:功课棒。身体棒。
hē hè yè,(1) 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组词】:喝水。喝酒。喝茶。喝粥。(2) 特指喝酒。【组词】:喝醉了。 ◎ 大声喊叫。【组词】:喝彩。喝问。 ◎ 声音嘶哑、噎塞。【例句】:“儿生,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嘶喝湿下者夭”。
1. 佛教禅宗祖师对初学者,常不问情由,当头给以一棒,或大声喝叱以令回答,以考验领悟佛理的程度。后泛指促人醒悟的手段或给人严重警告。
例当头棒喝,读者无不俯首皈依。——《聊斋志异·喻序》
英[a sharp warning; a blow and a shout;]
⒈ 佛教禅宗祖师为了打破学人的凡想迷情,棒喝交驰,作为特殊的施教方式。“棒”始于 宣鉴,“喝”始于 道一。
引《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竪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后以“当头棒喝”比喻促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书》云:‘作善降祥。’此定理也。为晚近人当头棒喝,实有明徵。”
袁鹰 《悲欢·用生命和血写成的诗》:“这声音如晴天霹雳,当头棒喝,使叛徒们心惊胆战,无地自容。”
⒈ 佛教禅宗接引弟子时,常用棒一击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后用以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也作「当头一棒」、「迎头棒喝」。
引《歧路灯·第一四回》:「那日程希明当头棒喝,未免触动了天良。」
1.你这番话犹如当头棒喝,震醒宛如睡梦中的我。
2.日本鬼子刚进冉庄,就得到当头棒喝,让埋在村口的地雷炸了个人仰马翻。
3.老和尚一席话犹如当头棒喝,他幡然悔悟。
4.他需要有人当头棒喝,告诉他你这是自作自受。
5.给你一个当头棒喝,看你还醒不醒?
6.我现在能有点成就,还得感谢你当年的当头棒喝。
7.我正将他从沉沦中救起,不得不给他当头棒喝。
8.这几句重话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猛醒过来。
9.我希望此记当头棒喝,可让他从醉生梦死中惊醒。
10.希望老师的话能如当头棒喝,让他顿然醒悟,改过向善。
11.事实上,它们给人当头棒喝。
12.我们应该当头棒喝那些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分子,使他们立即停止各种犯罪活动。
13.这一突发事故无异当头棒喝,给大家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