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火气 火气的意思
huǒ

火气

简体火气
繁体火氣
拼音huǒ qì
注音ㄏㄨㄛˇ ㄑ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ǒ,(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组词】: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组词】:火速。十万火急。(3) 指枪炮弹药等。【组词】:火药。火炮。(4) 发怒,怒气。【组词】:火暴。火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组词】:肝火。毒火攻心。(6) 形容红色的。【组词】:火红。火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基本含义

指人的怒气、脾气暴躁或易怒的情绪。

火气的意思

火气 [huǒ qì]

1. 中医指引起红、热、肿、痛等阳亢表现的病邪。

[ internal heat(as a cause of disease); ]

2. 遇事易动怒。

[ anger; ]

3. 脾气。

人不大,火气不小。

[ temper; ]

火气 引证解释

⒈ 物体燃烧时所发的热气。

汉 王充 《论衡·言毒》:“火烟入鼻鼻疾,入目目痛,火气有烈也。”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乡间失火……稻场上都是烟煤,兀自有焰腾腾的火气。”

⒉ “五行”说以火之气为物质运动的因素之一。古人以其同金、木、水、土等相生相克,并与五音、五色、季节等等相联系,故用以解释种种现象。

《吕氏春秋·应同》:“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五事》:“电者,火气也,其音徵也,故应之以电。”
《晋书·郭璞传》:“又岁涉午位,金家所忌。宜于此时崇恩布泽,则火气潜消,灾谴不生矣。”
《法苑珠林》卷七:“云何春热?时……地已燥坼,水气向下,火气向上。”

⒊ 火力的强弱程度。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三折:“锅里水满了也,再放这枚金钱在内,用火烧着,只要火气十分旺相,一时间将此水煎滚起来。”

⒋ 喻怒气。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转来转去无定相,恼得心头火气冲。”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此老生平著述,全是一时火气,不许今人低首古人,何尝为解经讲学起见。”
巴金 《月夜》:“唐锡藩 没有做到乡长,火气大得很。”

⒌ 指欲火。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一心想着 吴氏 日里光景,且把道童 太清 出出火气。”

⒍ 中医指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原因。

《素问·五常政大论》:“火气高明,心热烦,嗌乾善渴。”
《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


国语词典

火气 [huǒ qì]

⒈ 中医上指可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

⒉ 脾气不佳,遇事容易动怒。

如:「他今天火气特别大,你可别招惹他。」


火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乾萎释义:枯萎。《法苑珠林》卷七:“草木乾萎,地已燥坼,水气向下,火气上昇。”
    • 2.
      伏雨释义:指连绵不断的雨。唐 杜甫 《秋雨叹》诗之二:“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仇兆鳌 注引 赵子栎 曰:“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已也。”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红萝炭﹞如经伏雨久淋,性未过尽,而火气太炽,多能损人。” 清 纳兰性德 《浣溪纱》词之二:“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 3.
      去火释义:中医指消除身体里的火气:消痰去火。 喝点绿豆汤,去去火。
    • 4.
      吃枪药释义:形容说话火气大,带有火药味儿:吃枪药啦,冲我发这么大火儿!
    • 5.
      呛人释义:⒈因受某种气味的刺激而使人难受。如:炒辣椒的气味好呛人。⒉比喻说话有火气,生硬而尖刻。《解放军文艺》1981年第7期:“我们政治部的 张干事 私下告诉我,说她说话呛人,一句话噎你饱三天。”
    • 6.
      嘘呵释义:⒈形容风扬火气。⒉轻轻吹气。⒊呵气使暖,比喻关心爱护。
    • 7.
      急火释义:⒈指烧煮东西时的猛火:急火煮不好饭。⒉因着急而产生的火气:急火攻心。
    • 8.
      拱火释义:用言行促使人发火或使火气更大:他已经烦得够受的,你就别再拱火了。
    • 9.
      攻心释义:⒈从精神上或心理上瓦解对方:攻心战术。 ⒉俗称因悲痛、愤怒而神志昏迷为“怒气攻心”,因浑身溃烂或烧伤而发生生命危险为“毒气攻心”或“火气攻心”。
    • 10.
      无名火气释义:说不出来由的火气。
    • 11.
      气盛释义:⒈火气大,容易冲动:他年轻气盛,说话常得罪人。⒉气势盛大:气盛言宜(文章的气势盛大,言辞得当)。
    • 12.
      沤气释义:火气闷在心里。
    • 13.
      济濡释义:沾湿,使透湿。 《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鐸火……校人乘马,巾车脂辖,百官官备,府库慎守,官人肃给。济濡帷幕,鬱攸从之。”杜预 注:“鬱攸,火气也。濡物於水,出用为济。”杨伯峻 注引 章炳麟《左传读》二:“济亦濡也。”
    • 14.
      温吞水释义:不冷不热的水。《人民文学》1980年第1期:“这天晚上老太太吃东西吃得不消化,又喝了两口温吞水,夜里就跑了三趟厕所。”常用以形容言谈不着边际,办事不爽利或态度不鲜明。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二:“你记得么,一二八时候,英国 那种温吞水的态度?”张英《老年突击队》:“他名叫 温成书,因为做事怕痛怕痒,干啥也吞吞吐吐,没有火气,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为‘温吞水’了。”
    • 15.
      火气释义:⒈怒气;暴躁的脾气:压不住心头的火气。⒉指人体中的热量:年轻人火气足,不怕冷。⒊中医指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
    • 16.
      灭火器释义:消防用具,通常是在钢筒里面装着可以产生灭火气体、泡沫等的化学物质,用时喷射在火焰上。
    • 17.
      灾谴释义:亦作“灾谴”。指上天降灾示罚;灾祸。《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已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政有不当,则见灾谴。”晋 郭璞《皇孙生请布泽疏》:“宜於此时,崇恩布泽,则火气潜消,灾谴不生矣。”《晋书·姚兴载记下》:“灾谴之来,咎在元首。”
    • 18.
      炎气释义:⒈暑气。⒉火焰与火气。炎,通“燄”。
    • 19.
      烟字释义:烟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an zi,基本意思是火气,是物品燃烧时产生的气体。
    • 20.
      烟氛释义:⒈亦作“烟氛”。 燃烧所生的烟火气。古亦指燔柴祭天。⒉烟霭云雾。⒊烽烟。指战乱或战争形势。

火气(huo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火气是什么意思 火气读音 怎么读 火气,拼音是huǒ qì,火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火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