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雕刻 雕刻的意思
diāo

雕刻

简体雕刻
繁体
拼音diāo kè
注音ㄉㄧㄠ ㄎ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āo,(1)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组词】:雕悍。一箭双雕。(2)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组词】:木雕。浮雕。玉雕。雕版。雕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雕镌。雕塑。雕虫小技。(3) 有彩绘装饰的。【组词】:雕弓。雕鞍。雕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4) 同“凋”。

kè,(1) 雕,用刀子挖。【例句】: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组词】:五点一刻。(3) 时间。【组词】: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组词】: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5) 不厚道。【组词】:刻毒。刻薄。尖刻。苛刻。(6) 同“克”。

基本含义

形容技艺、才能等非常低微,毫无价值。

雕刻的意思

雕刻 [diāo kè]

1. 在金属、木材、石头等上面刻出图形、装饰。

[engrave; carve;]

雕刻 引证解释

⒈ 在木、石、骨、金属上刻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湍水》:“説者言,初开金银铜锡之器,朱漆雕刻之饰烂然。”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雕刻百工,鑪捶万物。”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樊川集》:“予旧藏 杜牧之 《樊川集》二十卷,后见 徐建庵 所藏 宋 版本,雕刻最精。”

⒉ 指雕刻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园中菜花悉成荷华,仍各有一佛坐於花中,形如雕刻。”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十三日》:“街头充塞着洋货,纯粹的 印度 货以手工品为多,象牙雕刻,沉香匣,漆花皮箧,触目皆是。”
朱自清 《欧游杂记·威尼斯》:“未来派立体派的图画雕刻,都可见到。”

⒊ 喻刻意修饰文辞。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
金 元好问 《秦略》:“诗尚雕刻,而不欲见斧凿痕。”
清 沉德潜 《明诗别裁集·李梦阳诗序》:“空同 五言古,宗法 陈思 康乐,然过於雕刻,未极自然。”

⒋ 犹砥砺。

《清史稿·礼志一》:“纵其间淳浇世殊,要莫不弘亮天功,雕刻人理,随时以树之范。”


国语词典

雕刻 [diāo kè]

⒈ 雕凿刻画。。也作「雕刻」。

如:「雕刻神像」

雕镂 雕琢 镌刻


雕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疏释义:⒈交情疏浅;交往不深。⒉指交往不密切的人。⒊窗上交错雕刻的花格子。⒋指雕有花格子的窗户。
    • 2.
      付梓释义:也说上梓。书稿付 印。梓,梓木,可用以刻字。旧时印刷多用木刻版,故称文字上版雕刻为付梓或上梓。
    • 3.
      仙源制器释义:意为仙源制造的器具,仙源制器来源于福建仙源古典家具厂,涵义也为:仙匠工艺,源流百年。其包括红木家具,中式古典家具,书房家具;雕刻工艺品;其他客厅家具;木制工艺品;床;其他餐厅家具,也包括香道,香道工艺品等等。
    • 4.
      公输刻凤释义:那些评价公输班刻凤的人,只是在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从自己选择的某个角度来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他们只看到雕刻的过程,没看到结果;只看到了局部,没看到全体,产生了很大的片面性。
    • 5.
      内垂门释义:旧时富家宅院,内院院门一般有雕刻的垂花倒悬于门额两侧,门上边盖有宫殿式的小屋顶,称“内垂门”。
    • 6.
      冰雕释义:用冰雕刻形象的艺术,也指用冰雕刻成的作品:冰雕展览。
    • 7.
      冰雕玉琢释义:像是用冰用玉雕刻的一样。可以用来形容冬季的景色,城市夜景,器物和人。大都表现一种玲珑剔透,光滑如玉的感觉。形容人时主要表现人的皮肤长得比较细腻光滑。
    • 8.
      冰雕玻璃释义:利用雕刻制图通过化学反应制作各种立体、剔透的精美图案。
    • 9.
      净土变相释义:佛学术语,又作净土变、净土图。俗称净土曼荼罗。指描绘净土佛菩萨、圣众及种种庄严施设等,以呈现净土景象之图像或雕刻。
    • 10.
      凹版印刷释义:用图文凹入的印版进行印刷。印版主要有照相腐蚀凹版和雕刻凹版。多用于印制画报、插图、邮票和有价证券等。
    • 11.
      分色释义:⒈印刷彩色印件需有一套印版。照相分色片是用制版照相机通过各色滤色片或用电子分色机制成的,也有用电子刻版机、凹版雕刻机对原稿扫描直接雕刻在印版版面的。⒉为复制彩色画面,需要准备单色画面、凹版或底片的过程。
    • 12.
      切镂释义:镂刻,雕刻。亦形容波纹细密。
    • 13.
      刊勒释义:⒈雕刻(碑文)。⒉刊印;刻印。
    • 14.
      刊琢释义:雕刻。
    • 15.
      制琢释义:制造雕刻。
    • 16.
      刻书释义:刻版印书。清 赵翼《陔馀丛考·刻书书册》:“《河汾燕閒録》又谓:隋 开皇 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王阮亭 引之,以为刊书之始。刊书与抄书难易不啻百倍,若 隋 已有雕刻,何以 唐 时尚未盛行,直至 五代 时始有之?当是 隋 唐 时习其技者少,刻书甚艰故耳。”清 王筠《菉友肊说》:“刻书者,依其原本而刻之也。”周祖谟《<鉅宋广韵>前言》:“南宋 闽 中刻书事业极盛。”
    • 17.
      刻刀释义:雕刻所用的刀具。
    • 18.
      刻划释义:⒈雕刻;刻印。 ⒉用文字等描摹表现。
    • 19.
      刻削释义:⒈雕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⒉形容(山石或楼台)棱角分明,峥嵘峭拔。《魏书·萧衍传》:“大兴寺塔,广缮臺堂,昭阳到景,垂珠衔璧,峥嶸刻削。”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志一》:“山半大石盘陀数亩,高下如刻削。”⒊苛刻,严酷。《史记·秦始皇本纪》:“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旧唐书·唐临传》:“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平心《论康熙帝的历史地位》一:“康熙帝 比 顺治 统治者更深刻地察觉到,前朝君臣的腐败和刻削,怎样加速了 明 政权的崩溃。
    • 20.
      刻剡释义:雕刻。

雕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疏释义:⒈交情疏浅;交往不深。⒉指交往不密切的人。⒊窗上交错雕刻的花格子。⒋指雕有花格子的窗户。
    • 2.
      付梓释义:也说上梓。书稿付 印。梓,梓木,可用以刻字。旧时印刷多用木刻版,故称文字上版雕刻为付梓或上梓。
    • 3.
      仙源制器释义:意为仙源制造的器具,仙源制器来源于福建仙源古典家具厂,涵义也为:仙匠工艺,源流百年。其包括红木家具,中式古典家具,书房家具;雕刻工艺品;其他客厅家具;木制工艺品;床;其他餐厅家具,也包括香道,香道工艺品等等。
    • 4.
      公输刻凤释义:那些评价公输班刻凤的人,只是在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从自己选择的某个角度来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他们只看到雕刻的过程,没看到结果;只看到了局部,没看到全体,产生了很大的片面性。
    • 5.
      内垂门释义:旧时富家宅院,内院院门一般有雕刻的垂花倒悬于门额两侧,门上边盖有宫殿式的小屋顶,称“内垂门”。
    • 6.
      冰雕释义:用冰雕刻形象的艺术,也指用冰雕刻成的作品:冰雕展览。
    • 7.
      冰雕玉琢释义:像是用冰用玉雕刻的一样。可以用来形容冬季的景色,城市夜景,器物和人。大都表现一种玲珑剔透,光滑如玉的感觉。形容人时主要表现人的皮肤长得比较细腻光滑。
    • 8.
      冰雕玻璃释义:利用雕刻制图通过化学反应制作各种立体、剔透的精美图案。
    • 9.
      净土变相释义:佛学术语,又作净土变、净土图。俗称净土曼荼罗。指描绘净土佛菩萨、圣众及种种庄严施设等,以呈现净土景象之图像或雕刻。
    • 10.
      凹版印刷释义:用图文凹入的印版进行印刷。印版主要有照相腐蚀凹版和雕刻凹版。多用于印制画报、插图、邮票和有价证券等。
    • 11.
      分色释义:⒈印刷彩色印件需有一套印版。照相分色片是用制版照相机通过各色滤色片或用电子分色机制成的,也有用电子刻版机、凹版雕刻机对原稿扫描直接雕刻在印版版面的。⒉为复制彩色画面,需要准备单色画面、凹版或底片的过程。
    • 12.
      切镂释义:镂刻,雕刻。亦形容波纹细密。
    • 13.
      刊勒释义:⒈雕刻(碑文)。⒉刊印;刻印。
    • 14.
      刊琢释义:雕刻。
    • 15.
      制琢释义:制造雕刻。
    • 16.
      刻书释义:刻版印书。清 赵翼《陔馀丛考·刻书书册》:“《河汾燕閒録》又谓:隋 开皇 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王阮亭 引之,以为刊书之始。刊书与抄书难易不啻百倍,若 隋 已有雕刻,何以 唐 时尚未盛行,直至 五代 时始有之?当是 隋 唐 时习其技者少,刻书甚艰故耳。”清 王筠《菉友肊说》:“刻书者,依其原本而刻之也。”周祖谟《<鉅宋广韵>前言》:“南宋 闽 中刻书事业极盛。”
    • 17.
      刻刀释义:雕刻所用的刀具。
    • 18.
      刻划释义:⒈雕刻;刻印。 ⒉用文字等描摹表现。
    • 19.
      刻削释义:⒈雕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⒉形容(山石或楼台)棱角分明,峥嵘峭拔。《魏书·萧衍传》:“大兴寺塔,广缮臺堂,昭阳到景,垂珠衔璧,峥嶸刻削。”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志一》:“山半大石盘陀数亩,高下如刻削。”⒊苛刻,严酷。《史记·秦始皇本纪》:“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旧唐书·唐临传》:“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平心《论康熙帝的历史地位》一:“康熙帝 比 顺治 统治者更深刻地察觉到,前朝君臣的腐败和刻削,怎样加速了 明 政权的崩溃。
    • 20.
      刻剡释义:雕刻。

雕刻造句

1.他的爷爷在雕刻方面是一位斫轮老手。

2.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展出的几件绿玉和水晶的雕刻,小巧玲珑,精致可爱。

3.他是一位雕刻家,出自他的雕刻都栩栩如生。

4.周老伯的雕刻技艺,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作品栩栩如生。

5.雕刻者的手艺高超,工艺品都栩栩如生。

6.他的这种雕刻真是独具匠心。

7.罗丹聚精会神地雕刻他的作品。

8.这位老雕刻家的手,真是运斤成风,神奇到了极点。

9.做粉笔雕刻对他来说虽只是个雕虫小技,但他仍很耐心地示范做给学生。

10.人生犹如石材,在上面雕刻神或是魔鬼,那是各人的自由。

11.一串串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12.秋风天像一位勤劳的农民,脸上有了春和夏岁月的雕刻,却挂满了收获的喜悦。

13.冬天象一位公主,舞动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寒风;冬天像一个巧匠,雕刻出最美丽的冰花;冬天像一个魔法师,变化出一片白雪。

14.泰山真奇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它雕刻成神态各异的面孔。

15.冬天像一位巧匠,挥舞手中的刻刀,雕刻出最美丽的冰花。

16.冬天象一位公主,舞动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寒风;冬天像一个巧匠,雕刻出最美丽的冰花;冬天像一个魔法师,变化出一片白大雪。

17.冬天像一位公主,舞动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寒风;冬天像一位巧匠,挥舞手中的刻刀,雕刻出最美丽的冰花;冬天像一位魔法师,旋转着魔棒,幻化出飞扬的大雪花;冬天像一位时装设计师,用独具的眼光,为大地披上大雪白

18.冬天像一位公主,舞动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寒风;冬天像一位巧匠,挥舞手中的刻刀,雕刻出最美丽的冰花;冬天像一位魔法师,旋转着魔棒,幻化出飞扬的雪花;冬天像一位时装设计师,用独具的眼光,为大地披上雪白的衣

19.石匠用一双巧手将这块顽石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

20.爷爷用树根雕刻成的天鹅,外形十分逼真。

雕刻(diaok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雕刻是什么意思 雕刻读音 怎么读 雕刻,拼音是diāo kè,雕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雕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