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宗国 宗国的意思
zōngguó

宗国

简体宗国
繁体宗國
拼音zōng guó
注音ㄗㄨㄥ ㄍ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ōng,(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组词】:祖宗。宗庙。宗祠。(2) 家族。【例句】: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3) 派别。【组词】: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组词】:宗旨。开宗明义。(5) 尊奉。【组词】:宗仰。(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组词】:宗师。(7) 量词,指件或批。【组词】:一宗心事。(8) 姓。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基本含义

指国家的根本、根基。也可指家族的根本、根基。

宗国的意思

宗国 [zōng guó]

1. 同姓诸侯国。因与天子同宗,为其支庶,故称。犹祖国。亦兼称国家,朝廷。

宗国 引证解释

⒈ 同姓诸侯国。因与天子同宗,为其支庶,故称。

《孟子·滕文公上》:“然友 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 鲁 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赵岐 注:“滕 鲁 同姓,俱出 文王。鲁,周公 之后; 滕,叔绣 之后。”
《魏书·司马德宗传》:“元显 自为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十六州,本官悉如故;封子 彦章 为 东海王,食 吴兴 四万餘户,清选文学臣僚,吏兵一同宗国。”
清 钱谦益 《费县道中》诗之一:“驱车入 鲁 弔遗黎,宗国相传事可悲。”

⒉ 犹祖国。亦兼称国家,朝廷。

《左传·哀公八年》:“且夫人之行也,不以所恶废乡。今子以小恶而欲覆宗国,不亦难乎!”
杜预 注:“輒,鲁 公族,故谓之宗国。”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使羣小人不阿罔,则宗国岂至是。”
梁启超 《本馆第一百册祝辞》第一:“况当今日天子蒙尘,宗国岌岌之顷,有何可祝?”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如古贤人,能播将来之佳果於今兹,移有根之福祉于宗国者,亦不能不要求於社会,且亦当为社会要求者矣。”


国语词典

宗国 [zōng guó]

⒈ 同姓之国。

《孟子·滕文公上》:「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
《魏书·卷九六·司马叡传》:「清选文学臣僚,吏兵一同宗国。」

⒉ 祖国。

如:「系心宗国」、「不忘宗国」。


宗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于邑释义:亦作“於悒”。忧郁烦闷。《楚辞·九章·悲回风》:“伤太息之愍怜兮,气於邑而不可止。”王逸 注:“气逆愤懣,结不下也。”朱熹 集注:“於音乌。”汉 牟融《理惑论》:“玉石同匱,猗顿 为之於悒;朱紫相夺,仲尼 为之叹息。”《旧唐书·肃宗纪论》:“臣每读《诗》至 许穆夫人 闻宗国之颠覆,周 大夫伤宫室之黍离,其辞情於邑,赋諭勤恳,未尝不废书兴叹。”《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九年》:“马超 知 张鲁 不足与计事,又 鲁 将 杨昂 等数害其能,超 内怀於邑。”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若令思挫於弱毫,教屈於陋墨,
    • 2.
      寇雠释义:亦作“寇仇2”。亦作“寇仇”。仇敌;敌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讎,亡无日矣。”《后汉书·仲长统传》:“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寇讎也。”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若克城邑,絶非卿有,徒危宗国,以广寇仇。”唐 曹唐《和周侍御买剑》:“将军溢价买吴鉤,要与中原静寇讐。”宋 苏轼《孙武论》下:“夫天下之患,不在於寇讎,亦不在於敌国,患在於将帅之不力。”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讐,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 3.
      尚论释义:向上追论。 《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第一章:“始知禀鲁钝之资,挟鄙陋之学,而欲尚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於三百年之前,诚太不自量矣。”
    • 4.
      汶阳田释义:⒈春秋 时期 鲁国 属地。在今 山东省 泰安市 西南一带。因在 汶水 之北,故名。地近 齐国,数为 齐 所侵夺,是 齐 鲁 两诸侯国多次发生纠纷的地方。《春秋·成公二年》:“庚寅,卫侯 速 卒,取 汶阳 田。”杜预 注:“晋 使 齐 还 鲁。”清 钱谦益《费县道中》诗之一:“驱车入 鲁 弔遗黎,宗国相传事可悲……唯有 汶阳 田下水,至今流恨遶 鳬 龟。”⒉《论语·雍也》:“季氏 使 閔子騫 为 费 宰。閔子騫 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復我者,则吾必在 汶 上矣。’”后以“汶阳田”为归隐的典故。汶 阳,汶 上
    • 5.
      痿人不忘起释义:痿痹的人不忘起行。比喻情切。《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韩王 信 报 柴将军 书:﹞僕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也,势不可耳。”清 陈维崧《<溉堂前集>序》:“今年 孙子(孙枝蔚)年四十餘,髮毿毿然白……然犹时时为 秦 声,其思乡土而怀宗国,若盲者不忘视,痿人不忘起,非心不欲,势不可耳。”亦作“痿者不忘起”。唐 柳宗元《种仙灵毗》诗:“痿者不忘起,穷者寧復言?”
    • 6.
      食德释义:谓享受先人的德泽。语本《易·讼》:“六三,食旧德。”唐 杜甫《奉送苏州李长史丈之任》诗:“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何启 等《曾论书后》:“夫人生于 中国,长于 中国,其宗祖千百年食德饮和于 中国 者,虽身居异地,亦莫不欲高抬宗国,盛称故乡,以天下交游之光宠。”

宗国(zong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宗国是什么意思 宗国读音 怎么读 宗国,拼音是zōng guó,宗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宗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