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火 [bǎ huǒ]
1. 手持炬火。
把火 引证解释
⒈ 手持炬火。
引唐 温庭筠 《夜看牡丹》诗:“高低深浅一栏红,把火殷勤遶露丛。”
把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不着边,西不着际释义:谓四处无着落,没有落脚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逃去两日,东不着边,西不着际,肚里又饿不过,看见乞儿每讨飰,讨得来,倒有得喫;只得也皮着脸去讨些充饥。”亦作“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水浒传》第十七回:“﹝ 高太尉 ﹞又差人来捉洒家……吃俺一把火烧了那菜园里廨宇,逃走在江湖上,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来到 孟州 十字坡 过。”
- 2.
一火释义:⒈一点灯光或火光。⒉一把火。⒊古时兵制,十人为一火。⒋同“一伙”。指若干人结合成的一群。
- 3.
乾乾浄浄释义:⒈清洁;整齐。《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把衣服浆洗得乾乾净净。”《红楼梦》第九十回:“至於房中桌上摆设的东西,就是老太太拿来的,却一些不动,收拾的乾乾浄浄。”⒉精光;一点不剩。《水浒传》第二五回:“一把火烧得乾乾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 武二 回来,待敢怎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小刘 望着 韦珍 的背影,把刚才那一场争吵带来的恼火,忘得干干净净。”
- 4.
付之一炬释义:一把火烧光。唐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遍搜东南坊肆,得三百四 十余部,尽付诸一炬。” 一炬:一把火。
- 5.
付诸一炬释义:炬:火把。一把火全部烧了。同“付之一炬”。
- 6.
关公释义:对 三国 蜀 关羽 的尊称。《冷眼观》第六回:“ 关公 骑下赤兔马, 祝融 摇旗把火催。” 巴金 《寒夜》七:“你脸红得跟 关公 一样,你吃醉没有?”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这里香火很盛,游人很多,因为又有塑像,又有连环壁画,大事宣扬 关公 的神威。”
- 7.
刮刮拶拶释义:同“刮刮匝匝”。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就恨不一把火刮刮拶拶烧了你这草团瓢。”
- 8.
刮刮燥燥释义:同“刮刮匝匝”。 《英烈传》第三六回:“﹝ 朱亮祖 ﹞因带了七八隻一样儿飞舸,载了芦荻,置了火药,趁着上风,把火刮刮燥燥的直放下来。”
- 9.
厝火积薪释义: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柴草。
- 10.
变兵释义:发动变乱的士兵;乱兵。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报对于中国革命之舆论·欧陆各报论京津兵变》:“有知其内情者,均谓变兵意在攻 袁。”巴金《家》二二:“公馆里头若是没有一个主人,那么变兵跑进来一把火就会把房子烧光的。”
- 11.
咸阳一炬释义:咸阳:秦朝的都城;炬:火把,引申为火焚。 咸阳的一把大火。指项羽率军到咸阳后将秦宫全部烧毁。泛指一把火烧光。
- 12.
唿唿释义:象声词。多指火烧声。杨朔《鸭绿江南北》:“有的工友简直变成火人,棉衣服烧得唿唿的,幸亏拿水龙把火浇熄。”《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一筐筐的‘四旧’被倒进了唿唿作响的火焰之中。”
- 13.
土地证释义:我国土地改革后由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的简称。茹志鹃《三走严庄》:“原来的地契是反动政府搞的,都不能算数,拿来一把火烧掉,人民政府重新另发土地证。”《新华月报》1951年第4期:“确定地权,颁发土地证,是土地改革中最后的一个阶段。”
- 14.
引火归原释义:引,引出;归,回到;原,草原;把火引回草原上。
- 15.
抱火厝薪释义: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 16.
拜火教释义:起源于古波斯的宗教,认为世界有光明和黑暗(善和恶)两种神,把火当做光明的象征来崇拜。 公元6世纪传入中国,称祆(xiān)教。
- 17.
束炬释义:⒈扎火把。亦指举火把。⒉犹言一把火。
- 18.
灭火释义:把火弄灭:灭火沙。灭火器。
- 19.
瘄火积薪释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 20.
草团瓢释义:亦作“草团标”。圆形茅屋。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一把火将你那草团瓢烧成为腐炭,盛酒瓮摔做碎瓷甌。”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三折:“白茫茫雪迷山拽脚,淡濛濛雾锁草团标。”《西游记》第五六回:“老者即起身,着 沙僧 到后园里拿两个稻草,教他们在园中草团瓢内安歇。”《白雪遗音·八角鼓·游学》:“皆因是,寿年高,住深山,草团瓢,不是僧来不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