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两济 两济的意思
liǎng

两济

简体两济
繁体兩濟
拼音liǎng jì
注音ㄌㄧㄤˇ ㄐ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ǎng,(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组词】:两个黄鹂。两本书。(2) 双方。【组词】: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例句】: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组词】: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jì jǐ,(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基本含义

两个地方都得到了救济,互相帮助的意思。

两济的意思

两济 [liǎng jì]

1. 《易》“既济”、“未济”两卦的合称。

两济 引证解释

⒈ 《易》“既济”、“未济”两卦的合称。

清 黄宗羲 《朱康流先生墓志铭》:“《诗》与《春秋》递为爻象,‘屯’‘蒙’而下、‘两济’而上,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观火。”


两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济释义:《易》“既济”、“未济”两卦的合称。清 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诗》与《春秋》递为爻象,‘屯’‘蒙’而下、‘两济’而上,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观火。”
    • 2.
      公私两利释义: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同“公私两济”。
    • 3.
      圣真释义:谓儒学的真谛。《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明年,太祖 遂为 魏公 矣”裴松之 注引《荀彧别传》:“宜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除其烦重,以一圣真,并隆礼学,渐敦教化,王道两济。”宋 王安石《扬子》诗之三:“千古雄文造圣真,眇然幽思入无伦。”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国朝开基绍统,大纲万目,靡不度越前朝。至表章六籍,统壹圣真,则巍然上揖 夏 商,埒 周 而四。”
    • 4.
      顶头银两释义:旧指顶承胥吏等职所需的银两。明 萧世延 等《嘉隆新例》卷一:“嘉靖 七年正月吏部题奉圣旨,吏役顶头银两积弊有年,屡经禁奏,未见革除,这所言的是。”亦省称“顶银”。明 吴应箕《江南汰胥役议》:“而书役之害,则尤有甚者。书役例无工食,而顶银且倍於隶快,则所得亦必倍於隶快可知矣。”明 吴应箕《江南汰胥役议》:“正用之外,又有酒食之费半之,夫庶人役於官者,例给工食以酬劳,以其顶银为本,以工食为利,诚公私两济。”参见“顶首”。

两济(liang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两济是什么意思 两济读音 怎么读 两济,拼音是liǎng jì,两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两济造句子